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迎來一撥領導暗訪潮 記者回訪當事人揭暗訪面紗

農村 經濟 三農 畜牧業 華商網 2017-05-26
陝西迎來一撥領導暗訪潮 記者回訪當事人揭暗訪面紗

提到暗訪,很多人都會腦補出很多劇情。那麼,現實中官員暗訪到底有沒有“背書”?都暗訪些什麼?暗訪後又會給當地帶來哪些變化呢?

近日,陝西迎來一撥領導暗訪潮,我們通過事後回訪來“回放”暗訪時的情景,以及村民、相關區縣街辦負責人的反應和態度,揭開暗訪的神祕面紗。

今年4月17日,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對咸陽市的扶貧工作進行了暗訪,4月24日,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在第一季度追趕超越會議上明確提出“暗訪必須常態”。

4月28日,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深入灞橋區村組暗訪扶貧工作。近日,華商報記者回訪了西安市灞橋區區長苗志忠、洪慶街道辦事處主任李小峰、丁張胡村第一書記王小慧、村支書胡振平和村民胡志雲,剖析、回顧、總結市長暗訪前後基層官員的心理變化——“工作做好了,做紮實了不怕暗訪,經得起檢驗,否則可能會被批評或者被追責”。

暗訪究竟實不實在,受訪的群眾感受是最直觀的,他們心中也自有公論。

村民老胡:

一聲老胡叫得我心裡熱乎乎的

洪慶街道辦事處位於灞橋區東北部,東依臨潼,南接藍田,地貌多樣,山、川、河、灘、坡、塬皆具,轄29個行政村,98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總人口7.8萬。丁張胡村是洪慶山上的貧困村。73歲的胡志雲就是村上的貧困戶,不光視力殘疾,還患有多種疾病,沒有勞動能力,生活全靠老伴照應,由於出行不便,出門看病對他來說都是異常困難的一件事。

講起當日上官市長來家中暗訪的情形,胡志雲仍一臉興奮。“沒想到市長會到我家中來,他當時說了句‘老胡,我來看你’,我也不知道是誰在叫我,後來老伴在旁邊說是上官吉慶市長,心裡頓時熱乎乎的,那個老胡叫得讓我一下子感覺到市長就在我們群眾身邊……”

“我聽到市長姓‘上官’,就對他說‘你是少數民族吧,還是兩個字的姓’,市長對我說‘不是’,當場惹得大家都笑了!”胡志雲告訴華商報記者,市長來他家後3天,家門口就修起水泥路,以後再不用走泥濘土路了,“我這幾天正想著要寫信表揚上官市長呢。”

上官吉慶在暗訪中瞭解到,村上視力殘疾的不僅僅是胡志雲一人。得知此消息後,5月5日上午,一愛心企業積極帶著驗光儀、視力表、試戴鏡等設備,來到丁張胡村,義務為這裡的村民普及護眼常識,檢查視力,驗光配鏡。

張三過和寇彩拉夫婦高度近視,行動不便,義診團隊上門服務,最終確定老人的度數為2200度,免費給其配鏡。“我這副眼鏡是1972年配的,早就看不清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四畝地,一年到頭只有兩千多元純收入,這個度數的眼鏡要兩千元,實在換不起”。

當天,愛心護眼義診活動共為丁張胡村100多位村民義務檢查眼睛,併為81人免費配鏡。

市長暗訪後,為貧困戶解決了出路問題和疾患問題;但要讓貧困戶徹底脫貧,還需要灞橋區積極造血。

編輯:劉超

灞橋區區長:

幫扶改為副處以上領導夯實責任好追責

華商報:你如何看待上官市長這次在你們轄區的暗訪?

苗志忠:市長的暗訪給我們基層也傳導了一種壓力,工作從過去的不細到細,從不精到精,從不專業、不專心到進一步的專業、夯實,對我們基層工作的提升是一種幫助。

華商報:上官市長給你打電話,反饋了他看到的哪些情況?

苗志忠:上官市長打電話,說了五個方面的問題,我暗訪時也發現了這些問題;第二天也就是4月29日,我們區上就開了專題會佈置相關工作;5月4日下午區委開了專題彙報會,5月5日上午區委常委會,進一步安排部署。

華商報:你在工作當中也會去暗訪嗎?

