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

潘文華 嘉陵江 建築 交通 重慶時報 2017-04-26

潘文華是軍事奇才。上馬打江山,下馬治江山。除了以德治城,更致力於修路拓城,堪稱重慶城市大格局的奠基人。

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

墳墓上拓出的新市區

第一任市長潘文華的經常待的地方,是上清寺。這個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老片區,是潘文華的辦公地。而伴隨著潘文華的到來,經歷了前朝歷代各種劫難的上清寺,獲得了重生。

1926年北伐開始,潘文華被委任為重慶督辦,同時還擔任國民革命軍21軍第四師師長一職。習慣了戎馬生活的他認為,當時的重慶更像重要的軍事交通要塞,而不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水域面積大,人口密集,顯得主城區面積少之又少。他當時說:“以重慶市區30餘萬人口,僅以高低斜曲之十三四平方公里面積容之,擁擠自難避免,若非另圖新區,則無法解決。”但拓城絕非易事,這一念頭在他心中久久醞釀,直到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潘文華坐上市長的第一把交椅,拓城大計才得以全面展開。

通遠門是整個拓城計劃的第一個障礙,它連接著重慶主城與外界。西可到成都,北可通廣安、達縣,但一望無際的墳冢將它緊緊包裹,難題便在於此。這裡又叫棺材山,是數百年來市民祖宗安息的場所。想把幾十萬座墳墓遷走建新城,比登天還難,城裡人怎會允許外人在先人頭上動土。他們當中不乏袍哥,態度強硬:“誰敢動墳,老子跟他拼命。”好在潘文華是一介武夫,也不示弱:“不遷?笑話,刺刀伺候。”遂任命旅長郭勳祺出任遷墳局局長,並持槍在手,放出狠話:“誰敢阻擋,槍不認人。”這才驚退民眾,得以派出遷墳隊若干。

大家披星戴月花了一年多,終於把通遠門外墳墓全部弄走,於是才有了從七星崗到菜園壩、從上清寺到曾家巖、從牛角沱到李子壩的大塊片區,即重慶的新市區。

通遠門景象

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

第一條等級公路的誕生

遷墳之所以花了一年多時間,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還在於道路問題。按《中英煙臺條約續增專款》算起來,那時的重慶已經開埠35年,但放眼望去,滿城都是三尺多寬的狹長步道,過過滑竿可以,通車卻極成問題,若遇上點大事,全城擁堵不堪,人群難以疏散。面對這樣的情景,遷墳部隊吃盡了苦頭。潘文華愁眉難展,這些年的征戰本已讓他對重慶這些迂迴的小道沒有半點好感,而看到拓城大計被這麼折騰,內心幾乎觸怒,當機立斷:修路。

於是在遷墳之餘,他親自規劃了主城三條公路,以渝中半島山脊為界,分中區幹線、南區幹線(沿長江)和北區幹線(沿嘉陵江),重慶的第一條等級公路便誕生於此時。為此,潘文華聘請了不少修路專家,商討築路材料和用料問題。後來他綜合財政預算等各方面因素,決定用三合土為路面墊層,碎石鋪底。上清寺的一位老居民回憶說:“在新路動工之前,當時這條路一下雨就成泥漿漿,有車過得趕緊拿傘擋著,不然全身都會被弄得稀髒。”而自從用了強度和耐水性都較強的三合土修路以後,煩擾市民的夏季塵土飛揚、雨天泥漿飛濺等現象也基本得到緩解。

由七星崗經兩路口、上清寺到達曾家巖(後來的周恩來公館)的中區幹線,則是著名的中山大道,全長3.5公里,寬20米,陡然增寬了幾倍,通行車輛自是不在話下。完工後,該給道路取個什麼名字,又讓潘文華費起神來。有人建議說叫它文華路,對外界一向低調的潘文華,當即擺手拒絕,不過這倒給了他靈感,何不以自己崇敬的孫中山先生之名來命名呢?索性就取名叫中山路。並把它劃分為四段,上清寺那一段是最後工期完成的,理所當然也就是中山四路。

