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2個人獨守的村莊,500多畝荒地無人問津
歷史與地理
1/10 隨著城市工業化的發展,很多農民離開了土生土長的農村到城市去尋求發展。在黃土高原白于山區深處一個叫馱巷村圪洞峁的地方,這裡離縣城有1個小時的車程,曾經有200多村民的村莊,現在只剩下王大爺和高大媽老兩口生活在這裡了,所以500多畝耕地他倆現在可以隨意的耕種。圖為王大爺用鋤頭在地裡鬆土,高大媽跟在身後放種子,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耕地。
2/10 圖為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從90年代起不願再當農民的村民陸續搬離了這裡,到城市去謀求新生活了,現在整個村莊就只剩王大爺和高大媽老兩口了。
3/10 圖為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從90年代起不願再當農民的村民陸續搬離了這裡,到城市去謀求新生活了,現在整個村莊就只剩王大爺和高大媽老兩口了。
4/10 圖為王大爺老兩口坐在炕上吃飯,王大爺雖然覺得城市生活條件好,但是不想麻煩孩子,不如在老家種地自在,高大媽只能陪著王大爺住回農村。
5/10 圖為王大爺老兩口坐在院子裡晒太陽,雖然說農村的生活很平淡,但是老兩口在一起也算有伴了,生活在農村大半輩子了,王大爺已經習慣了這種農村生活。
6/10 圖為王大爺騎著摩托車在土路上慢慢的行駛著,高大媽跟在後面步行,因為土路崎嶇,所以每次到鄰村去,有一段崎嶇的土路高大媽都會下來步行。
7/10 圖為王大爺站在高處拿草料準備給羊餵食,整個村子除了王大爺老兩口就剩下這些羊和雞是活物了,雖然不能交流,至少給死寂的村莊添了一絲生氣。
8/10 圖為高大媽在給雞餵食,有時高大媽對大爺不肯離開村子有怨言,不過想通了又感覺外面再好也不如在自己家來得自由。
9/10 圖為王大爺的孩子們來村裡看望他們,這是老兩口最開心的時候,雖然不能待太久,不過大爺他們很知足了,因為擔心父母年紀大,孩子們來得也比較勤。
10/10 圖為馱巷村圪洞峁的全景,因為只有王大爺兩老口在這裡居住,所以村裡500多畝地也荒蕪了,老兩口種了50畝土豆、大米和綠豆,還養了些牲口,每年有三到四萬的收入,他們總會想起這個村子曾經的熱鬧。【歷史圖集|圖片故事|文化圖集|社會故事】
2017-08-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