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聚焦|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聚焦|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自我加壓,提標擴面,全面推動重點任務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2018年河北省啟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我市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北京副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率先全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必須把握的重大機遇,為此,市委、市政府把今年確定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決勝年”,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省、市方案,我市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設“清潔村莊、宜居村莊、綠美村莊、智慧村莊”的總體工作思路,在原有的農村生活垃圾清理、廁所革命、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務基礎上,將城鄉環保公交一體化建設、節能保溫門窗改造、普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電商平臺建設、實施“雪亮”工程等內容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整合為4大類15項工程,進一步為農民群眾謀福祉。

▼ ▼ ▼

多措並舉,狠抓落實,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範圍廣,為此,我市採取一系列綜合措施,克服多重困難,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順利進行。

營造濃厚氛圍。我市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在全市形成人人蔘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強大輿論氛圍。充分利用政府門戶網站、電視臺、標語、廣播等傳統媒介和智慧三河手機臺、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大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抓好對外的宣傳,河北電視臺、廊坊廣播電視臺先後多次對我市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長篇報道。三河廣播電視臺通過新聞、專訪、專欄等形式,在重點時段及時報道工作動態、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宣傳先進、鞭策後進,形成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智慧三河手機臺開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欄,專題報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前已發表各類文章170餘篇。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教育引導村民轉變生活方式,提升文明素質,出臺《萬名機關幹部回村建設美麗庭院實施方案》,充分調動財政供養人員回村建設美好家園,發揮引領示範作用。鼓勵企業家回饋家鄉,籌措社會資本投入人居環境整治。

出臺綜合獎補辦法。為解決村街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資金不足、辦理建設項目週期長、群眾參與度低的現實問題,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召開村街座談會以及市長辦公會、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議,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擔,集體補充、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多元籌集的原則,制定出臺了《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合獎補辦法》和《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級資金支付的暫行辦法》等配套性文件。一是按人口獎補。對384個村街(11個已完成村改),“五清三建一改”達標的,每村每人獎補100元,1000人以下的村增補1萬元。二是按工程獎補。除了廁所改造、汙水治理等重點工程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序落實外,對村街內外道路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等小微工程,通過財政獎補50%的辦法予以解決,村街小微工程單項預算不超過100萬元、總量不超過150萬元。三是按星級獎補。對在工作中成績突出、效果明顯的村街,通過星級評定,給予獎補。1-2星不補,對3、4、5星村街分別給予30、40、50萬元獎補。《獎補辦法》的出臺在鎮村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氛圍正逐步形成。

摸清任務底數。一是參考省、廊坊市文件,制定了完全適用於我市的人居環境整治臺賬,採取半月報的形式,要求各鎮每月14日和24日上報工作進度。二是組織專人利用無人機對高速兩側環境整治點進行航拍,通過科技手段清查整治點具體位置,明晰權屬。三是建立問題臺賬銷號制度。制定了《高速沿線整治臺賬》、《重點道路沿線環境整治工作臺賬》等重點任務臺賬,臺賬內容包括位置、村名、照片等內容,各點位逐一明確整改完成時限、責任部門、責任人。做到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切實保證整改標準和質量,不留任務漏洞和死角。

建立問責問效機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對今年市委對鎮黨政班子的重點考核內容。制定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問責暫行規定》和《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問效辦法》,把此項工作納入專項紀律檢查範圍,對阻撓各項工程推進的給予嚴肅問責,對工作推進緩慢、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採取相應處罰,對“五清”任務完成不到位的村街,作為反面典型由三河廣播電視臺進行集中曝光,對未完成目標任務村街不予發放專項資金,倒逼其迅速整改。發佈了《三河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通告》,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環境行為,從根本上扭轉群眾不良生活習慣。

加強政策培訓。一是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培訓會”,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各鎮書記、鎮長、主管副職,全體農村支部書記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建和中標企業負責人共計48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由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同志針對“一事一議”政策解讀、《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合獎補辦法》、高速、鐵路沿線環境整治等內容進行業務培訓,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召開資金撥付辦法培訓會,人居辦主要負責人、財稅辦主任、農經站長及農經站代理會計共計60餘人參加,由市人居辦和市農經總站對《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級資金支付的暫行辦法》進行解讀。三是整理出臺《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政策彙編》並下發全市各鎮村,為深入開展環境整治提供政策依據。四是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每次每鎮選一個優秀村街上臺演講,介紹村街工作經驗,由市領導點評,最後播放人居辦暗訪專題片,鼓勵先進,鞭策後進。