苗志忠:是的。我當天上午去的兩個村,其中就有丁張胡村。市長去暗訪時帶著村主任,我去暗訪的時候是和祕書兩個人。那天上午我去暗訪,是因為洪慶街辦要專門召開扶貧工作民主生活會,會前我必須掌握一手資料,好在會上把問題給街道辦提出來。

華商報:如果領導暗訪中發現問題擔心被追責嗎?

苗志忠:當然怕。省市統一要求注意查找問題,整改問題階段還有機會改正,如果核查完了還有問題,那就要追究責任。我們下一步對500多貧困戶改為由副處級以上領導幫扶,我們300多名領導幹部一人包一戶或兩戶,這種方式把責任就夯實了,哪戶出了問題,就處理幫扶領導幹部。

華商報:市長暗訪後對全區扶貧工作有啥促進作用?

苗志忠:給我們壓實了責任,再次接受群眾的評議,能夠確定下來再一次給他們幫扶,特別是對身殘智殘病殘的群眾。

據悉,目前灞橋區正在商量制定新的幫扶政策,考慮設立一些社團組織或者通過合作社的方式,完善貧困戶造血功能或者用其他的方式長期幫扶他們。同時設立基金,通過基金扶持其他產業,具體辦法還正在調研和論證中。

洪慶也在整體搬遷計劃中,目前一期已經開工建設,優先把山裡群眾搬遷出來。之後扶持建設山間旅遊產業和養殖企業,增加一些就業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洪慶山的這個路子找對了,下一步我們就按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做。”苗志忠說。

市長暗訪結束了,灞橋區委區政府正在思考整體脫貧攻堅思路,那麼洪慶街辦又打算如何行動呢?

洪慶街辦主任:

市長來暗訪有擔心

但更有心理準備

華商報:知道市長來暗訪是什麼時候?

李小峰:是市長進村入戶後,村上幹部打電話說市長暗訪到貧困戶家了,事先我們街辦根本不知道,沒有任何人提前告知。

華商報:你知道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李小峰:趕快給街辦黨工委書記彙報,當時書記就在辦公室,我倆碰頭想了想村上的扶貧工作是否紮實,是否還有漏洞,然後靜等市長檢查通報結果。

華商報:你當時是否擔心?

李小峰:有點擔心,害怕工作中有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思想更有準備,儘管洪慶7個低收入村現已全部脫貧,但心裡琢磨肯定會有領導去常王村、丁張胡村檢查。

華商報:你第一時間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小峰:市長來都來了,沒有啥,坦然面對;街辦的文化站站長任村上第一書記,區上有幫扶幹部,工作都比較紮實,不會有大的問題。

華商報:市長離開后街辦主要領導是否立即趕赴村組,看還有哪些工作不到位需要整改的?

李小峰:當天下午6點30分左右,苗區長電話反饋市長暗訪情況。說實話,當晚我們沒有去村上。但按照事不過夜的原則,要求第一書記、村委會幹部現場辦公,迅速落實上官市長指示精神,並連夜開始整改。

據瞭解,市長上官吉慶在暗訪檢查時強調,要精準識別不漏一戶一人,精準幫扶做到一戶一策,做好脫貧攻堅工作。檢查過程中,對於“常王村胡玉明家中廚房簡陋、丁張胡村胡志雲家出戶道路問題”提出具體要求。

目前,胡玉明家廚房已完成主體施工,正在進行內部粉刷;胡志雲家道路已完成216米、寬3米出戶道路鋪設,近日即可交付使用。

作為丁張胡村第一書記,一直在現場的王小慧對市長的這次暗訪又有什麼感想呢?

第一書記:

暗訪會暴露原生態問題更能促進改進工作

華商報:暗訪中市長第一句和你溝通了什麼?

王小慧:市長暗訪第二戶村民譚秋會時,問到一個問題村主任卡殼了,我進行了補充回答,市長得知我是第一書記後語重心長地說,扶貧工作一定要紮實,心中有數,寬進慎出,要實現真正脫貧。

華商報:你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數?緊張嗎?

王小慧:我任第一書記不足一個月,但幾乎把所有貧困戶走訪了一遍,扶貧政策還是比較熟悉,此前我幹過民政社保工作;村組基本信息掌握,底氣也足著,不太緊張。

華商報:你如何看待領導的明察與暗訪?

