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中國量子計算將如“雨後春筍”

潘建偉 量子計算 物理 比爾·蓋茨 中國新聞網 2017-05-05

中新社上海5月3日電 題:潘建偉:中國量子計算將如“雨後春筍”

中新社記者 張素

47歲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再一次站在聚光燈下。5月3日,他代表團隊在上海宣佈兩件關於量子的喜訊:成功研製世界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實現目前世界上最大數目(10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

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光子學》和《物理評論快報》,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

“我們實現的是量子計算基礎研究領域的第一步,一小步,但也是重要的一步。”面對蜂擁而至的媒體,潘建偉穿著慣常的駝色絨衫平靜地說。

學界公認量子計算基礎研究有“三步走”。第一步是展示超越首臺電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第二步是展示超越商用中央處理器的計算能力,第三步是展示超越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

潘建偉與陸朝陽課題組製造出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計算速度超越了71年前誕生的世界首臺經典算法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一位審稿人評價:“你們構建了第一代‘ENIAC’量子機器。”

與此同時,朱曉波、王浩華、陸朝陽和潘建偉等科學家協同工作,成功實現1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縱,打破了美國方面在2015年創造的9個超導量子比特操縱的紀錄。

30年前,潘建偉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與量子結緣。21年前,潘建偉師從量子力學大師塞林格,當被導師問及夢想,他脫口而出:“我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

如今作為中國量子領域研究的領軍者,潘建偉雄心勃勃。他並不滿足這兩項最新成果,而是瞄準更高的要求。他說,要在2017年底實現大約20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同時製備出20個超導量子比特樣品。他還說,要到2020年做到45至50個光量子比特的操縱,最終實現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量子稱霸”目標。

由於量子計算的巨大潛在價值,歐美各國都在積極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和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大型高科技企業如谷歌、微軟、IBM等早早佈局量子計算研究。中國的科研院校及企業也必須參與這場國際競爭。

出生在浙江省,潘建偉用當地常見的“筍”來比喻中國量子計算領域的發展。他描繪說,筍尖剛長出來時進展較為緩慢,一旦長起來便越來越快。他說中國的量子計算就如“春筍”,“我們的爆發式增長已到了相變點”。

潘建偉有此判斷,一方面是基於中國科學家多年積累。以他的團隊為例,從1999年突破4光子糾纏操縱到2016年首次實現10光子糾纏操縱,他們始終“領跑”國際。

另一方面是國內已形成協同創新的良好風氣,比如最新成果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完成,並且得到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等方面的資助。

“未來將面臨激烈的競爭,我希望結合國家實驗室建設,讓許多研究者面向同一個目標,集中全國力量去攻克量子計算機,突破國外的封鎖。”潘建偉微笑著說,“保守一點說,用5至10年時間造出幾臺解決材料設計、化學研究、物理研究等需求的專用量子計算機”。(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