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發佈及媒體培訓會現場

人民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張希)為迎接全國首個科技工作者日,鼓勵科技工作者善用媒體更好地進行科學傳播,消除媒體科技報道中可能存在的誤區,昨日,由北京市科技記協主辦,北京科普作協、首都互聯網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科技傳播中心支持,北京科技報社承辦的“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發佈及媒體培訓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專家歐陽自遠,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雙南和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正師職研究員、中央電視臺《軍事科技》欄目特約評論員杜文龍等5位科技工作者憑高人氣當選。

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歐陽自遠與在場的科技媒體工作者分享了他的科學傳播歷程,給科技工作者們提供了一個如何藉助大眾傳播來助力科學事業的範本。他說,科學普及有著巨大的威力,做好科普工作,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將成為巨大的暖流。

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

範志紅在微博和微信公號上進行科普寫作多年,體會頗多。她以科學傳播工作為背景,分享了《媒體 VS 科學家:健康科普體會》,她認為,大學科研教師等有專業優勢的群體有責任去做科普工作,同時媒體也應尊重科學精神,不能隨意歪曲科學觀點。

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雙南

被譽為“網紅科學家”的張雙南在分享中提到,科學家要善於用好媒體傳播科學,同時科學家和媒體人也要相互理解和信任,“科學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決策,媒體在這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科學家需要媒體,媒體也需要科學界。”

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正師職研究員、中央電視臺《軍事科技》欄目特約評論員杜文龍

杜文龍跟媒體打交道已有30年,他認為,媒體在報道軍事科技內容時,既要及時準確,又要注意保密,“媒體也需要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供有營養、含金量高的內容。”

胡大一因故未能出席,他通過一段視頻和現場的媒體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健康傳播感悟,對在健康領域內如何用科學的報道消除誤區提出建議。

在科學家分享後,主辦方和媒體代表為他們分別頒發了“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紀念證書。此次評選由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北京科技報等媒體的數百名科技記者、編輯參與,通過提名投票的方式評選出媒體人心中最善於溝通、樂於傳播的科學家。

此外,為促進科技工作者和媒體人更加積極的參與科學傳播,北京市科技記協、北京市科普作協、首都互聯網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起了“歐陽自遠科學傳播獎”,並舉行了授牌儀式。“歐陽自遠科學傳播獎”將用來鼓勵積極參與科學普及的大眾傳媒從業者和積極參與科學傳播的科技工作者。

科學傳播離不開科學寫作。發佈會上,北京科普作協祕書長嚴俊宣佈啟動2017年科普徵文活動。徵文面向科技工作者、專業傳媒工作者和自媒體人開展,今年還增加圖書章節評選。

據統計,我國有超過8100萬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擔負著支撐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的艱鉅任務。自2017年起,國務院將每年的5月30日設立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這次發佈及培訓活動也是迎接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一場媒體特色活動。主辦方希望通過這次發佈和培訓,促使更多科技工作者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積極參與科學傳播,提升大眾科學素養,同時幫助媒體消除報道科學領域時可能出現的誤區。

歐陽自遠等五位科技工作者當選“最受媒體歡迎的科學家”

(責編:張希、姚欣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