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路丨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 基層治理看浦江

農村 三農 環境汙染 政治 浙江新聞 2017-06-03
學習之路丨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 基層治理看浦江

2003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把浦江作為領導幹部下訪接訪的第一站,解決了多個疑難信訪案件。“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就此在浦江生根發芽,然後走向浙江、走向全國。

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上訪大縣早已華麗轉身。浦江縣2016年的上訪量,還不到2002年的十六分之一。領導幹部固定接訪、縣鄉村三級聯動下訪接訪、下訪大面積進村入戶三大機制,讓浦江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源頭。

日前,當記者沿著“學習之路”來到浦江採訪,談及未來信訪工作重點,浦江縣委書記施振強自稱已經找到了答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

幹部不怕群眾上訪了

2003年以前,浦江信訪形勢一度十分嚴峻,信訪總量大,纏鬧訪多、越級訪多。回憶起當年,浦江縣政協主席朱受明不住地搖頭苦笑。那時他還是分管信訪的副縣長,經常遇到幾十人群訪聚集在縣政府大門、圍堵路過的領導幹部。從縣委書記、縣長到普通幹部,很少沒被圍堵過的。最後,大家都有點怕了,甚至一個人散步、逛街都不太敢。

當年9月,習近平同志帶領省市縣三級領導到浦江下訪,當場解決91個問題,交辦落實責任制的案件324件。其中,習近平同志共接待了9批20餘人來訪群眾,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難題。以此為契機,浦江在全縣全面推行領導下訪接待群眾制度,並逐步形成了解決問題和確定領導幹部責任工作機制。

浙中的5月,溫暖溼潤。當年接訪地點——如今的浦江實驗中學和浦江仙華外國語學校,處處春意盎然。故地重遊,今年57歲的浦江杭坪村村民蔣星劍難掩激動。他回憶道,上訪13年始終無法解決的山區道路不通,接訪當場就拍板了,不久也改造好了。這條名副其實的致富路,在浦江西部山區20萬群眾奔小康的路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隨著山區交通、拆遷等重點疑難信訪案件的不斷解決,浦江信訪總量連年大幅下降,群訪越來越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下基層,各級幹部不僅不再怵上訪群眾,還喜歡上了下基層。浦陽街道同樂村村民趙偉正說,5月中旬就三次在村裡看到了縣委書記,村民們反映的問題也往往第二天就解決了。直接深入群眾,瞭解民情民意,成為如今浦江許多領導幹部的日常工作方式。

學習之路丨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 基層治理看浦江

治水拆違令行禁止

前幾年,浦江縣浦陽街道同樂村水晶產業發展迅猛,村裡遍地是水晶固廢,溪流常年呈乳白色,碰都不能碰。這讓村民石興來憂心忡忡,被氣得生病後便開始不斷上訪舉報。如今,村裡環境經過連年整治好起來了,他的健康和心情也完全恢復了,開始積極參與村裡公共事務。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曾經的浦江,水晶汙染造成的牛奶河,一度覆蓋浦江八成的溪流,讓老百姓心急如焚;全縣違法建築600多萬平方米,成為農村不穩定的主要因素。對“綠水青山”與日俱增的渴望,讓無數像石興來這樣的群眾,選擇上訪。高峰時期,浦江僅來自汙染和違建的信訪問題就佔到了信訪總量的65%。

2013年以來,浦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行動,在全省率先打響“以治水為突破口倒逼轉型升級”攻堅戰。4年奮戰,美麗浦江回來了。全省首批無違建縣、全省首批美麗鄉村示範縣、數十公里的生態廊道,浦江百姓對生態環境質量滿意度,排名從多年全省倒數第一到穩居全省前列。全縣信訪總量,2014年下降33.5%,2015年下降49.2%,2016年又下降20.8%。

事實上,治水拆違涉及群眾重大利益調整,難度很大。治水,黨員領導幹部親屬的汙染廠房率先關停;拆違,黨員幹部、名人富人的違法建築率先拆除;城中村改造,黨員幹部率先帶頭簽約。真正的公平正義,才能獲得浦江百姓大力支持。拆違,浦江群眾開始時自拆率不到兩成,後來超過九成。

據瞭解,近年來浦江還全面推行“簡單信訪立即辦、一般信訪快速辦、複雜信訪限期辦”的信訪事項快速辦理機制,“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的信訪法治化制度等創新舉措,大大提高了領導幹部下訪解決信訪難題的效率。

學習之路丨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 基層治理看浦江

基層治理的時代探索

5月19日,網友@小燦家的呼嚕嚕,在浦江浦南街道辦事處官微上反映,村裡有垃圾未清理。當天,街道就作了回覆並瞭解情況,第二天垃圾就被清走了。快速回應群眾訴求,開通微平臺和8890投訴電話,讓群眾與政府部門互動更方便快捷了。

截至2017年4月底,8890便民服務平臺共接打電話246347個,受理市民有效訴求97628件。辦結率和回訪滿意率分別達到99.5%和99.8%。移動互聯時代的傳播優勢,幫助浦江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的概率越來越小。

幹部下訪,在浦江不斷得到完善。2011年至今,浦江下訪開始大面積進村入戶。縣級領導每個月2~3天下村蹲點調研,帶案下訪,直接參與基層難題破解和積案化解。全縣429個村居全部派駐由1名縣局級領導、2名機關幹部和1名政法幹警組成的“1+3”農村指導團隊,長期結對幫扶。

百姓關注的熱點、痛點在哪裡,哪裡的矛盾就應該優先解決,這也是當前浦江信訪工作的民生導向。縣委書記施振強說,處理信訪一個大的原則就是要依法解決百姓合理訴求,不解決就嚴肅問責,而對那些無理上訪,也不能息事寧人。

“我們的心要與百姓的心緊緊靠在一起,讓百姓看得見公正的希望、正義的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