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按:今年奧斯卡的諸多獎項遭遇吐槽不斷,無論是“工整套路”,還是“政治正確”,但獲獎紀錄片《徒手攀巖》(Free Solo)在影評人和觀眾中間獲得了比較一致的好評。《徒手攀巖》記錄了主人公亞歷克斯·漢諾爾德的無保護獨攀之旅——沒有繩索、安全帶及其它防護設備,他只憑四肢,一口氣爬上高3000英尺(900餘米)的“攀巖宇宙中心”、位於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的酋長巖之巔。這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刺激過癮的“班夫電影”——那些我們常常能在“班夫山地電影節”上看到的戶外運動影像——華裔導演金國威和夫人伊麗莎白也在試圖展現亞歷克斯的生活,包括他對身體和傷痛的感受,以及並不一帆風順的情感生活。

2010年,一部以亞歷克斯為主角的、名為《孤身絕壁》(Alone on the Wall)的24分鐘短片曾亮相班夫電影節,那時距離他挑戰酋長巖還有多年。在某種程度上,金國威導演和攝製團隊的出現,促使亞歷克斯將挑戰酋長巖提上了日程。有趣的是,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徒手攀巖》不再侷限於記錄戶外傳奇挑戰過程,不再侷限於講述主人公的個人故事,而是把攝製團隊踟躕為難的心理感受與艱難精密的危險拍攝過程,向觀眾做了坦白——金國威擔心攝像機影響亞歷克斯的安全,山腳下負責切換機位的攝像總監甚至不敢看實況鏡頭,並表示自己再也不會接這類工作了。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無保護獨攀究竟有多危險?在《徒手攀巖》獲獎後營銷號掀起的一波討論熱潮裡,這種運動似乎無異於自殺。的確,無保護攀巖者即便是犯下最輕微的錯誤,也將會帶來最極限的風險。所以,亞歷克斯一遍一遍被人問起:“你害怕嗎?你感到過恐懼嗎?你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是什麼時候?”他為此感到厭倦。在《孤身絕壁》一書中,他說自己在攀爬過程中沒有遇到與死亡擦肩而過的情況,倒是開車的危險比攀巖更多。

看過這部令人血壓飆升、手心出汗的紀錄片,我們不妨讀讀亞歷克斯這本早期的作品《孤身絕壁》,這本200多頁的小書專門講述了他無保護攀登猶他州錫安國家公園“月光拱壁” (370米) ,以及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半穹頂“西北壁常規線路” 的過程——這兩處都是首次有人無保護徒手攀巖登頂成功。這本書包含了亞歷克斯·漢諾爾德的自述以及戶外作家大衛·羅伯茨的介紹和補充——也如同一部紀錄片一樣,既有主人公的表白,亦有畫外音的註腳。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從《孤身絕壁》中節選了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攀巖者自述:如果我有什麼天賦,那就是能夠不自亂陣腳

文 | 亞歷克斯·漢諾爾德

我一直都被問及風險的問題。通常的問題是“你害怕嗎?你感到過恐懼嗎?你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是什麼時候?”我真的厭煩了一遍遍去回答這些問題。坦白說,到目前為止,在攀爬過程中,我從沒遇到過真正危險到與死亡擦肩而過的情況,除了2004年我在太浩湖那次荒唐的踏雪板事故。開車的危險比在攀巖中遇到的還要多,比如有一次,在加州中央山谷的濃霧中,由於能見度不好,我沒有提前看到路標,開進一個十字路口時,我踩死了剎車,車便橫著滑過了路口。另外一次,也是在中央山谷,一個連環追尾事故讓我急剎車,差一點兒撞到前車上。