中山四路風貌

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

地鐵線變身防空洞

這位從馬背上走下來的市長,無論拓城還是修路,都散發出軍人的性格與英姿。他似乎半刻都不容自己歇氣,聽說德國人在建築設計方面很有獨到之處,於是在修公路的閒暇之際,他親自去德國考察。這一趟出行,除了視覺上的衝擊、設計創意上的激發,還有一樣東西深深吸引了他——那便是地鐵。這一新潮事物讓他欣喜了好久,遲遲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他想:若是重慶也能開通地鐵,地上地下交通並行,既節約土地資源,又能緩解交通壓力,豈不一舉兩得。快哉!

他說幹就幹,立即花大價錢請德國專家來重慶,試圖修建重慶第一條地鐵。不過這跟修公路有天壤之別,勘測地質、探查建築物、地鐵位置埋深、結構設計等都是費腦力人力的事。何況德國專家也不是那麼好養的,政府也支付不了那麼多,鑑於財力和人力諸多因素短缺不足,所以這項工程在挖了無數地洞之後便夭折了。

但遺留的地洞又成了潘文華心裡的疙瘩。他思前想後,終於在某天靈感閃現:何不改成防空洞?畢竟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擁有囤積物資、躲避戰事的防空洞,無疑是一大幸事。

潘文華的軍人性格又冒了出來,不容過多思量,他便僱傭了大量工人開始每天開鑿,轉而把預計修地鐵的一個個廢洞變廢為寶,使之變身成為防空洞。這些四通八達的防空洞在後來的轟炸中成了百姓們躲避敵軍空襲的寶地。而今天在上清寺還能看到幾個稀稀落落的防空洞,正是那時的傑作。如今,這些還能見到的防空洞有了新的作用,已經被開成了火鍋店、麵館等,人氣暴漲。細想一下,也覺得有點意思,這算不算對潘文華“變廢為寶”思路的傳承呢?

防空洞遺址

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

停不下來的建設狂人

也正是因為潘文華的敢作、敢為、敢想,重慶拓城邁開了大步伐。他向北延展到江北城,向南擴大到南岸區,向西則衝破佛圖關,將一個叫沙坪壩的小鎮擴展成文化區。

而後的市長們紛紛效仿他,繼續在拓城上殫精竭慮,使得群山環抱的兩江之濱逐漸有了大城市的模樣。以至於1935年,蔣介石首飛重慶後,都被重慶的城市格局吸引,贊其“大山大水大氣候⋯⋯可作大後方首選地。”

其實,潘文華不僅在開拓重慶城市格局和道路方面起了關鍵的奠基作用,還興建了自來水工程。據上清寺的老居民回憶說,他搬到上清寺時還沒有自來水,大家都去江邊挑。那時挑水甚至成為一個行業,全市挑水工有兩萬多人,他們住的地方就叫水巷子。

潘文華上任後,體恤民情,於1929年春,開始興辦自來水工程,經過與水利專家一起調查、測繪,他選取城區最高處打槍壩和嘉陵江邊的大溪溝觀音樑作為廠址,在兩廠之間接一根直徑500毫米、長兩千多米的大水管,利用山勢落差供水。而到1933年,自來水工程竣工,正式向全市送水,整個重慶共設售水站10個,日供水量2000噸,給人們飲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後來,潘文華不但大力拓城,還興辦了民眾教育館、學校⋯⋯正因為他隨時隨地保持著“建設熱情”,許多重慶人把他叫做“建設狂人”。只不過,當時的重慶能夠擁有這樣一位永遠都在搞建設的市長,絕對是一大福氣。否則,重慶的城市格局要真正得到改變,說不定又要推遲好多年。

自來水廠紀念塔

今天的防空洞其實是當時的第一條地鐵線,北伐時由潘文華請德國專家來渝修建

此新聞來源於天天快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