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訊(通訊員曹應森 李瑞豐)香泉

農村 三農 種植業 畜牧業 定西日報 定西日報 2017-08-30
安定訊(通訊員曹應森 李瑞豐)香泉

安定訊 (通訊員曹應森 李瑞豐)香泉鎮陳家屲村依託獨有的民族特色,建設“一圈五園”鄉村生態旅遊圈,打造“十分鐘經濟圈”;李家堡鎮黃金村採取“折股量化分紅”、投放“扶貧雞”和“扶貧牛”的辦法,破解了當地貧困農戶增收難的“瓶頸”;稱鉤驛鎮“土地託管”模式探尋出地由誰種、地怎麼種的土地經營新路徑……這是安定區擎起產業扶貧大旗,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驕人成績。2014年以來,安定區共減少貧困人口6.88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28.11%下降到目前的14.82%。

立足資源擴規模,竭盡全力助增收。該區大力實施百萬畝薯、百萬畝草、百萬頭畜“三個百萬”產業培育工程,今年共完成馬鈴薯種植101萬畝、旱作農業種植126.88萬畝、優質飼草種植58.47萬畝;全區基礎母牛存欄4.35萬頭,基礎母羊存欄43.4萬隻,羊飼養量達87.05萬隻,牛飼養量達6.26萬頭,草牧業總產值年底預計達35億元,人均牧業可支配收入達到2300元左右。

提升能力強素質,助農增收鼓“腰包”。該區重點圍繞馬鈴薯主食化中式麵點師、薯鄉牛肉拉麵師、鳳城月嫂等10餘種就業前景好、致富門路廣的工種開展培訓,今年已完成貧困勞動力培訓2200人;藉助福州臺江對接幫扶機遇,分批培訓輸轉勞動力300多人,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產業鏈上“傳幫帶”,致富路上“手拉手”。該區大力實施貧困村戶產業提升工程,加快構建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村戶之間的利益共同體,探尋出“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新型經營主體走、新型經營主體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需求走”的產業發展路子,形成了農業產業化扶貧模式。目前,全區32家龍頭企業、1625個合作社、6403戶種養大戶、260家家庭農場、84個農機服務隊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423個市場主體與1.66萬戶貧困戶建立幫帶關係,實現了產業鏈上“傳幫帶”,致富路上“手拉手”,加快了群眾脫貧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