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林 一生情——記平涼華亭縣安口鎮雙鳳村優秀共產黨員王登成

農村 三農 農業 刺槐 中國甘肅網 2017-05-13

初夏時節,群山懷抱之中的雙鳳村桃花遍野,綠意甚濃,順著硬化路蜿蜒前行,在新農村居住區護坡半腰,一身藍色布衣、鬚髮花白的老人正沿著護坡修修補補,像對待自己的兒孫一樣呵護著這裡的一草一木。

老人名叫王登成,已年過八旬,是一名老黨員,當過民兵連長、村主任、副支書。他有三個兒子,但至今還是閒不住,每天都要幹一些活,在這裡鏟兩杴,在那裡刨兩鋤。

“今年搬到新農村,門前沒有樹,我就考慮最近把這一片綠化一下。”路旁一些樹枝粗柴圈成的圍欄別具特色,他說,那是他從山上剪植的果樹苗子,圍起來做防護,過不了幾年就能給孫子吃果木了……

“我剛嫁進門時山上沒有路,老公公就帶著我們一家人邊修路、邊種樹,幾十年過去了,山也綠了,路也通了。”老人的大兒媳至今還清晰記得,在2007年為開通硬化路路基時,當時七旬高齡的老公公手拿撬槓爬到半山坡剷除“攔路石”,結果一腳不穩,從4米多高的山坡上滑下來,造成多處軟組織損傷,住院治療一個多月才康復。

老人種樹的初衷源於1983年年底,一張由華亭縣人民政府頒發的《“三荒”地經營證》賦予了不惑之年的王登成25畝荒山經營權。他說:“黨中央號召綠化祖國,我先把自家的山頭綠化了。樹是大家的,種好了,幾輩子人都能享福。”

他帶著家人,修水平臺,挖簸箕坑,省錢買樹苗,整形修樹枝。經過數十年的努力,院前屋後的一大片荒山,變成了如今“松樹戴帽,刺槐圍腰,果樹坐懷”的“綠色寶庫”。

堅持不懈的植樹造林,贏得了本村群眾和鄉村組織的充分肯定,他曾被推薦為甘肅省“最美人物”、入選甘肅省首屆道德模範候選人,榮膺華亭縣第三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王登成老人一家帶來新的生機,他的家從雙鳳溝山腰搬到了對面的河壩社安置區。老人的新居豁亮寬敞,門前道路通暢。雖已耄耋之年,但他勁頭更足,初心不改。“住人的地方怎能沒有樹?”王登成說。他表示,只要他活著,就一定要給新居周圍適合的地方把樹都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