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農業 小麥 三農 環境汙染 視覺日照 2017-06-14

“三夏“時節,小麥秸稈的處理是政府和村民最為頭疼的一件事情。堆放在場院裡不但佔用大量土地,還存在著火災隱患。每到麥收季節,政府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宣傳,並且制定了嚴格的措施,對焚燒秸稈者進行行政處罰。這些硬性措施讓村民左右為難,小麥秸稈到底怎麼處理?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張華強的一項舉措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還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免費為村民打麥子,義務回收小麥秸稈。

從5月28日開始,張華強把自費購置的46臺脫粒機分別投放到東港區的三莊鎮、陳疃鎮、南湖鎮、後村鎮以及五蓮縣的一些鄉鎮的14個地方,免費為村民提供脫粒服務。村民只需把收割的麥子運送到場地,張華強就會組織人員免費脫粒,脫粒後的秸稈回收。

以往村民打完麥子的秸稈運回家沒地方存放,焚燒了不但汙染環境,帶來火災,還會受到行政處罰,這項舉措方便了村民,還縮短了“三夏”生產的週期,大大減輕了村民的勞動強度。

對於一些聯合收割機收割的地塊,張華強購置了拾草機,到地裡將村民遺棄的小麥秸稈打包,然後運出。

半個多月的時間,張華強組織人員為上萬名村民提供了服務,回收小麥秸稈7000多噸。張華強把回收的小麥秸稈打包後銷售到了奶牛場、造紙廠和發電廠。這項舉措使村民省了錢,環境得到保護,秸稈獲得了綜合利用,達到了多贏。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張華強開著裝載機裝載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張華強開著裝載機裝載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一位秸稈禁燒巡查員在值班。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張華強在裝載機裡接聽農戶電話。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在往拖拉機上裝載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在往拖拉機上裝載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在往拖拉機上裝載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在往拖拉機上裝載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一位村民利用裝載機上下小麥秸稈堆垛。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兩位村民在秸稈禁燒值班點執勤。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一輛禁燒秸稈宣傳車停靠在麥收現場。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利用三輪車把小麥秸稈運出。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利用抓草機將小麥秸稈打包。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利用抓草機將小麥秸稈打包。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利用抓草機將小麥秸稈打包。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利用手扶拖拉機運送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地邊堆滿村民遺棄的小麥秸稈。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人們在給小麥秸稈打包。

做好事不“吃虧” 山東日照一村民靠免費服務賺了7000噸小麥秸稈

張華強在聯繫客戶銷售小麥秸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