▼ ▼ ▼

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建立督導調度機制

市委、市政府先後就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47次專題調研,召開23次調度會,舉行21次觀摩拉練,持續推動工作開展。

建立全鎮拉練制度。以李旗莊鎮全鎮拉練為標誌,全市人居環境整治拉練正式推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各鎮黨委書記、鎮長,市直相關單位一把手,每週抽選一個鎮進行剖析,實地查看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和拆違情況,就地召開調度會,彙報各鎮、各部門工作進展,發現問題,限期整改,並對下週工作進行具體的安排部署。為確保問題得到整改,市委、市政府在非工作時間內不打招呼、不下通知,對各鎮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結果直接交給主要責任人。此外,針對高速、鐵路沿線環境整治問題,市委、市政府先後多次進行專題調度,召開由各鎮、高速公路管理處、礦山治理指揮部、環保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等市直相關單位參加的聯席會議,就料場用地性質、權屬界線確定等問題進行調度,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為進一步推動工作、鼓舞全市士氣,7月12日我市召開了全市四大班子、市直相關單位、各鎮一把手參加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拆違現場觀摩會,此次觀摩會由三河電視臺進行了實況直播,拆違現場共出動作業車輛20餘臺,拆除了三處體量較大的違建。

建立日通報制度。市人居辦每週對各鎮、市直相關單位進行調度,每天對“五清三建一改”、高速鐵路沿線環境集中整治、廁所改造、汙水治理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統計彙總,排名通報全市。

建立公開曝光制度。由市人居辦與市廣播電視臺組成攝製組,深入村街內外、國省幹道、鄉村公路、河道溝渠坑塘以及高速、鐵路沿線對環境髒亂差、私搭亂建進行公開曝光。

建立多層次督導制度。除市人居辦督導組對各項工作進行日常督導之外,市“兩辦”督查室、大督查辦公室也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列入重點督導、督查範圍,對未達到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

▼ ▼ ▼

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各項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

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速鐵路環境集中整治、拆違等工作穩步推進,15個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進展,“清潔村莊、宜居村莊、綠美村莊、智慧村莊”初步形成,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

在創建“清潔村莊”上。一是集中開展農村治髒行動。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雜物51餘萬立方米,清理村內外坑塘3816處,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8500立方米,清理私搭亂建2萬餘處,建設小遊園、小菜園、小果園1038個。二是深入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從6月13日開始,我市東、西市區和10個鎮的衛生保潔工作已由北京環衛集團中標接管運營,讓三河人民享受到高品質的北京服務。三是全力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今年我市共安排了90個村街推廣安裝家庭分散式汙水處理裝置。截至8個鎮已有4個鎮開標進場,其它4個鎮陸續開標。同時,277個村已實現汙水管控。四是大力開展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項目已於5月底前正式開工,2020年底前竣工投入運行。項目建成後,每天可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全年處理73萬噸;4月20日,北京建工集團中標建築垃圾消納廠,目前消納場正在建設,建成後每年可消納建築垃圾30-50萬噸,完全可以滿足我市建築垃圾消納問題;生活垃圾填埋場升級改造、東市區糞便處理廠建設、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在創建“宜居村莊”上。一是加快推進無害化廁所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改廁1.87餘萬座。二是加快推進節能門窗改造。在沒有上級資金安排的情況下,我市今年繼續推進這項工作,改造64個村街5220戶,已完成500餘戶。三是加快推進太陽能熱水器普及安裝。去年為3萬農戶安裝的太陽能很受群眾歡迎,今年繼續安裝3萬戶,目前已安裝完成2.3萬戶。四是加快推進城鄉環保公交一體化。在已開通公交幹線23條、支線5條線路的基礎上,今年又新開通了510、510支、511、514路城鄉公交,全市395個村街中已有312個村街實現公交進村,力爭2020年年底前實現城鄉公交“村村通”。

