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農事新圖景 黑麥破土出 農田變“景點”

農民 裸麥 種植業 農村 塞上清風 2017-04-25

賀蘭農事新圖景 黑麥破土出 農田變“景點”

網絡圖片

4月23日,在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800畝黑麥已破土而出,嫩綠的麥苗合著春的節拍,吐露生機。“黑麥畝產值是普通小麥的3倍。”管理著這片田地的寧夏廣銀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賀蘭縣豐谷稻業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長趙建文介紹,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合作社正是按照這一政策的導向減少低端供給,拓展中高端供給。

去年,趙建文以雲數據為平臺,對有機水稻實施智能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等精準化作業,並在稻田裡養蟹、魚、鴨,每畝綜合產值1萬元。村民陳紅軍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成為‘股東’後,年收益不僅有保底分紅,還有盈利後的二次分紅以及打工收入,累計7萬多元。今年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新增了黑麥、黑米、黑糯米等新品種,面積達1300多畝。同時,投入200萬元打造特色休閒農業項目。“今年5月底生態休閒觀光園建成,遊客可以體驗農事操作,感受農耕文化,品美食、賞田園美景,購買優質農產品,實現年旅遊收入500多萬元應不成問題。”對於今年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展壯大合作社,讓農民增收,趙建文充滿自信。

當前,賀蘭縣不少農民在一批懂得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備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新農人”帶領下,沐浴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春風,勾勒農事新圖景。在立崗鎮蘭星村,綠色生產成為田把式的新追求。“去年,周邊的菜農遭遇西紅柿滯銷,而我們種植西紅柿獲利200多萬元。”光傑果蔬專業合作社祕書長王建國告訴記者,為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合作社統一使用有機肥料、優質種子,並採用ODO農用植保機物理殺菌殺蟲,生產無公害蔬菜,發展特色農業。今年,合作社在1000畝田地裡實施甘蘭套種水果玉米,每畝產值有望達到1萬元。“水果玉米已經跟廣州的客商簽了訂單,論個賣!”

在蘭豐村,賀蘭縣晶誠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將物聯網技術“植入”水產養殖,通過“指尖管理”4500平方米的設施水產養殖基地,精準化生產,鱘魚、南美白對蝦、丁桂等10多個名特優新水產品每畝產量、經濟效益均是傳統露天池塘養殖普通水產品的10多倍。

產品結構更優、生產方式更綠、產業體系更新……這是今年賀蘭縣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力點。該縣正通過新增有機稻+立體種養示範面積2000畝以上,壓減籽粒玉米5000畝以上;新建南美白對蝦養殖設施溫棚13萬平方米,推廣稻漁生態種養1.5萬畝,新建高標準漁業工廠化車間3萬平方米等,著力構建新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記者 高 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