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 全市整治交通安全隱患初顯成效

農村 商用車 電動汽車 三農 漳州新聞網 2017-04-14
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面下降 全市整治交通安全隱患初顯成效

強化渣土車長效管理

維穩“六大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公安交警連續作戰,全面推進交通安全隱患整治,全力防範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取得了初步成效,自3月1日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道路事故四項指數同比去年全面下降,其中事故起數下降34.1%、死亡人數下降36.5%、受傷人數下降30.2%、財產損失下降61%。

強基礎

“兩隊一站”建設穩步推進

國道324、319線貫穿我市大部分縣市區,公路里程長,交通流量大,沿線群眾多,事故發生率高,目前沿線的交警中隊警力已遠遠不足以應對交通壓力。

為此,交警部門規劃並推進臺商區等地13個國道交警中隊建設,全面推進國道聯勤聯查機制,通過立足陣地,以點連線,強化國道沿線管控,重點查處超速行駛、佔道行駛、強超強會、疲勞駕駛等易造成事故的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有效維護國道交通秩序。

農村道路安全是我市交通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這與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出行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行動以來,全市各地在村民密集進出的村口等地設置農村交通勸導站,對出行存在交通違法行為的農村群眾進行勸導,做到交通違法不出村,嚴把群眾安全出行第一關。臺商區道安辦以標準配建、全面規範為目標,共投入資金10多萬元,大力完善全區31個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配套硬件設施,包括停車指示牌、喊話器、安全頭盔等,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初顯成效。

同時,我市交警部門正在組建騎警隊,目前騎警隊伍已完成第一階段的體能訓練,將馬上投入第二階段的業務學習和實踐,擬於7月份亮相,屆時他們將成為市區應急處突、事故處理、疏堵保暢以及市區交通亂象整治的重要機動力量,成為穿梭在漳州市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重排查

道路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整改

道路安全隱患是事故隱形的定時炸彈。行動中,交警部門著重對全市急彎、長下坡、臨水臨涯、事故多發路口、高落差等危險路段進行隱患排查,並切實推進整改,有466處交通安全隱患點段和10處危險路段列入2017年省、市黨委、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佔全省三分之一。截至目前,已落實整改69處。

3月29日,平和縣邀請福州大學交通工程系教授到轄區文峰鎮環鎮路、山舊線溪洲村路段、東東線岐山村路段等地查看了隱患路段及周邊交通環境和設施情況,結合這些路段的交通環境情況,對隱患路段進行全面系統的安全評估,提出可行性整改方案。並聘請福州大學等科研機構對轄區道路交通狀況特別是國省道、事故多發點段進行全面系統的安全評估,提出整改措施建議,提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整治。

抓源頭

事故預防體系夯實根基

4月5日以來,長泰交警走訪20家汽車租賃公司,排查租賃汽車51輛,受教育人數76人,加強交通安全源頭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交警聯合交通運輸、安監等部門組成檢查組55個,共檢查客運企業157家、危化品運輸企業126家、租賃車輛公司137家,檢查中發現違法未處理“兩客一危”車輛24輛,駕駛員148人。對兩客一危企業未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進行約談曝光,截至目前,共曝光隱患突出的重點企業7家,問題突出的重點車輛和駕駛人65人,並抄告交通運管和安監部門,責令整改到位。

同時,全市交警牢牢緊盯重點車輛的註銷率和檢驗率,加大告知、催辦力度,實現大型公路客車、大型旅遊客車、危化品運輸車、校車檢驗率達99.5%,“營轉非”大客車檢驗率達98%,五類重點車輛註銷率達100%,大中型客貨車駕駛人審驗率達99%以上,其中大型客車、校車駕駛人審驗率達到100%,確保車輛安全性能不達標不上路。

嚴整治

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行動中,交警部門在每月逢6和9日開展統一執法行動,突出對渣土車、校車、大中型客車、危險品運輸車、重中型貨車和摩托車等重點車型的檢查和管控,嚴厲查處酒駕、醉(毒)駕、超員、超載、超速、涉牌涉證等嚴重危害交通安全的交通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出動警力19313人次、警車5256輛次,啟動檢查站、執法站30個,派出163個執法小分隊下鄉鎮,進農村執勤執法,累計查處五類十項交通違法35442起。

城區擁堵等交通亂象一直困擾著市民安全順暢出行,薌城、龍文交警通過強重點路段和重要節點的管控疏導,嚴厲查處和糾正市區“十大交通亂象”行為,保持對交通亂象零容忍。截至目前,共查處35442起,有效規範市民出行秩序。

3月30日下午,薌城交警聯合交通執法、城管、街道辦等部門共26人組成聯合執法隊開展對市區丹霞路等電動車銷售商家佔道經營和違法佔用公用停車位現象的專項整治行動,共處罰違停車輛20輛次,收繳佔道物品30餘個,搬離佔用停車泊位電動車、摩托車15輛次,5家電動車商行被暫停帶牌銷售資格,6家商鋪被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把車位還於市民,把路還於社會。⊙陳志祥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