在創建“綠美村莊”上。在美麗庭院建設方面,重點在6個綠美鄉鎮(燕郊、泃陽、李旗莊、黃土莊、段甲嶺、皇莊)66個綠美村莊中創建綠美庭院,每村至少集中連片打造20個精品綠美庭院。截至目前,已完成4萬餘戶綠美庭院,1900餘戶精品庭院創建工作。在村莊美化方面,集中整治鎮村廣告標語,累計清除私塗亂畫、各類小廣告9910餘平方米,粉刷牆體2.6萬餘平方米,繪製文化牆7.3萬餘平方米。目前,共有6個鎮和173個村被命名為三河市級文明村鎮,3個鎮和29個村被命名為廊坊市級文明村鎮。在村街道路硬化方面,重點在我市南部打造20公里以上的“美麗公路”閉合精品環線,建設21條44公里“四好農村路”。目前,已完成18個村街、35公里的農村道路建設。在村莊亮化方面,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已經完成3000盞路燈新裝改造任務。

在創建“智慧村莊”上。一方面,推進農村電商平臺建設。積極與阿里巴巴進行對接,實施農村淘寶項目,本月底前簽訂合作協議,建設覆蓋三河城區街道到轄區內的行政村的二段物流網絡,打通不低於100個以上村的倉配服務,為村民提供包括網上代買代賣、網上繳費、票務預訂、金融貸款等便利服務。另一方面,實施“雪亮”工程。實施農村科技創安聯網改造、警務大數據全新升級治安視頻監控項目,提高村街監控覆蓋率,為農民安全保駕護航。目前已有385個村進場施工,完成立杆2950根,安裝數字高清攝像頭2050個。

在高速鐵路沿線環境集中整治上。開展高速兩側拆違攻堅行動,拆除違章違法建築243處,4.3萬餘平米。清理各類垃圾雜物2.8萬餘方;集中整治生產收購場地15處;集中開展土地整理22畝;集中清理整治廣告標語163處。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決戰決勝“五清三建一改”,確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任務,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三河廣播電視臺)

"聚焦|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聚焦|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自我加壓,提標擴面,全面推動重點任務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2018年河北省啟動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我市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前沿,北京副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率先全域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必須把握的重大機遇,為此,市委、市政府把今年確定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決勝年”,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省、市方案,我市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提出了建設“清潔村莊、宜居村莊、綠美村莊、智慧村莊”的總體工作思路,在原有的農村生活垃圾清理、廁所革命、生活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務基礎上,將城鄉環保公交一體化建設、節能保溫門窗改造、普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電商平臺建設、實施“雪亮”工程等內容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中,整合為4大類15項工程,進一步為農民群眾謀福祉。

▼ ▼ ▼

多措並舉,狠抓落實,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範圍廣,為此,我市採取一系列綜合措施,克服多重困難,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順利進行。

營造濃厚氛圍。我市通過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宣傳,在全市形成人人蔘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強大輿論氛圍。充分利用政府門戶網站、電視臺、標語、廣播等傳統媒介和智慧三河手機臺、微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大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意義、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主動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抓好對外的宣傳,河北電視臺、廊坊廣播電視臺先後多次對我市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長篇報道。三河廣播電視臺通過新聞、專訪、專欄等形式,在重點時段及時報道工作動態、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宣傳先進、鞭策後進,形成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智慧三河手機臺開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欄,專題報道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目前已發表各類文章170餘篇。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教育引導村民轉變生活方式,提升文明素質,出臺《萬名機關幹部回村建設美麗庭院實施方案》,充分調動財政供養人員回村建設美好家園,發揮引領示範作用。鼓勵企業家回饋家鄉,籌措社會資本投入人居環境整治。

出臺綜合獎補辦法。為解決村街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資金不足、辦理建設項目週期長、群眾參與度低的現實問題,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召開村街座談會以及市長辦公會、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議,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按照政府主導、分級負擔,集體補充、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多元籌集的原則,制定出臺了《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合獎補辦法》和《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級資金支付的暫行辦法》等配套性文件。一是按人口獎補。對384個村街(11個已完成村改),“五清三建一改”達標的,每村每人獎補100元,1000人以下的村增補1萬元。二是按工程獎補。除了廁所改造、汙水治理等重點工程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序落實外,對村街內外道路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等小微工程,通過財政獎補50%的辦法予以解決,村街小微工程單項預算不超過100萬元、總量不超過150萬元。三是按星級獎補。對在工作中成績突出、效果明顯的村街,通過星級評定,給予獎補。1-2星不補,對3、4、5星村街分別給予30、40、50萬元獎補。《獎補辦法》的出臺在鎮村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氛圍正逐步形成。

