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的戰爭

跑步 中國家永遠愛你 2019-04-07

作者:吳非

父子倆的戰爭

早上5點,老公敲著兒子的門,“起床,起床!去跑步!”

兒子迷迷糊糊答應著,卻似乎沒有動靜。

老公每隔5分鐘就敲一次門,伴隨著敲門力度的增加,能明顯感覺到他情緒的變化。

20分鐘過去,兒子終於起來了,嘟著嘴、冷著眼,一副憤世嫉俗的樣子。走到客廳的時候,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他踢倒了小凳子。

老公一看,怒吼起來:“你還有理了?”

兒子的情緒也爆發了,開始摔東西。

我將老公推出門,“你去跑步,我來談。”

老公吼道:“都是你慣的!”然後出門了,兒子卻蹲在地上哭起來,那一刻我在想,這個1.76米的大男孩,心裡藏著多大的委屈?

我將兒子拉到沙發上,左手握著他的手,右手輕拍他的後背,心裡想著:我能說什麼?指責兒子?痛批老爸?可都不合適。

兒子帶著哭腔說:“我說6點起床,可他偏要我5點起床,為什麼要聽他的!”

我頓時明白了:兒子的委屈不僅是少睡一小時,還有自主權的被侵犯!

說實話,這件事我是站在兒子這一邊的:5點還是6點起床又何必計較?讓兒子做個主,不行嗎?

可我不能輕易否定老公的權威,只好繼續輕輕拍著兒子的背,什麼也沒說。

兒子繼續控訴:“他什麼都管我,什麼都要聽他的!為什麼他一定是對的,而我就是錯的?難道我就不能自己做主嗎?”

我輕描淡寫地迴應:“父母嘛,都這樣的。”

兒子說:“你就不是這樣,你總是徵求我的意見,你對我是建議,他對我是命令。”

我愕然。兒子是如此理智,他的控訴並不只是情緒發洩。

好吧,我不得不承認:“你爸是有點兒嚴厲。”

兒子咬牙恨恨地說:“不是有點兒,是非常!”

看來,兒子的意見不是“有點兒大”,而是“非常大”。

怎麼辦?是和兒子一起對父親“同仇敵愾”,還是堅持維護父母權威,打擊這小子的“自以為是”?前者,會從內部瓦解父母同盟,後果可想而知;後者,則會讓兒子抗爭的情緒更高昂。

老公對兒子高標準嚴要求,當然是為他好,這個道理,對於16歲的孩子來說,不必多講。但現在的問題是,兒子對老公的方式方法已經非常不滿了,理順他的情緒,就必須承認那些欠妥之處。

我想了想,說:“你爸是有些嚴厲,甚至過於嚴厲。做父母的,也是人,是人就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爸爸嚴厲粗暴,而媽媽又比較情緒化,你要學會接受父母的不完美。”

“為什麼要我接受?你們就不能改?”兒子滿是不解。

“當然改,誰都不能做塊頑固的石頭,但需要一個過程。就像你不完美,我們無權選擇誰來做孩子,也只能接受你。”

兒子不作聲了。

我在心裡想:兒子,父母有時候也是個孩子,他們也需要被肯定被接受被認同,你越抗爭,他越堅持;兒子,原諒媽媽沒辦法替你擺平一切,沒辦法許諾,讓爸爸以後不再對你那麼嚴厲粗暴。你長大了,這個世界需要你自個兒去適應。

那天,老公回來問:“你怎麼安撫他的?”

我沒有告訴他,依他以往的作風,怎麼肯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但我和兒子都知道,這次早晨對話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我認可了一個16歲少年的理智,並向他坦承父母的不完美。我還想跟兒子說,希望他能多多包容父母的不完美,別拿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來對抗,更別拿自己的成長和未來來抗爭。偶爾順從,比抗爭付出的代價更小,是不是?畢竟父母不會害你。不過,兒子也說了,我們都要改。

那天,我對老公說:“你要相信兒子,他已經16歲,比我們想象的更理智、更明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