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坡鎮麥典留:只要肯吃苦耐勞 脫貧不是難事

農村 農民 三農 芋頭 海口網 2017-04-13
海口新坡鎮麥典留:只要肯吃苦耐勞 脫貧不是難事

龍華區將麥典留家納入到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目前危房改造房屋已完工。

4月11日上午,龍華區新坡鎮仁裡村委會仁臺村,風一吹,樹葉嘩啦啦地響。仔細一聽,風中還夾著此起彼伏纏纏纏綿的羊咩聲。這一聲一聲的羊咩,讓貧困戶麥典留聽著歡喜。

“半個月前,剛賣了3只羊,掙了5000多塊。”滿臉笑容的麥典留說,他要代表全家感謝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感謝各部門的幫扶,讓他們一家人擺脫了困境,“只要肯吃苦耐勞,沒有脫不了的貧、富不起來的家”。

記者陳小萍 特約記者劉偉

曾經貧困:芋頭紅薯是主食

“這幾隻最能吃,肚子圓滾滾的。”4月11日上午9時許,在自家羊舍內,麥典留一邊餵羊,一邊笑著說道。羊舍的不遠處,10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房屋已完工,“去年年底搬進去的,自己做夢都沒想到,好日子就這麼來了。”

麥典留今年50歲,一家五口人,妻子樑彩霞身體不好,兒女要上學,生活的重擔壓在了他一人身上。“當時的房子小,一家人吃飯、睡覺都在一個屋。”麥典留說,他一直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脫貧致富,“可我沒有什麼技術,只能邊勞動邊在農閒時間外出打散工來維持生活。”

據調查統計,2015年麥典留家庭收入主要為農業生產2650元,外出打工7105元,家庭總收入9755元,人均純收入1951元。

“以前,芋頭和紅薯經常是家裡的主食,一年也吃不上幾回肉,苦了孩子們。”妻子樑彩霞說,那時候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能有一桌子好菜,孩子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多飽就吃多飽。

精準扶貧:四級“親戚”上門幫扶

去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作為建檔立卡的幫扶對象,麥典留一家得到了政府以及“市、區、鎮、村”四級責任人的幫扶。這些“親戚”經常上門徵求意願,制定幫扶措施,為他尋找適合發展的產業。

麥典留收穫的幫扶措施包括:政府出資幫扶他購置了12只羊,其中由龍華區委政法委幫扶了5只母羊;安排解決妻子和大女兒的就業問題;安排小兒子上公立幼兒園,資助正在上初中的二女兒;將麥典留家的住宅納入到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等。

“‘市、區、鎮、村’四級責任人經常來我家,指導我、鼓勵我,讓我家有了脫離貧困的信心。”麥典留說。

“政府幫扶了12只羊,如今發展到了24只,出售了3只,掙了5000多塊錢。”站在羊舍旁,麥典留看著長勢良好的羊群,心中充滿著希望,“這一年多來,我這心裡踏實了不少,日子雖然還有些緊張,但我相信會越過越好。”

信心十足:脫貧不是難事

當天中午12時,仁臺村豔陽高照,吹來的風兒卻是柔柔的,甚是舒爽。放眼四周,春意盎然,這一切彷彿預示著,麥典留家的年景,一年比一年好。

“多虧了各部門對我家的關懷和照顧,現在家裡的情況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們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麥典留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他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也真情流露了他對今後美好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我現在隔兩天就會去山坡上割草,把羊養好、養肥,希望能賣出更好的價錢。另外,如果有時間,我還要繼續打散工,能掙一點是一點。”言語間,50歲的麥典留臉上時時掛著微笑,“精準扶貧,讓我更有了信心,為過上好日子去打拼。”

(海口網4月12日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