摸清任務底數。一是參考省、廊坊市文件,制定了完全適用於我市的人居環境整治臺賬,採取半月報的形式,要求各鎮每月14日和24日上報工作進度。二是組織專人利用無人機對高速兩側環境整治點進行航拍,通過科技手段清查整治點具體位置,明晰權屬。三是建立問題臺賬銷號制度。制定了《高速沿線整治臺賬》、《重點道路沿線環境整治工作臺賬》等重點任務臺賬,臺賬內容包括位置、村名、照片等內容,各點位逐一明確整改完成時限、責任部門、責任人。做到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切實保證整改標準和質量,不留任務漏洞和死角。

建立問責問效機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對今年市委對鎮黨政班子的重點考核內容。制定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問責暫行規定》和《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問效辦法》,把此項工作納入專項紀律檢查範圍,對阻撓各項工程推進的給予嚴肅問責,對工作推進緩慢、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採取相應處罰,對“五清”任務完成不到位的村街,作為反面典型由三河廣播電視臺進行集中曝光,對未完成目標任務村街不予發放專項資金,倒逼其迅速整改。發佈了《三河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通告》,嚴厲打擊各種破壞環境行為,從根本上扭轉群眾不良生活習慣。

加強政策培訓。一是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培訓會”,市直相關單位負責人、各鎮書記、鎮長、主管副職,全體農村支部書記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建和中標企業負責人共計48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由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同志針對“一事一議”政策解讀、《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合獎補辦法》、高速、鐵路沿線環境整治等內容進行業務培訓,收到良好效果。二是召開資金撥付辦法培訓會,人居辦主要負責人、財稅辦主任、農經站長及農經站代理會計共計60餘人參加,由市人居辦和市農經總站對《2019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級資金支付的暫行辦法》進行解讀。三是整理出臺《三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政策彙編》並下發全市各鎮村,為深入開展環境整治提供政策依據。四是召開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每次每鎮選一個優秀村街上臺演講,介紹村街工作經驗,由市領導點評,最後播放人居辦暗訪專題片,鼓勵先進,鞭策後進。

▼ ▼ ▼

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建立督導調度機制

市委、市政府先後就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47次專題調研,召開23次調度會,舉行21次觀摩拉練,持續推動工作開展。

建立全鎮拉練制度。以李旗莊鎮全鎮拉練為標誌,全市人居環境整治拉練正式推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各鎮黨委書記、鎮長,市直相關單位一把手,每週抽選一個鎮進行剖析,實地查看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和拆違情況,就地召開調度會,彙報各鎮、各部門工作進展,發現問題,限期整改,並對下週工作進行具體的安排部署。為確保問題得到整改,市委、市政府在非工作時間內不打招呼、不下通知,對各鎮進行突擊檢查,檢查結果直接交給主要責任人。此外,針對高速、鐵路沿線環境整治問題,市委、市政府先後多次進行專題調度,召開由各鎮、高速公路管理處、礦山治理指揮部、環保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業農村局等市直相關單位參加的聯席會議,就料場用地性質、權屬界線確定等問題進行調度,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為進一步推動工作、鼓舞全市士氣,7月12日我市召開了全市四大班子、市直相關單位、各鎮一把手參加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拆違現場觀摩會,此次觀摩會由三河電視臺進行了實況直播,拆違現場共出動作業車輛20餘臺,拆除了三處體量較大的違建。

建立日通報制度。市人居辦每週對各鎮、市直相關單位進行調度,每天對“五清三建一改”、高速鐵路沿線環境集中整治、廁所改造、汙水治理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統計彙總,排名通報全市。

建立公開曝光制度。由市人居辦與市廣播電視臺組成攝製組,深入村街內外、國省幹道、鄉村公路、河道溝渠坑塘以及高速、鐵路沿線對環境髒亂差、私搭亂建進行公開曝光。

建立多層次督導制度。除市人居辦督導組對各項工作進行日常督導之外,市“兩辦”督查室、大督查辦公室也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列入重點督導、督查範圍,對未達到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