我對風險和攀巖的看法讓很多人吃驚。我不認為讓人喪生的是超級難的路線,甚至無保護獨攀。我認為很多中等難度的攀巖反而可能會致命。約翰·巴沙爾在52歲死亡,原因不是他在無保護獨攀一條超出自己能力極限的路線。相反,他是在一條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路線上掉下來摔死的,那是馬麥斯湖他家附近的一條他經常爬的路線。無論2009年那天出了什麼問題,可能跟車禍後的背部損傷減弱了他的肩膀力量有關,也可能他在平時能做好的一個動作上滑脫了,也可能是一個手點斷了,但最終令他喪生的原因,可能是35年的獨攀堆積起來的結果。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1886年出生的奧地利人保羅·普羅伊斯(Paul Preuss)可能是第一個偉大的無保護獨攀者。他的理想主義太純粹,以至於都嚇到了同時代的攀巖者。他主張,“使用人工的器械攀巖措施,你就把大山轉變成了機械玩物,”並且他堅持,使用繩子攀爬一條路線是作弊。事實上,他認為獨攀比使用繩索攀巖更安全。鑑於當時原始的裝備和技術,這一點可能是對的。那時候,脫落的攀巖者經常拉著自己的同伴一塊送死。

普羅伊斯死於1913年,時年27歲,那時他正在無保護獨攀奧地利阿爾卑斯地區曼德克格(Mandlkogel)峰上的一條新路線。沒有人看到他上千英尺的掉落過程,屍體一週後才被發現,因為新雪蓋住了他。但是其他攀巖者後來發現,在他掉落的山脊頂部留著一把打開的軍刀,這讓他們想到一個荒唐但是恐怖的場景。我能想象出發生了什麼。普羅伊斯停下來吃午餐,他拿出刀子,可能為了切一個蘋果或一塊奶酪。刀子一不小心從手中滑脫,他急忙衝出去撿起來,卻忘記自己所在的位置。從懸崖邊掉下去之後,他試圖抓東西卻沒有抓到。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糟糕的四秒鐘!

關於恐懼的問題也變得越來越令人厭煩,雖然我知道這些問題是很自然的。馬克·辛諾特最近告訴我一則有趣的故事。那是在馬克、吉米·金和我為《國家地理》的現場系列活動做完一次演講之後。當時這個活動是全國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NGS)在華盛頓特區總部的探索者大廳舉辦的。觀眾排成三個隊伍,分別找我們三人領簽名海報。排在馬克那個隊伍的一個人是神經生物學家。他湊近馬克後認真地說,“那個年輕人的杏仁核不工作了。”

杏仁核,是在危險來臨時,大腦中激發人體做出應激反應的部分。很明顯,在基因層面,杏仁核很難受到破壞。這方面比較著名的一個病例被稱作“沒有恐懼心的女人”。醫生用各種恐怖的東西,比如蜘蛛、蛇、恐怖電影嚇唬她,都不起任何作用。毫不令人吃驚的是,在44歲的時候,她已經參與過各種各樣的非常危險的活動,並且活了下來。

但對我而言,那位神經生物學家弄錯了。我跟其他人一樣,會感覺到害怕。危險令我恐懼。我的回答還是和過去一樣,如果我有什麼天賦的話,那就是,在不容許出錯的情境面前,我能夠不自亂陣腳。我莫名地就知道,在一些關鍵時刻,比如2008年在半穹頂“感謝上帝平臺”上方的那些動作卡殼時,我該如何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從容面對它。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無保護獨攀:最純粹的攀巖,最極限的冒險

文 | 大衛·羅伯茨

2008年3月末,在朋友的小圈子之外,亞歷克斯·漢諾爾德(Alex Honnold)還沒有什麼知名度。7年之後,30歲之際,他也許已經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攀爬者。這並不是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攀爬者。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爬得最好”這回事。因為這項運動已經被細分為很多種類,從喜馬拉雅式登山到室內巖館的抱石,等等。

亞歷克斯·漢諾爾德聲名鵲起的原因,在於他推動了最為極限和危險的攀爬形式,使其遠遠超過了任何人想象中的極限運動認知。無保護獨攀意味著不使用繩索,沒有搭檔,也沒有任何“硬件”(巖釘、巖塞、機械塞)把人連在巖壁上。在這種顯而易見的情況下,無論是誰看到這一幕,也會明白這項活動的高風險度:如果你脫落,就死定了。

亞歷克斯·漢諾爾德所做的,就是去爬那些前人認為不可能徒手攀爬的路線,它們要麼太長,要麼難度過大。到目前為止,他都沒出什麼大問題,雖然他最親近的一些朋友都害怕他會害死自己。

