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農業 種植業 農資 小麥 三農 豫記 2018-12-05

“木耬(lóu)”是個啥東西?現在的年輕人別說見過,聽都沒聽過,種地都機械化了,而且也沒多少人種地了,淡出人們生活的其實不僅僅是這些老東西,還有人類的農耕文明。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葛國楨 | 文

“木耬耩麥子”

這句話你能唸對不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寒露種早麥,霜降種好麥。 ”每年的晚秋時節,田野裡的莊稼收穫之後,大田裡種麥就成了鄉下人“一等一”的大事。

鄉下人把種麥稱為“耩(jiǎng)麥”。這個“耩”字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認識。

詞典上說,“耩”原指農具,外地稱為“耩子”,中原地區農民稱為“木耬”,全身用木頭做成,可以用牲畜或者人力拉動播種。“耩”也作動詞,比如耩麥子、耩豆子等等。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沒有機械化耕作以前,不論在山區還是平原上,寒露前後,幾乎隨處都可以見到牲口或者人力拉著木耬耩麥子的情景:或一人牽著牲口走在前面,一人搖著耬吆喝著牲口走在後面;或三五人拉著繩子走在前面,一人搖著耬下著種子走在後面。

吆喝牲口聲、人們的說笑聲、叮鈴叮鈴的耬鈴聲交織在一起,給秋日空曠的原野增添了不少韻味。

“木耬”這東西,據史書上記載,已經有超過上千年的歷史了,估計現在只有在農耕博物館裡才能見到它的身影。木耬的結構比較複雜,大致可以分為耬腿、耬鬥和耬杆幾大組成部分。

耬腿這一塊,有耬柄、耬鬥、耬筒和耬鏵等部件。耬腿的關鍵部位是三根耬筒,它的形狀與老黃瓜相似,被老農俗稱為“黃瓜筒”。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耬筒是木匠用結實木材雕制而成,中間挖成空筒,承接耬鬥裡漏下來的種子。套在黃瓜筒上的叫耬鏵,生鐵鑄成,三角形的,尖部很利,可以把土壤墾出深淺不一的耬溝。

耩地時,種子順著耬鏵墾出的耬溝就埋進了土壤。

耬鬥主要用來盛裝糧食種子,由四塊木板組成,像一個倒梯形的漏斗,耬鬥一次大約可以倒進去十斤種子,下完了再倒。

木耬的機關在耬鬥裡。耬鬥下側中間有一小方口,小方口裡拴有一個能活動的鐵製“小舌頭”,上面還有個小閘門,老農俗稱為“閂掩門”。

小舌頭來回晃動,不停地撥動耬鬥裡的種子,使種子下得均勻,小閘門用來控制種子下多下少。

耬杆是用兩根木槓子做成的,捆綁在耬腿和耬鬥上,與架子車的兩個車把非常相似,由牲口或人駕轅,拉動耬體進行播種。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如果用牲口耩麥,需要兩個人和一頭牲畜。拉耬的牲畜以牛為主,因為牛有耐力,通人性。

牛不夠用的時候,也用驢和馬等其他牲畜。用牲口耩地時,前面一人牽牛,俗稱“幫耬的”。“幫耬的”人掌握著耩地行進的速度,既不能走在牲口前面,也不能跟在牲口屁股後面,而是要和牲口並齊走。

耩麥的最佳時間只有短短的一週左右,過去因為牲口少,所以很多地塊耩麥還得靠最原始的人力來拉耬。

一張耬耩地,通常要用3到5人拉耬。一人駕轅,其餘人左右陪同。

拉耬的人腳蹬著土地,身體前傾,扶耬的人說停就停,說拐彎就拐彎。兩邊的用勁要均勻,不然耬會被拉偏。

不需要使太大的勁,拉耬走步也要適度,不能拉得太快,也不能走得太慢。駕耬人掌握著耬杆,既是掌握方向,又起到平衡作用。

因木耬而生的“耬把兒”

你猜是幹啥的?

