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釉彩——記寶雞市眉縣青化中學校長張鵬程

農村 平凡的世界 農民 中考 央企傳媒集團 2017-04-07

一所瀕臨撤點並校的偏遠鄉村初中學校,因為勵精圖治的校長,以中考全縣三連冠的成績,贏得全鎮十二個自然村父老鄉親的口碑,冒雨送來牌匾“教壇翹楚,西府名校”。

關於這所學校,其實早在一年前,一位“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的同事就向我隆重推薦過,說校長跟他是同學,這些年學校發展很快,他親自去過,師生人人都像打了“雞血”,勁頭足,成績好,值得學習借鑑。

當我踏進這方熱土——眉縣青化中學時,見到了張鵬程校長和他的團隊,見識了學校師生如虹的氣勢,領略了他們沸騰的熱血。

文化是根,根深才能苗壯

這所學校讓人觸動最深的就是他們的“大氣、正氣、硬氣”文化。摘錄幾條,從中可見一斑:

“走進青中是主人,走出青中是成功”“精神飽滿,氣勢旺盛,神采飛揚”“和高的比,和強的爭,和快的賽”“當我勇往直前時,整個世界都會給我讓路”“考前汗水無價,考後淚水無益”“不是每一次努力都定有結果,而是每一個結果都必須努力;不是看到了希望我們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我們才會看到希望”。

這樣的標語,校園、教室、宿舍、操場、食堂隨處可見,師生們濡染其中,一定血脈賁張、躍躍欲試,絕不會生出蟄伏的想法。

學校大多都是寄宿生,每天早晨從睡夢中叫醒孩子們趕赴教室的不是鬧鈴,而是夢想。晨光熹微中學生已經在教室開始了“早記”,各科老師輪流出席孩子們一天中最早的學習盛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是一群和太陽賽跑的人,當旭日東昇時,孩子們每個人臉上都開滿了因充實而幸福的太陽花!中午12點放學,在教室通往餐廳的路上,看不到緩步慢走的人群,每個孩子都是小步快跑。12點半,教室和校園裡又三五成群蹲滿了自發自覺學習的孩子,他們“一幫一”互助講練,這裡叫做“天天清”,一個個“小老師”講得賣力,一個個“小學生”也聽得專注。晚自習教室裡燈火通明,孩子們梳理知識樹,鞏固知識點,溫故知新,老師們陪伴左右,答疑解惑。

是什麼讓校園裡的高強度學習變成了師生們樂此不疲的選擇?為什麼看不到孩子們的疲憊和不滿,厭學和“偷懶”?不是皮鞭,而是信念!是文化生根後枝繁葉茂的奮鬥信念!這種東西形而上但是不難找,《平凡的世界》《創業史》比比皆是!

不能讓義務教育擱淺在農村

這些奇蹟的製造者叫張鵬程。在校園的師生夢想牆上他的夢想赫然在目:

“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力做一名影響學生一生的教師,讓自己的課堂充滿學科與人格魅力,傳遞著思考與內涵,和英雄團隊一起把青中辦成一所個性鮮明、特色突出、質量優秀、在西府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村優質學校。”

與張校長的座談,讓我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和更高的敬意。他介紹,這所學校由於交通不便和位置偏遠,教師分配至此常被認為是“流放”。好教師不來,自然好生源也留不住,但凡家裡有些辦法的人都會將孩子送往縣城或者其他地方上學。在這待一段時間的教師,如果有門路或者以教學基本功見長,就會趕緊想辦法向縣城附近申請調動。如此一來惡性循環,學校教學質量退無可退時,村民們給學校校門上了鎖,要求關閉。青中的教師走在鄉間,不敢昂首挺胸,因為身後有群眾的指指點點。

張校長的前任費盡周章,村民答應給學校一個機會,於是前任的積澱,張校長艱苦卓絕的努力,讓這所學校置之死地而後生。張校長驕傲地介紹說:如今的教師上街買菜,有些村民們甚至一聽是青中教師,竟然不肯收錢!這是付出的回報,這是喜結的碩果,還有比口碑和認可更令人激動的獎勵嗎?

談起臨危受命,勵精圖治,改變現狀的原動力,張校長深情地說:一是感恩。以前帶過的學生,走向天南海北都把自己記得最牢,逢年過節拜會是自己最幸福的時刻,更有一次,畢業的學生要集體向他行“跪拜禮”,那時他就想:教師分內之事、舉手之勞的付出在學生那裡激起的是感恩的漣漪,自己只能在以後的日子裡加倍努力!二是慈悲。他的理想就是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是啊,城鎮化後,很多農村的現狀是:房屋儼然難以遮擋院落門前的荒草萋萋,農村見不到青壯年人,他們為了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園,在城市裡背井離鄉、暫別天倫建設城市人的幸福家園,農村空巢老人留守,蓬頭稚子相伴。在家鄉上學的孩子都是最可憐的弱勢群體,“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不說崇高,就算想到這裡也要給這個群體一個上好學的機會,不能讓農村成為義務教育的荒灘,這是教師的良知!

義務教育有義務給鄉村的土孩子一張接受更高教育的入場券

青化中學的成績贏得了當地群眾的厚愛,也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推介,我們多麼希望看到的是星星之火儘快燎原。可是,就在主流學習觀摩,用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同時,也有一股聲音在質疑。

“青化中學搞的是不是素質教育,不是口口聲聲抓素質教育嗎?這恐怕是應試教育的餘孽吧!”

“那就是拼命三郎,教師也是人,整日泡在學校,自家的事不用管嗎?這樣的人生哪有幸福可言?”

“這裡完全就是扼殺學生個性的集中營!”

其實,我們也不必介懷,從來英雄多誹謗,自古成功有暗影。豐碑要高高豎起,即使豔陽高照下也有無法驅逐的陰影!崔其升的山東杜郎口是高效課堂的基地,那裡也曾被人以素質教育進行質疑;蔡林生的江蘇洋思和河南永威,也沒有停止過搞應試的口伐筆誅。當你的心胸容不下別人的成功和付出時,請你用“更高更好更強”或者哪怕只能比肩的實際行動和業績進行較量,一決高下,不要只做“言的高標,行的侏儒”!

在農村,對優質教育的渴盼更加迫切,父母、爺爺奶奶幾代人“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在尺方的土地上反覆耕耘,卻反覆被羈絆。孩子就是他們對明天最溫暖的想象,對前途最美好的企盼,對家族命運最關心、最直接的寄託。

那麼,作為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有沒有這樣一種義務——“給鄉村的土孩子一張可以接受更高教育的入場券”,讓他們接受義務教育只是開始,而不是求學之路的終結;讓他們手持“入場券”昂首挺胸走進心儀的高中、大學,完成幾代人“鯉魚跳龍門”的夙願。因為“每顆種子生來平等”,在我們的手中無權斷送他們接下來的“求學路”,也無權夭折他們謀劃已久的生活願景!

張校長和他的團隊是幸福的!他們的幸福源於他們悲天憫人的情懷,源於他們的精氣神,也源於孩子們奮鬥後依稀可見的理想閃爍!

交談中張校長還說了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35歲以前人生是在爬山,因為看不到山頂,總覺得太慢;35歲是人生的頂峰,開始下山,谷底一覽無餘,所以很快很快!要抓緊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

是啊,事業是人生的常青藤和不老樹。執著於事業幸福就綿長,其中百折千回、奮鬥拼進,又增加著幸福之酒的濃度,這是那些渾渾噩噩度日,碌碌無為過年的人從來就不曾嚐到的幸福味道!(寶雞市第一中學 羅江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