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名字惹的禍!俘虜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其實另有蹊蹺

作者:尋覓五年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1938年,一則“59軍在追擊戰鬥中俘虜日軍鬆井等一百三十名”的消息迅速傳遍大江南北,被各家報紙紛紛轉載,事實上,這則報道背後的戰鬥卻只是俘獲了一名叫做“鬆井一三”日軍。“俘獲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寫成了俘獲日軍鬆井等一三一名,雖然消息不準確,但鼓舞人心卻是實實在在的,而這次俘獲背後的59軍在臨沂的戰績也是實實在在的。

抗日戰爭初期,但凡取得勝利的似乎都離不開一個對手——這個對手就是發動“九一八”事變,以一個師團奪下整個東北的“鯉”師團,也就是日軍的第五師團,我們熟悉的是另一個稱呼“板垣師團”:平型關,伏擊的是板垣師團輜重隊和援兵;臺兒莊,受重創的是板垣師團阪本支隊;崑崙關上,死的是板垣師團21旅團長中村正雄。

都是名字惹的禍!俘虜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其實另有蹊蹺

日軍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徵四郎

充當了這麼多“大捷”的背景,並不是說這個師團弱,相反說明這個師團作為日軍強悍,是侵犯我大好河山的日軍絕對主力。

在臺兒莊大捷前,其實還有兩場鼓舞士氣的勝利,一場是王陵基帶川軍血戰滕縣,另一場是59軍張自忠和第三軍團長龐炳勳共同創造的臨沂大捷。

都是名字惹的禍!俘虜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其實另有蹊蹺

時任59軍軍長張自忠

一個軍加一個軍團,看起來量很雄厚,事實上龐炳勳的第三軍團麾下只有一個40軍,而40軍下面又只有一個39師,5個團。作為曾經的西北軍高級將領,龐炳勳即使早早投誠老蔣後必然不被信任的,給一個軍團長命令,卻只領著一個師的兵力,裝備、訓練更是可以想象,雖然在蔣陣戰韓復渠後,官兵士氣大振,但畢竟實力差距在那裡七七事變後,龐炳勳一直在津浦線附近作戰,臨沂戰鬥打響時,手中可用兵力已經不足萬人。

臨沂,距離臺兒莊90公里。臨沂不保,臺兒莊將面臨日軍兩路大軍的會師。面對岌岌可危的臨沂,李宗仁迅速調遣張自忠的59軍從滕縣向臨沂增援。七七事變後被媒體扣上“漢奸”“賣國賊”的張自忠只想痛痛快快戰一場,用獻血洗刷自己身上的誣名,為自己正名,為西北軍正名。滕縣距離臨沂90公里,張自忠親自帶隊僅用一晝夜抵達戰場。面對日軍強大攻勢,張自忠考慮到與其被動守城,不如主動出擊,外圍打得越好,臨沂的壓力就越小。於是兵分兩路向日軍側後方迂迴。

都是名字惹的禍!俘虜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其實另有蹊蹺

59軍抵達臨沂時戰場態勢

3月14日,日軍雖然偵查到有兵力支援臨沂,但沒料到對方不但不進城依託城市防守,還大膽穿插自己的側後方,被張自忠打了個措手不及,59軍順利奪佔茶葉山高地、白塔村、亭子頭等要點。第5師團不愧為日軍老牌勁旅,面對側後被突襲,並沒有手忙腳亂,在繼續保持對臨沂壓制的同時,抽調兩個大隊迅速回援,對迂迴的59軍發起衝鋒。

張自忠並不是第一次對上日軍,長城抗戰中他帶領部隊在喜峰口留下“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赫赫威名,他深知面對日軍裝備更加先進,訓練水平更高,要取得優勢,必須與日軍貼身近戰。在沂河兩岸逐村、兩軍逐屋爭奪,反覆衝殺,戰線犬牙交錯。雙方衝殺不下幾十次,59軍兩個師的連、排長几乎全部犧牲,營長也傷亡近半。

據當時擔任副機槍手的阮明剛回憶到:死人像田野裡割倒的麥捆子一樣,一堆一堆,地面都被血染紅了,雙腳踩上去黏黏的。

都是名字惹的禍!俘虜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其實另有蹊蹺

前三天作戰經過

此時臨沂城內的龐炳勳見正面兵力減少,也主動出城向日軍卷擊,與張自忠形成夾擊。經過三天血戰,59軍以3000傷亡解了臨沂之圍。眼見臨沂局勢得到緩解,徐祖貽建議張自忠撤出戰鬥修整,張自忠卻想的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他要利用阪本後撤立足不穩斷其一指。

16日晚,他要求部隊“在堅持5分鐘”,全線發動夜襲,這一招擊中了阪本軟肋,打得敵人節節後退,但是到了天明日軍飛機快速支援後,沒有空中掩護的59軍同樣損失慘重,沒有發動後續攻擊的能力。

都是名字惹的禍!俘虜日軍“鬆井一三一名”,其實另有蹊蹺

臨沂戰報

就此,臨沂戰鬥拉下帷幕,張自忠攜59軍,與龐炳勳的第三軍團(事實上的一個師)與日軍在臨沂城下血戰五天,用戰績洗刷了自己“賣國賊”的誣名。在後續武漢會戰、隨棗會戰中,每戰傾盡全力,為抗擊日寇做出了卓越貢獻。1940年棗宜會戰中,遭日軍重兵合圍,壯烈殉國,成為首位也是唯一一位抗日戰場上犧牲的集團軍司令。張自忠將軍犧牲後,其夫人李敏慧在悲痛絕食七天而死,夫妻二人合葬重慶梅花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