鄉下俗稱搖耬的人為“耬把兒”。

“把兒”即“把式”,是中原地區鄉下對某一方面技藝熟練之人的尊稱,和“師傅”、“老師”之類的詞意思有些相近,種瓜的叫“瓜把兒”,種菜的稱“菜把兒”,趕牲口的叫“大把兒”。

“耬把兒”都是經驗豐富的老莊稼把式,鄉下俗稱“莊稼筋”,一般人根本幹不了這個活。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高中下學那會兒,我試著搖過耬,不光是技術難掌握,還特別累。搖耬的時候,不是左了就是右了,耩過去的莊稼彎彎曲曲的,被妻子嘲諷為“狗肋巴”。

與其他工作一樣,耩地也有耩地的程序。耬腳入地開始播種,鄉下俗稱“扎耬”,耩到地頭要拐回去需要把耬抬起來,鄉下俗稱“提耬”。

一個好的“耬把兒”,不管“扎耬”還是“提耬”,都顯得輕鬆自如。再看他們耩過去的地,像木匠的墨線繃出來一樣直,莊稼苗出土後稀稠均勻。

“耬把兒”乾的是真正的技術活,整個播種過程中的播種量和質量,完全靠“耬把兒”有條不紊地操作。

由於地塊的土壤屬性不同,播種時的氣候冷暖不同,土壤的溼度不同,甚至種子的品質不同,播種的深度是需要變化的,都需要“耬把兒”根據情況具體把握。

比如土壤水分偏少,需要耩得深一些,“耬把兒”就會把耬向前略推一些;土壤水分偏多,需要耩得淺一些,“耬把兒”就會把耬向上稍微提起,這樣耬鏵就入地淺一些。

至於播種量的掌握,全看“耬把兒”對耬“擺動”的幅度和力度大小了。

若走得慢了,搖的重了,下種就會多,出苗就會稠;走得快了,搖得輕了,下種就會少,弄不好就會缺苗斷壠。

一個好的“耬把兒”,還能根據播種時間的早晚,決定增減播種土壤的深度,決定播種量的大小。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深秋時節,你如果從田野裡走過,聆聽遠遠的耬鈴聲如行雲流水般傳來,好似一曲悅耳動聽的音樂,妙極了。

好“耬把兒”三爺的搞笑事件

在我的記憶裡,三爺是那時候生產隊甚至全村都出了名的好“耬把兒”,他耩地的時候,經常有很多人前來觀摩,或者向他當面討教。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面對那一張張鄙謙的笑臉,三爺也不客氣,彷彿歷經百戰百勝的將軍一樣,不慌不忙地講述自己大半生耩地積累的經驗體會,讓人肅然起敬,覺得世界上每一個職業都很了不起。

那一年秋天,正在地裡耩麥的時候,天色忽然變得陰沉起來,隨後又飄起了毛毛細雨。

因為剩下的地不多了,三爺決定耩完再收工。他怕細雨把耬鬥裡的麥種淋溼,就隨手把頭上的草帽摘下來,把耬斗的口蓋了個嚴嚴實實,然後繼續耩下去。

等到剩下的地全部耩完了,三爺才拿起草帽戴在頭上。看看耬鬥裡已經沒有一粒麥種了,他故意炫耀著說:“大家夥兒看俺的本事咋樣?地耩完種子下完,剛好!”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大約過了六七天,眾人又來到地裡,查看麥苗出土情況。

遠遠望去,發現三爺那天耩過的地裡有不少空白,一根麥苗也不見。大家以為是種子發黴不生芽了,趕緊用手扒開土壤查看,誰知道土壤里根本就沒有發現一粒麥種……

“三爺那天最後搖的竟然是空耬”,由於他太大意,忘記了給耬鬥添加種子。這下子,笑話鬧大了。俗語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個笑話很快就在三裡五村傳開了。


“木耬”看不見,“耬把兒”也沒了,農耕文明離我們越來越遠


有人見了三爺就開玩笑說:“地耩完種子下完,剛好!”

種了一輩子地的三爺從沒丟過這麼大的人,一張老臉實在沒地方放。

從此以後的好長時間裡,他都不敢出門,出了門不敢見人,見了人不敢抬頭……

很多年之後,提到這件事,他還感慨萬千:“本事再大再精明的人也有犯糊塗的時候!都怪我太高看自己多年的經驗了,人啊,啥時候都不敢太傲!”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葛國楨,河南鄢陵人。許昌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記者,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飛來》等個人文集,主編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叢書。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