▼ ▼ ▼

上下齊心,眾志成城,各項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

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高速鐵路環境集中整治、拆違等工作穩步推進,15個專項行動取得了明顯進展,“清潔村莊、宜居村莊、綠美村莊、智慧村莊”初步形成,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

在創建“清潔村莊”上。一是集中開展農村治髒行動。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雜物51餘萬立方米,清理村內外坑塘3816處,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8500立方米,清理私搭亂建2萬餘處,建設小遊園、小菜園、小果園1038個。二是深入開展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從6月13日開始,我市東、西市區和10個鎮的衛生保潔工作已由北京環衛集團中標接管運營,讓三河人民享受到高品質的北京服務。三是全力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今年我市共安排了90個村街推廣安裝家庭分散式汙水處理裝置。截至8個鎮已有4個鎮開標進場,其它4個鎮陸續開標。同時,277個村已實現汙水管控。四是大力開展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項目已於5月底前正式開工,2020年底前竣工投入運行。項目建成後,每天可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全年處理73萬噸;4月20日,北京建工集團中標建築垃圾消納廠,目前消納場正在建設,建成後每年可消納建築垃圾30-50萬噸,完全可以滿足我市建築垃圾消納問題;生活垃圾填埋場升級改造、東市區糞便處理廠建設、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在創建“宜居村莊”上。一是加快推進無害化廁所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改廁1.87餘萬座。二是加快推進節能門窗改造。在沒有上級資金安排的情況下,我市今年繼續推進這項工作,改造64個村街5220戶,已完成500餘戶。三是加快推進太陽能熱水器普及安裝。去年為3萬農戶安裝的太陽能很受群眾歡迎,今年繼續安裝3萬戶,目前已安裝完成2.3萬戶。四是加快推進城鄉環保公交一體化。在已開通公交幹線23條、支線5條線路的基礎上,今年又新開通了510、510支、511、514路城鄉公交,全市395個村街中已有312個村街實現公交進村,力爭2020年年底前實現城鄉公交“村村通”。

在創建“綠美村莊”上。在美麗庭院建設方面,重點在6個綠美鄉鎮(燕郊、泃陽、李旗莊、黃土莊、段甲嶺、皇莊)66個綠美村莊中創建綠美庭院,每村至少集中連片打造20個精品綠美庭院。截至目前,已完成4萬餘戶綠美庭院,1900餘戶精品庭院創建工作。在村莊美化方面,集中整治鎮村廣告標語,累計清除私塗亂畫、各類小廣告9910餘平方米,粉刷牆體2.6萬餘平方米,繪製文化牆7.3萬餘平方米。目前,共有6個鎮和173個村被命名為三河市級文明村鎮,3個鎮和29個村被命名為廊坊市級文明村鎮。在村街道路硬化方面,重點在我市南部打造20公里以上的“美麗公路”閉合精品環線,建設21條44公里“四好農村路”。目前,已完成18個村街、35公里的農村道路建設。在村莊亮化方面,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已經完成3000盞路燈新裝改造任務。

在創建“智慧村莊”上。一方面,推進農村電商平臺建設。積極與阿里巴巴進行對接,實施農村淘寶項目,本月底前簽訂合作協議,建設覆蓋三河城區街道到轄區內的行政村的二段物流網絡,打通不低於100個以上村的倉配服務,為村民提供包括網上代買代賣、網上繳費、票務預訂、金融貸款等便利服務。另一方面,實施“雪亮”工程。實施農村科技創安聯網改造、警務大數據全新升級治安視頻監控項目,提高村街監控覆蓋率,為農民安全保駕護航。目前已有385個村進場施工,完成立杆2950根,安裝數字高清攝像頭2050個。

在高速鐵路沿線環境集中整治上。開展高速兩側拆違攻堅行動,拆除違章違法建築243處,4.3萬餘平米。清理各類垃圾雜物2.8萬餘方;集中整治生產收購場地15處;集中開展土地整理22畝;集中清理整治廣告標語163處。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決戰決勝“五清三建一改”,確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任務,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三河廣播電視臺)

聚焦|我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