王小慧:不管明察還是暗訪,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督促幹好工作,落實好工作。明察,被檢查方事先有準備有安排,所以結果一般也都是好的,被檢查方大多不會挨批評,更不會被追責;但是這種檢查容易把工作中的漏洞忽略了,甚至可能會因為應對檢查而弄虛作假,走了過場。暗訪反映出來的是原生態、真實的情況,一旦把問題暴露出來了,形成壓力倒逼著更好改進工作。

華商報:市長這次暗訪你們村,你如何看待?

王小慧:兩戶貧困戶暴露的問題,我們連夜進行了改進。雖然這些問題就在我們眼皮子底下,但如果沒有這次市長暗訪,可能發現不了,村民的問題和困難依然存在。

聽完各方講述的市長暗訪故事後,華商報記者聯繫到“第一當事人”上官吉慶,他說:“其實也沒啥!”沒有做更多的評價和分析。

暗訪進行時

銅川、咸陽市委書記

隨機入戶探訪貧困戶

在省委提出“暗訪常態化”的要求後,咸陽市委書記嶽亮、銅川市委書記郭大為等領導也相繼走村入戶,展開暗訪扶貧工作。

“我們的幫扶幹部不能只是一種形式,要經常保持聯繫,要對幫扶對象做充分的調查瞭解,要做能讓困難群眾這個群體感到暖心的事。”今年4月20日上午,銅川市委書記郭大為隨機走訪82歲貧困戶張文安時動情地說。

當日郭大為一口氣走訪了照金村多家貧困戶,張文安是其中的一戶,他是一名獨居老人,居住環境簡陋,不過村上已安排其很快搬進移民搬遷的新房。

“以後有什麼問題直接打電話找我”,郭大為當天入戶走訪到閔永宏家裡,面對身體殘疾的他,郭大為趕忙讓工作人員把自己的電話留下。

面對貧困實際,郭大為對在場村幹部說:“一定要盡心盡力,想方設法把困難群眾的日子改善好。”

5月2日下午,咸陽市委書記嶽亮深入永壽縣渠子鎮下蘆堡村暗訪脫貧工作,該村是永壽縣貧困程度最深的村子之一,全村163戶,貧困戶就有102戶,佔比63%。

在貧困戶焦廷斌家中,嶽亮和他拉起了家常,詳細詢問收入來源,“小麥種了幾畝?良種補貼、高齡補貼有多少?最需要什麼幫扶方式?”嶽亮鼓勵焦廷斌要堅定信心,依靠好政策和勤勞的雙手,早日過上紅火日子。

在貧困戶田永社家中,嶽亮當場打電話給幫扶幹部核查有關情況,要求鎮村幹部和幫扶幹部想方設法幫助群眾尋找脫貧之策。

嶽亮在暗訪調研中指出,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工作的一號工程,投入足夠精力,措施上再精準,作風上再改進,要加強扶貧脫貧政策宣傳,落實公示上牆制度,確保扶貧幹部心中有數、貧困群眾明明白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專家點評

除了制度化常態化

暗訪還需與問責結合

陝西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寵認為,官員暗訪是瞭解民情的一種好途徑、好方法,可以使暗訪的官員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收集、觀察到一手的真實材料,有利於弄清事件、工作的真相,從而推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官員暗訪的普遍化,實際上是上下兩級信息瞭解提供的協同機制出問題後倒逼形成的。過去,下級可能會提供虛假、含水分的數據和材料給上級,在上級檢查時可能會提供表面的、粉飾過的場面,從而給上級造成一片繁榮的欺騙性印象,這往往會誤導上級對形勢的研判和決策。可見,官員暗訪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西安市委黨校教授李清芳認為,此次省委把“暗訪必須常態”作為一項鐵規提出來,對於推動我省追趕超越更具重要意義。她認為,“暗訪”必須制度化,才能夠常態化。領導幹部暗訪體驗,貴在堅持、貴在深入。要通過完善相關制度,使“暗訪”成為一項長期的工作方式;“暗訪”必須與問責結合,板子打下去,才會讓那些懶政、庸政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暗訪”才能真正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