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經濟勢頭依舊猛進。截至目前,全球幾大國際美妝集團已經相繼公佈了最新的季度經營情況。從業績表現來看,雅詩蘭黛集團、資生堂集團、歐萊雅集團以及LVMH的香水與化妝品部門都實現了銷售額的同比增長。其中,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成為國際美妝巨頭的增長引擎。

不容忽視的是,曾經“高高在上”的高端護膚品和彩妝在移動端的表現亮眼,成為促進銷售額增長的強大動力。

具體來看:

國際時尚品牌一季度業績彙總之美妝:移動端銷量顯威力

歐萊雅:亞洲銷售首超歐洲

在第一季度,歐萊雅的銷售額增長超過了分析師預測。報告期內,亞太地區首成歐萊雅最大市場,銷售額同比上漲23.2%至24億歐元,歐萊雅表示,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銷售額32%的強勁增長推動。第一季度,蘭蔻、阿瑪尼美妝、YSL美妝和科顏氏這四個品牌的增幅均超過15%。

分部門看:擁有蘭蔻等高端美妝的歐萊雅奢華部門銷售額上漲19%;活性化妝品部門收入大漲14.1%;消費品部門銷售額增長7%;專業產品部門增長4.8%。

2019年,歐萊雅集團的具體方向在於大力研發科技美妝,從而轉型成為一家美妝科技公司。

科技美妝的研發是在於能夠顛覆現實、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的運用,這是歐萊雅集團在2019年的運作方向。

資生堂集團:中國區業績增長全球最高

雖然銷售額實現增長,但是由於集團加強了在市場營銷、研究開發、人才等方面的投資,所以營業利潤與上一年度相比減少了17.4%,處於按計劃推進狀態。

在中國業務方面,“SHISEIDO(資生堂)”、“Clé de Peau Beauté(肌膚之鑰)”、“IPSA(茵芙莎)”、“NARS(娜斯)”等高檔品牌保持了高增長態勢,同時,美妝品牌中,“日本製造”品牌—— “ELIXIR(怡麗絲爾)”及“ANESSA(安熱沙)”也繼續保持了較大增長。中國業務對在資深堂集團整體銷售額的貢獻達到19.2%,同比微增。在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佔比僅次於日本。

雅詩蘭黛集團:天貓為業績作出巨大貢獻

雅詩蘭黛集團在過去的一個季度中又破了新紀錄——亞太超一半銷售量來自移動端。其中,天貓的銷售量為雅詩蘭黛“破紀錄”做出最大貢獻。這也說明,中國消費者對高端美妝產品的需求增長加速,中國人越來越喜歡用手機購買化妝品。

LVMH集團:Dior、嬌蘭等彩妝、護膚品持續增長

2019 財年第一季度,LVMH 集團香水與美妝部門銷售額為16.87 億歐元,同比增長 12% 。主要得益於Dior、Givenchy的香水業務以及嬌蘭、Benefit、Fenty Beauty和Fresh等品牌彩妝和護膚產品銷售額的持續增長。

加大數字化佈局 緊抓線上渠道紅利

縱觀全球美妝行業,中國市場成為不可小覷的力量。這一點在這些外資美妝巨頭的財報中已經多次提及。行業分析機構凱度中國調查顯示,75%的中國女性消費者存在抗衰老需求,且更偏好價格高的高端產品與定製化服務,其中20歲至30歲的千禧一代是主要消費群體,特別是90後消費者已經買走了中國一半的高端化妝品。

今年以來,國際美妝紛紛加大了線上渠道的投入。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線上美妝消費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47%,遠高於線下。

高端美妝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3月初,雅詩蘭黛集團旗下的Tom Ford宣佈入駐天貓。為助力天貓旗艦店的開幕,該品牌特別推出了限量版產品、禮盒以及為中國市場定製包裝的脣膏,並在線上店鋪優先發售。據悉,該集團正不斷加大數字化佈局,旗下倩碧、雅詩蘭黛、海藍之謎等多個品牌陸續入駐天貓,還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渠道進行創意營銷吸引消費者。

此外,LVMH旗下紀梵希和歐萊雅集團旗下奢侈美妝品牌YSL和阿瑪尼,都已經進駐天貓開店。

品牌特色線下門店回顧(不完全統計):

M·A·C在上海打造王者榮耀主題店

國際時尚品牌一季度業績彙總之美妝:移動端銷量顯威力

今年1月,M·A·C(魅可)在上海淮海路819開了一家新零售潮店,打破了傳統門店形式。贏商網實地探店總結了幾大特色:小程序下單自助購物、3D打印定製、口紅虛擬試色、高科技底妝無人桌、王者榮耀主題互動體驗、專業彩妝服務。

YSL彩妝進駐貴陽亨特城

國際時尚品牌一季度業績彙總之美妝:移動端銷量顯威力

今年3月,歐萊雅旗下YSL彩妝進駐貴陽亨特城市廣場,這是YSL進駐貴陽後開出的第3家門店。此次新開業的YSL門店位於轉角,有一個很不錯的展示面。而無論是商場外立面海報還是場內立柱海報,都充分為YSL的進駐給足了場面。

TOM FORD北京首家美妝獨立精品店亮相三里屯

TOM FORD於今年3月在三里屯太古裡南區開設了北京首家美妝獨立精品店。與高端美妝品牌LA MER、I.T旗下潮牌CHOCOOLATE門店相鄰。獨立門店的開設提升了消費者的服務體驗,並進一步吸引了新客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