無保護獨攀遠不只是個噱頭。它相當於將攀巖精簡為最本質的挑戰:僅僅穿著攀巖鞋,外加為了更好地抓點在指尖抹些鎂粉,這樣的一個男人(或女人),與懸崖進行對抗。這是完全純粹的攀爬。

這不是亞歷克斯·漢諾爾德進行的唯一一種攀爬形式。他的快速連攀(就是計時連爬兩座或三座大巖壁)已經改寫了優勝美地的攀爬規則。而從2013年開始,亞歷克斯·漢諾爾德將自己的視野擴大到了登山,並取得了他人沒能做到的成就。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簡而言之,亞歷克斯·漢諾爾德是一位攀登界的先行者,是那種一個時代中也許只會出現一次的人。同時他還聰明有趣,是一個令人驚異的毫不自大的人。他希望讓這世界變得更好,為了那些不像他一樣受眷顧或有天賦的人們。幾乎所有認識或僅僅看到過亞歷克斯的人都喜歡他,正如喬恩·克拉考爾(Jon Krakauer)所說:“他絕對真誠,一點兒都不虛偽。”

不論什麼時候,當亞歷克斯在公共場合講話時,他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提問兩個相同的問題,不論是小孩還是老人。的確,這是關於他在巖壁上所做行為的基本問題:

你不怕自己會死嗎?

你為什麼要做這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問題是無法回答的。這在馬洛裡(Mallory)1923年隨口給出的答案中可見一斑:無數記者問他為什麼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他答道:“因為山在那裡。”(雖然看起來像是受夠了這問題的人的煩躁迴應,但馬洛裡的俏皮話已經變成了登山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引語。)

對於這些無法避免的問題,亞歷克斯也想出了自己的俏皮話來回答。關於脫落致死:“那將會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四秒鐘。”還有:“我確定有一半人會說:‘至少他死的時候正在做他摯愛的事。’而其他人會說:‘這人傻吧!’”

亞歷克斯當然是一個有原動力和勝負心的傢伙。然而他很謙虛,生來有些害羞,這都賦予他的成就一種極度的輕描淡寫,幾乎像是自嘲了(就像上面的打趣一樣) 。在他最親近的攀巖夥伴中,他的外號叫作亞歷克斯·“沒什麼大不了”·漢諾爾德。

在過去的40年裡,只有少數的攀登者將無保護獨攀推向了風險的邊緣。他們中半數人都死了。那些無保護獨攀者中的一小部分人,則在這種數十年深淵之上的舞蹈中存活了下來。包括皮特·克羅夫特等人。而在1970年往返於世界各地的亨利·巴伯(Henry Barber)則令當地的攀巖者大吃一驚,從威爾士到澳大利亞,他都橫掃了那裡最難的路線。

其他人則因為發生過的某一個錯誤而遇難了。在這些人中有從英國移民來美國的德里克·赫西(Derek Hersey),1993年他在優勝美地的斯泰克-薩拉(Steck-Salathé)路線脫落致死,有可能是因為暴雨後手點變滑。丹·奧斯曼(Dan Osman)、查理·福勒(Charlie Fowler)以及邁克爾·里爾登(Michael Reardon)也在追求懸崖或山的極限探索中發生事故致死。最令攀登界震驚的則是約翰·巴沙爾(John Bachar)的死亡。他和皮特·克羅夫特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最傑出的兩名無保護獨攀者。經歷過35年一條路線接著一條路線的沒有繩索的攀爬後,巴沙爾在一條他之前完成過很多次的很短的攀爬中脫落了。那是2009年7月,是在加利福尼亞州他家附近的馬麥斯湖(Mammoth Lakes)。

