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嬌救志明》導演彭浩翔:我不是怪才

【財新網】(記者 劉爽爽)2017年5月11日,導演彭浩翔攜新書《彭浩翔電影劇本集》來到北京言幾又書店,與讀者分享了劇本寫作心得及《志明與春嬌》系列電影的創作故事。

這套電影劇本集收錄了《買凶拍人》(2001)、《大丈夫》(2003)、《青春夢工場》(2005)及《志明與春嬌》系列等十個劇本,包括場景、對白、故事分鏡、幕後花絮等。

他的劇本對白,許多一開始是用廣東口語寫的,因為電影角色都說廣東話,用粵語方言去寫,能更準確地詮釋箇中意思。但因為劇組裡也有不少不懂粵語的朋友,所以在拍攝過程中,許多時候他也會把普通話的對白翻譯出來。

在結集成書時,考慮到既要保留對白上微細語調的精準度,也要照顧到粵語地區以外的觀眾理解,所以除少數一開始就是以普通話撰寫對白的劇本外,其餘的都是粵語及普通話兩個版本一併收錄。

他的電影也常有粵語、國語兩個版本。其實導演本人並沒有對某一版本的偏好,他堅持的是原音,配音版難免會損失許多精華。當初香港的發行方要為《撒嬌女人最好命》重新做一個粵語配音,他特別生氣。後來他也表示了理解,“很多年輕人早就習慣了看原音的英劇美劇,但發行商可能要考慮更廣的觀眾人群。”

一個劇本涉及很多東西,彭浩翔認為最重要的是主題。他引用海明威的話,“當你寫了一個故事後,把你認為最精彩的部分去掉,如果這個故事依然吸引人,那就是好故事”。劇本也是如此,去掉一些最精彩的臺詞、戲劇衝突和場景,如果這個主題動人,劇本便不會太差。

彭浩翔在許多場合被年輕人問到劇本問題,“怎麼寫劇本,這不是一句兩句可以講清楚的。”所以他決定把自己的劇本公開,希望可以為有志於投身電影行業的年輕人提供參考。

劇本畢竟是寫給業內人士的文本,普通讀者怎樣跨越這一障礙?彭浩翔解釋,“因為劇本很多時候是給投資人看,你可以理解為‘煤老闆’,他們沒有那麼專業。所以我寫的時候也比較照顧這些人,讓不懂看劇本的人看得懂。你可以把我的劇本當做小說,沒有那麼高的門檻。”

《春嬌救志明》導演彭浩翔:我不是怪才

《彭浩翔電影劇本集》

彭浩翔1973年出生於香港,曾在香港美術專科學院就讀,後前往臺灣大學先修班學習。在成為電影導演前,他曾在亞洲電視擔任喜劇綜藝科的節目主持、編劇,並在報刊雜誌開設專欄,出版小說《進攻女生宿舍》《全職殺手》等。2001年,他首執導筒,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長片《買凶殺人》,獲得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編劇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2004年,他憑藉第二部電影《大丈夫》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晉導演。之後,彭浩翔又拍了《公主復仇記》《伊莎貝拉》《出埃及記》等。

2010年的《志明與春嬌》,講述香港禁菸條例實施後許多年輕人因在戶外吸菸結識,張志明與餘春嬌也因此開始了一段段情感糾葛。彭浩翔與麥曦茵憑藉該片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彭浩翔也因此叩開了內地的電影市場之門。

該系列第三部電影《春嬌救志明》(2017年4月28日)上映之初,網上流行一個段子:一對情侶聽說這是個愛情片於是買票入場,電影開場不久,男生站起來喊,“放映員,你是不是放錯片了?”女生說:“你坐下吧,這個導演就是這樣的。”

彭浩翔喜歡到不同的電影院去看自己的電影,可以收穫比首映禮更真實的觀眾反饋。他講在香港一家影院看《春嬌救志明》時,開場前五分鐘,他不看電影,專門觀察觀眾反應。幾分鐘後,陸續有女生掏出手機照自己的電影票——她們懷疑自己進錯了廳。彭浩翔在旁邊笑得不行。

《春嬌救志明》導演彭浩翔:我不是怪才

彭浩翔與讀者探討劇本創作

為什麼《志明與春嬌》系列愛情電影開頭都要加一個恐怖故事?

“為什麼不可以呢?”彭浩翔反問。他講起,小時候跟著父母去吃自助餐,大人總是罵他,“你要記住,拿餐的順序是頭盤、湯、主菜、甜品。你不能先拿甜品再拿主菜,也不能一個盤子既放甜點又放主菜。”

“為什麼不行?”彭浩翔覺得很奇怪。如果非要遵循這個順序,為什麼不乾脆去西餐店?自助餐就是要打破這個順序的。“電影也是這樣,愛情電影一定要遵循一個規律嗎?為什麼不能有一點恐怖故事?”

彭浩翔的電影常有奇思妙想。《志明與春嬌》裡,張志明喜歡把乾冰放進馬桶,拉著女友看衛生間雲霧蒸騰。《春嬌救志明》裡,餘春嬌在迷茫時甚至遇到了外星人,向其詢問愛情的答案。

很多人稱其為怪才導演。彭浩翔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麼怪,“我是一個蠻傳統的人。”他覺得,無論劇情多麼天馬行空,電影的情感都要和觀眾有共鳴,具有普世價值。“你雖然在創造一個世界,但一定要讓觀眾相信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很多看似古怪的創意也都來自我的日常生活。”

不過,他也覺得,華語片現在真的有很多“怪才”。“很多導演可以拍出兩個小時完全不知道在講什麼的片子,臺詞和劇情完全沒有來由。直到電影散場,我都不知道哪一個是主角,也不知道這個片子要告訴我什麼,結果還賣得不錯。所以,我還是蠻傳統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