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生畢業回鄉當農民,父母氣暈!最後以高收入回報父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過得比自己好,拜託農民這個圈子,就有這麼一些年輕人不忘族根,回鄉已報父母和鄉親,以所學回報家鄉,可換來可能最多的是質疑和不理解,今天聽聽這麼一件真人真事!

一大學生畢業回鄉當農民,父母氣暈!最後以高收入回報父母!

王宇哲在大學裡學的是淡水漁業專業,1993年大學畢業後分別做過水產公司的技術員、飼料公司的銷售員,也在浙江的一個鱉場裡幹過,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到家鄉自己創業。

2000年,正是鱉市低迷的時候,許多人都放棄了養鱉業。王宇哲卻執意放棄浙江一家飼料公司的再三挽留,要回農村老家養鱉。決定一出,立即遭到了家人及親朋的堅決反對,父母不理解他們累死累活讓兒子上大學,到頭來兒子卻偏要回家做農民。

一大學生畢業回鄉當農民,父母氣暈!最後以高收入回報父母!

當時家鄉還沒有人進行特種水產養殖,王宇哲在大學裡學的正好就是淡水養殖,加上又有實踐經驗,他認為只要自己技術到位,注意成本節約,儘管眼下鱉市低迷,有一定的利潤。

在王宇哲的堅持下,家人終於無奈地接受了他的決定。王宇哲借了30萬元,包了5畝荒地,造了一個暖房,買了10800顆鱉蛋、1200多隻鱉種,養殖場就這樣辦了起來。

鱉蛋在孵房裡要經過45天的孵化才能成為小鱉。開始時,他自己吃住在鱉場簡陋的小屋裡,時值夏天,田野裡的蚊子特別多且厲害,剛在外面待一會兒就滿身被叮咬,奇癢難忍。

一大學生畢業回鄉當農民,父母氣暈!最後以高收入回報父母!

終於熬過了1個半月,第一批小鱉出世了,可是僅有6300只,遠遠低於一般的孵化率。這讓他很納悶,總也想不明白是哪個環節出了錯。有一天,他發現孵房後的小河裡居然有幾隻小鱉在爬,順著爬行的方向一路找,發現小鱉竟然是從孵房的入水口鑽出來的。原來鱉是喜歡光亮的,每到晚上,小鱉就乘機逃了出來。這一逃就是數千只,損失了數千元,這對剛開始創業的他來說,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沒有幫手,進飼料、喂飼料、池子換水、暖房加溫全靠他一個人,每天起早摸黑,晚上就睡在鱉場,顧不得夏天蚊蟲、冬天冷風。很多時候,他還要抽空跑到鄰縣、鄰鎮的養殖戶那裡去交流探討經驗。辛苦自不必說,有時鱉還難免有個小災小病,更是急壞了他。

一大學生畢業回鄉當農民,父母氣暈!最後以高收入回報父母!

一次,王宇哲發現其中一個暖棚池中的甲魚,有一部分脖子上出現了傷口和出血現象,短短几天,就死了100來只,約佔了池子裡的10%左右。可是池子裡的水質等各個環節都好,王宇哲分析可能是甲魚大小不齊,飼料分配不均引起甲魚廝殺,尤其是在夜裡廝殺得越加激烈。王宇哲為此增加了夜間巡塘的次數,並用自己琢磨出來的中草藥配方熬成汁治鱉傷,鱉傷居然好得很快。為避免吃食時的搶奪,王宇哲摸索著改變了放食方法,一試效果還很不錯。

一大學生畢業回鄉當農民,父母氣暈!最後以高收入回報父母!

到了年底,王宇哲養的鱉每隻都長到了半公斤多重,但是沒有人來買他的鱉,王宇哲只好一個單位一個單位、一個市場一個市場地去推銷。為了證明自己的鱉與市場上的鱉不一樣,王宇哲總是隨身帶上自產的鱉和市場上買來的鱉,給客戶講解兩種鱉的不同之處,更多的時候還讓它們來個賽跑。

目前,王宇哲又新徵8畝地,造了一個新暖房,準備擴大養殖規模!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也是給能承受住壓力和質疑得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