亞歷克斯指出,這些精英攀爬者中,沒有人是在推動自己無保護獨攀的極限時身亡的。赫西和巴沙爾脫落的路線是他們能力之內能夠很輕鬆攀爬的。(有種猜測說可能是巴沙爾當時剛發生不久的一場車禍引起的脊柱問題,造成了他的右臂和肩膀忽然無力,導致了他致命的脫落。)里爾登則是因為在無保護獨攀下到愛爾蘭一處海岸懸崖底時,被巨浪掃到而致死。福勒在嘗試一座中國西部的未登峰時遇到雪崩身亡。奧斯曼的生命終結於一項實際上由他發明的運動,當時他正嘗試挑戰新的紀錄。這種運動叫繩跳,就是主動從懸崖上跳下,然後被身上綁著的繩索拉住。已經創造了從超過1000英尺(約305米)高處跳下的紀錄的奧斯曼,在從優勝美地的斜塔巖(Leaning Tower)俯衝時由於繩索斷裂而死亡。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主角亞歷克斯:“我跟其他人一樣,也會感覺到害怕”

這五名極限無保護獨攀者死亡之時,仍然是在探險的最前沿。奧斯曼實際上探索了繩跳的界限,並在試驗中付出了他的生命。雖然亨利·巴伯健康平安地活到了62歲,但他仍然差一點兒就因為脫落而死亡。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那時他在英國的一條海岸懸崖路線上為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錄制無保護獨攀。由於旁邊一位攝影師的突然移動,巴伯因此分心而失去了平衡。就像他之後描述那個時刻時說的:

那讓我犯了錯……我那時整個身體都在移動,用雙手在推凹槽的邊。我推得太用力了,左肩撞在了巖壁上,差點兒要脫落了。腎上腺素從腳趾飆升到大腦。我馬上就要脫離巖壁掉下去了。但到達那點之前一直持續的平衡和動作的流暢幫助我渡過了難關,讓我待在了巖壁上,繼續移動。

擁有敏銳才智的亞歷克斯傾向於超級理性地對待生命。他堅持宣稱:“我不喜歡冒險。我不喜歡越過雙黃線。我不喜歡賭。”他對後果和風險加以嚴格區分。很顯然,無保護獨攀時脫落的後果是致命的。但亞歷克斯認為,這並不意味著他在冒著致命的風險。他是這樣說的:“我總是把風險稱為實際上脫落的可能性,而後果則是如果你做某事之後一定將會發生的,所以我試著讓我的無保護獨攀保持低風險也就是說,我不太可能脫落,如果我脫落,則會有極其嚴重的後果。”

另一方面,同樣理性的是亞歷克斯的親密好友們對他所做冒險的一些爭論。比亞歷克斯大8歲的湯米·考德威爾(Tommy Caldwell)曾經是他馬拉松連攀和登山探險的搭檔。考德威爾是世界上最好的攀巖者之一,也是亞歷克斯最欽佩的楷模之一,他在2011年說:“我從未嘗試過無保護獨攀真正的大巖壁。我曾經許多次完全意外地脫落,也許有十幾次,就在相對容易的地形上,有時是手點斷了,有時是我鞋底的橡膠層開了,或者別的什麼原因。如果我那時是在無保護獨攀,我就已經死了。我很喜歡亞歷克斯。我不希望他死。”

……

當亞歷克斯·漢諾爾德進行他的一次長線路無保護獨攀時,他是不使用任何繩索的,也沒有夥伴在他脫落時拉住他,沒有使用任何種類的保護點作為人工手點或為脫落做保護(不論是螺栓、巖釘、巖塞或是機械塞)。因為即使是在5.11或5.12難度(注:在美國,自由攀爬的岩石線路由難度值分級,叫作優勝美地難度系統,目前的範圍是從5.1~5.15)的攀爬中,脫落的可能性都是相當大的,只有很少的實踐者才敢在超過5.11的難度中進行無保護獨攀,但那常常是在較短的線路上,且僅僅是對線路進行多次排練之後。即在使用繩索和有搭檔的情況下攀爬線路很多次,以便記住每一個點和順序。(就此而言,當你不使用繩索進行攀爬時,如果一個手點或腳點鬆動的話,你可能會在5.4難度的線路上脫落致死。)

故此,無保護獨攀是人們能夠想到的運動性最強、最純粹的一種攀巖形式。這是岩石上最極限的冒險:如果你犯最輕微的錯誤,也將會帶來最極限的風險。

本文書摘部分節選自《孤身絕壁》一書,經出版社授權發佈,較原文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

……………………

| ᐕ)⁾⁾ 更多精彩內容與互動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