九江彭澤大浩山數萬畝竹海碧濤起伏秀美壯觀!

大浩山地處贛北邊陲的彭澤縣境內,地勢東高西低。這裡生境複雜,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優越,是杜仲、伯樂樹、銀杏、香果樹等古老種屬和孑遺植物生存的絕佳場所。同時,種類豐富的植物使大浩山成為贛北的一顆“綠寶石”。

九江彭澤大浩山數萬畝竹海碧濤起伏秀美壯觀!

▲大浩山V形峽谷。

現如今,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和持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我省地處祖國中東部,是長江以南的重點林業省份,良好的生態環境加上覆雜的地形地貌,為一些珍稀動植物提供了難得的生存空間。眾多珍稀甚至瀕危物種在我省“安居”繁衍,共同描繪出了贛地生態藍圖。

瀕臨長江的彭澤縣素有“七省扼塞”“贛北大門”之稱,這裡集“山、水、洞、佛”於一體,是江南著名的旅遊勝地。當地除了眾所周知的桃紅嶺有瀕危物種梅花鹿外,位於縣境東北角的大浩山也是一處生態優良之地,杜仲、伯樂樹、銀杏、香果樹等數十種瀕危植物都在此和諧共生。

彭澤最高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青山好處惟彭澤,出岫雲歸倦鳥還。”彭澤是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境內旅遊資源豐富,龍宮洞、桃紅嶺、澎浪磯等,都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此外,大浩山也是當地一處風景秀麗的自然景點。記者從彭澤縣旅遊局瞭解到,大浩山海拔859.4米,其東南、東北、西南均與安徽縣毗鄰,為彭澤縣最高的山峰。

據彭澤縣旅遊局工作人員肖敏介紹,大浩山東挾黃山雄風,北懷吞江之志,奇峰偉列,林海蒼茫。其森林覆蓋率居全縣之首,山林面積達22.5萬餘畝,植物、礦產資源豐富,珍禽異獸眾多,河流網織,星羅棋佈。

大浩山地形起伏較大,地勢較為陡峭,整體呈現為東高西低。我省地質專家衷存堤告訴記者,從全國來看,地勢西高東低的情形比較常見,但大浩山的地勢是東高西低,其中東部平均海拔為672米,西部平均海拔為415米,因此夕陽的照射時間比朝陽更長。同時,河水也是向西流動,呈現一派“枯枝秋水又逢春”的反季節氣候小環境。

流水切割出“V”形峽谷可賞數萬畝竹海

大浩山東部頂部平坦,形成了淺丘竹海景觀;西部則受流水侵蝕嚴重,形成了峽谷、溪流等嶺谷相間的景觀。記者瞭解到,大浩山峽谷呈“V”字形,南北走向,長500多米,谷口處最深有300多米,最寬有600多米。

峽谷兩側皆是陡峭險峻的巖壁,巖壁上還有不少因砂岩差異風化形成的洞穴群,洞內有石桌、石凳等人類活動的遺蹟。此外,巖壁上還長滿了鬱郁蒼蒼的毛竹林,奇秀無比。說到毛竹林,肖敏告訴記者,大浩山堪稱竹類生長的“天堂”,其竹林面積超過2萬畝,因為密度大,居高望遠,竹浪起伏,故有“竹海”之稱。

記者瞭解到,大浩山竹海的海拔高程在400~800米之間,相對高差400米,其主體均在800米左右。數萬畝竹海在各個季節都有著獨特的美,如果未能趕在春季去看翠筍拔節,那麼接下來的夏季則不可錯過。遊人流連於青翠之中,既能呼吸清新的空氣,又能感悟白居易“竹節心虛是吾師”的精神境界。

植物種類繁多存有數十種瀕危植物

除了竹子外,大浩山還擁有3400公頃天然闊葉林,且植物種類繁多,從山下到山上依次為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亞喬木灌木林,且層次非常分明,可以說是一個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寶地。

經九江市環境監測站鑑定,大浩山共有種子植物140科486屬912種。依據《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第一冊)》和1999年8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公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冊)》中所列標準,確定大浩山的珍稀瀕危植物有28種。在這28種珍稀瀕危植物中,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種、三級保護植物24種,分別佔省內同類型植物的15.4%和50%。由此可見,大浩山珍稀瀕危植物物種十分多樣,對於省內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大浩山的珍稀瀕危植物中含有較多古老種屬和孑遺植物,如裸子植物中的銀杏,源自三疊紀;杜仲、伯樂樹等屬植物在白堊紀就已存在;連香樹、青檀等屬成分是第三紀的殘遺。還有世界性單種屬,如明黨蔘、短穗竹、香果樹等。

古老岩石風化形成“特殊”土壤

植物的生長依賴於土壤、水源、氣候等多方面因素,大浩山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記者瞭解到,大浩山屬中亞熱帶過渡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5.5℃,無霜期345天,年均降雨量1250毫米,空氣溼度常在85%左右,氣候暖溼,土壤肥沃。

其中,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鬆表質,是陸生植物生活的基質,它為植物生存提供了必須的水分和營養,同時也是生態系統中物質與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肖敏告訴記者,大浩山區域內的土壤多偏酸性,崗丘土壤以紅壤為主,海拔400米以下農田耕作土以黃紅壤和山地黃壤為主。

據瞭解,這些土壤是由第四紀沖積層的礫石、沙、粘土等組成,土層深厚,非常適合中亞熱帶各類植物生長。此外,大浩山的地理環境一直以來都十分穩定,許多古老的岩石很好地保留了下來,這些岩石經過風化後,形成了各種質地的“特殊”土壤,尤其受瀕危植物的喜愛。

受冰川作用影響小成為珍稀瀕危植物“寶地”

除了土壤對植被的影響外,地質運動對植被生長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大浩山之所以存留著眾多珍稀瀕危植物,一定程度上也因為這裡受冰川運動作用較小。據瞭解,地球曾經歷過幾次大的冰川期,最近一次冰川期在距今二三百萬前的第四紀,稱為第四紀冰川。冰川運動是冰川對冰床進行刨蝕和搬運,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

據衷存堤介紹,我省地處中亞熱帶季風區東部,在第四紀時期,境內受大陸冰川運動的影響較小,因而保存了豐富的原始植物類群,如多心皮的木蘭科植物鵝掌楸等11種,且“活化石”銀杏、香果樹等在省內也都有分佈。因此,從整體來說,我省的環境是非常利於珍稀瀕危植物生長的,位於贛北的大浩山更是如此。

大浩山不僅有原生態的自然風光,還有輝煌的革命歷史,人文景觀與優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據介紹,1934年,大浩山建立了皖贛邊根據地,境內兆吉溝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革命根據地。著名的“浩山兆吉溝”中共贛皖七縣中心縣委的舊址便位於大浩山東北部,坐落在縱深的高巒之上。

參考來源:晨讀江西,九江彭澤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