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農村 環境汙染 投資 種植業 樂晴智庫 2017-06-26

2016 年 6 月 1 日,國務院發佈《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土十條》), 拉開了土壤汙染治理的序幕。《土十條》思路清晰,確定了相對應的時間表, 強調階段治理任務目標,中期 2020 年完成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輕 度和中度汙染耕地實現安全利用面積 4000 萬畝,分批實施 200 個土壤汙染 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遠期 2030 年修復面積基本完成。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2017 年是政策逐步落地並帶來行業需求逐步釋放的關鍵之年。根據《土十 條》的進度要求,2016 年 12 月,環保部發布《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 並於 2017 年 7 月 1 日起執行,《辦法》強調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採取終身 責任制,並擬建立全國汙染地塊信息系統平臺,對社會公開。

2017 年,需 完成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設置,建成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另 外,繼《土十條》之後,備受市場關注的《土壤汙染防治法》有望在 17 年 二、三季度一審,針對土壤汙染防治基本制度、預防保護、管控和修復、經 濟措施、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重要內容做出規定。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我們認為,伴隨 2017 年全國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網絡的建設以及汙染地 塊信息網絡平臺的逐步建立,全國土壤汙染現狀及分佈得以明晰;同時,2017年將制定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修訂農膜、農藥包裝標準, 出臺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指南。

家底摸清、標準完善後,就需要開始在 治理模式、資金支持上進行制度設計。在商業模式上,目前有 EPC(政府出 資,企業治理)、PPP(以嶽塘模式為典型)、世紀星源的“修復+土地開 發”模式、鴻達興業(耕地修復+增產流轉)等。在資金支持上,中央財政 針對土壤修復的專項支持這幾年逐年加大,增幅超過大氣和水,預計後期會 針對防治先行區、重點汙染示範區有限財政支持,同時配合考慮多渠道、多 元化的投融資模式,利用財政資金的槓桿效應,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深度行業研究報告下載:樂晴智庫網站 www.767stock.com

樂晴智庫,行業深度研究(微信公眾號:樂晴智庫)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中央財政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槓桿撬動數百億市場

中央財政預算對土壤汙染防治的投入逐年增大,從 15-17 年分別是 37.01、90.9、112 億元,增速較大氣和水的投入要高。中央財政資金會起到示範槓 杆作用,會拉動地方及社會資本的投入,推動行業需求逐步釋放。在耕地方 面,《2016 年高標準農田中央補助資金的通知》計劃撥付 208 億元用於支 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關於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事宜的通知》公佈2017 年土地治理項目計劃編報,每畝財政補貼不超過 1500 元。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未來五年監測投入達 400 億元

按照《土十條》要求,國控點位新增 16 萬個(其中耕地 15.2 萬個,場地 0.8萬個)以及省控補充點位 3.2 萬個去測算,每個點位的投資額預計在 10 萬 元,每年運營投入在 3 萬元,我們預計未來五年整個土壤監測設備及運營總 額達 408 億元左右,其中設備投資 192 元左右,每年的運營投入在 50 億元 左右。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修復市場——萬億級別待啟動

目前我國土壤修復行業的產值佔環保產業總產值的比重大約為 0.5%。而美 國的土壤修復行業在 2000 年左右進入高速發展期,土壤修復的資金佔 GDP的比重保持在 0.4%以上,佔環保產業總產值的 30%左右。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在農業耕地土壤修復方面,根據 2014 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主 要數據成果》,全國耕地總面積為 20.3 億畝,超標率 19.40%,則汙染總面 積為 3.9 億畝。以耕地修復平均 2 萬元/畝計算,僅耕地一項市場規模就達到 近 7.8 萬億元。在場地汙染土壤修復方面,目前全國汙染場地數量在 30 萬 至 50 萬塊,以 300 萬每塊的修復成本測算,國內場地修復市場總容量約為1.5 萬億元。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多種商業模式並舉

耕地土壤修復對於技術和資金要求都比較高,目前的商業模式主要有三 種:EPC(政府出資,第三方企業治理)、ppp 模式、總包商流轉增值三種 模式。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1)EPC 模式—政府出資,第三方企業治理

這種模式主要用於工業場地修復,由於汙染企業關停或搬遷,主體責任 不明晰,需要政府來承接出資責任。企業通過 EPC 方式參與治理,修復後 土地有增值空間,政府通過土地出讓來變現。

2)PPP 模式(嶽塘模式)

PPP 模式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是修復企業與政府成立合資公司, 企業出資同時引入第三方社會資本,一起用於汙染地塊的修復治理,待相關 地塊修復好後由合資公司負責進行開發利用,所得收益用於償付前期修復資 金的本金、利息及合理的回報。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該模式打破了行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引入第 三方資金,完善從修復到收益實現的機制,對於政府來說,改變了過去重治 理過程、輕治理效果的做法。同時,該模式消除了因汙染企業破產關停導致 責任主體缺失、治理資金缺乏等問題,調動了企業在資金投入、技術研發等 方面的積極性。該模式主要適用於城市工業場地汙染的修復治理。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3)耕地流轉經營模式(以鴻達興業為例)

該模式即公司針對鹽鹼地與農戶簽訂承包合作協議,然後利用自己的技術和 藥劑進行改良,待達到事宜種植後自己經營或轉包,進而從土地的增產、增 值中獲取一定的投資回報。該模式適用於鹽鹼化的耕地修復,且有大面積種 植的北方市場。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3)耕地流轉經營模式(以鴻達興業為例)

該模式即公司針對鹽鹼地與農戶簽訂承包合作協議,然後利用自己的技術和 藥劑進行改良,待達到事宜種植後自己經營或轉包,進而從土地的增產、增 值中獲取一定的投資回報。該模式適用於鹽鹼化的耕地修復,且有大面積種 植的北方市場。

技術手段多樣化

目前,土壤修復一般包括生物修復、物理修復和化學修復三類方法。由於土壤汙染的複雜性,有時靠單一方法難以修復土壤汙染,需要採用多種技術。

土壤修復行業:萬億級別市場待啟動,全國汙染場地數量高達五十萬塊

行業精選報告下載:樂晴智庫網站 www.767stock.com

樂晴智庫,行業深度研究

微信公眾號:樂晴智庫

個人微信號:lqzk777

新浪微博:樂晴智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