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破篾編筐2元一個,山溝裡的雙親憑裂口的雙手供養出3個大學生
淮北枳
1/14 已過古稀的秦忠孝、郝雪娥老夫妻倆是山西永濟下寺村人。當年條件所限,兩老人沒有念太多的書,只上到完小成了一輩的遺憾。等兒女們陸續出生後,他倆就商定好:不管怎麼苦,都要供娃上學。
2/14 下寺村東偎中條山西眺母親河(黃河),在河之東梯田層階,麥綠油菜黃、桃紅梨花白,是個遊覽觀景的好地方。可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瘠人貧的山區,養家餬口都成難題,更何況上學?圖中郝大娘拿出自家的核桃熱情地砸給攝影師吃。
3/14 天無絕人之路!當時的農業生產特點,人們對筐啊、簍啊、長掃帚等等竹製品需求量較大。望著滿溝的竹子,年輕的夫妻計從心來:咱何不靠山吃山?
4/14 壘起爐灶開始幹!選材、烘焙、彎曲成型等,倆口子協同合作;但破篾編制這兩步,當年還壯年的秦大叔說啥也不讓妻子沾手。他說這活太粗,不是女人乾的。
5/14 是啊,步步都要和竹子交手,他不忍妻子的嫩手如他一般滿是老繭與裂口。於是,郝大娘成了幕後英雄。
6/14 那時還是大集體,編筐只能等集體收工後晚上加班幹。除去買竹竿的成本,一個筐掙不了幾個錢。編筐特別費褲子的膝蓋部分,秦大爺腿上的綁布是大娘特意縫製的。圖中大爺端盆水打算浸潤竹篾子。
7/14 為了賣個好價錢,他們不怕路途遙遠。當年最遠的一次是到離家百里外的鄉集,前一天出發,晚上借宿在老鄉家,披星戴月,自行車既是交通工具又是運輸工具,未開張時口袋裡無一分錢,餓了,用筐換饃吃。現在條件好了,大爺開上了蹦蹦車,這是2016年臘月底的一次集市上。
8/14 曾經遇人不淑,一個筐換了一個饃……筆者聽得喉頭哽咽眼眶溼潤。農村長大的朋友們,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曾如此辛苦坎坷?
9/14 郝大娘說最便宜的時候2元錢一個筐。2元錢,是父母雙手扎進了多少刺、割了多少裂口換來的?多少個2元錢養育了家庭、供養了3個大學生?
10/14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銷路大不如前,一般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還用用。
11/14 大功告成。
12/14 純樸的老人說起過往的經歷如數家珍,看不到任何抱怨或不滿。大娘頗自豪地說,他們憑竹編手藝養了家,還供出3個大學生,鄉親們稱她英雄母親哩。圖中郝大娘又是砸核桃又是洗山楂,對待未曾謀過面的筆者一家似親人。
13/14 後來土地到戶,他們承包了竹林,現在兒女們均已成家立業,對父母很孝順,經常買吃送喝、噓寒問暖,勸他們不要再辛苦。但大爺說,他坐不住,一閒就渾身難受。因而老兩口目前還栽種著花椒核桃小麥,一共有20畝呢。圖中大爺正破竹篾,把整根的竹子破成半公分左右寬度的細條條,這是個技術活,直接關乎成本與品相。
14/14 兩老人的言談舉止,不經意間流露著滿滿的幸福感。人生在世,幸福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享受,更有精神層次的滿足,你說呢?
2017-04-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