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尼泊爾 紅牛 寧靜 旅遊 雲景無限自駕遊護照 2017-07-05

近期,一部記錄藏民轉山朝聖的電影《岡仁波齊》正在熱映,並以上映11天突破4000萬票房的好成績,創下近年來同類型電影少有的佳績。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影片拍攝於2014年藏曆馬年,11人,2500公里的朝聖之路,一年的時間。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這條路,通往的便是岡仁波齊——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岡仁波齊,藏語意為“神靈之山”,梵語意則為“溼婆的天堂”,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指的也是它,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因此,去岡仁波齊朝聖成為中、印、尼三國各族信徒一生中最大的夙願。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據說,朝聖者轉神山一圈,可以洗盡一生的罪孽,轉山十圈,可以在五百輪迴中免受下地獄之苦,轉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可以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因此,馬年的朝聖活動最為盛大。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的信徒心懷信仰,不遠千里來到這裡。他們相信朝聖能盡滌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並最終脫出輪迴,榮登極樂。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藏區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

很久以前,一位藏族老阿媽,在完成一生勞作後,決心用自己的虔誠和艱辛,換取身後兒女們的安康,便踏上前往心靈聖地和通向天國大門的朝聖路,卻從此一去不返。時隔數年,望眼欲穿的兒女們,踏上了尋母之路。當他們來到神山腳下,阿媽的身影早已融入神山的聖潔和寧靜。於是他們用石塊壘起一個很大的瑪尼堆,來懷念天國的阿媽。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至今,阿媽的瑪尼堆依舊靜靜地屹立於神山腳下,為她的無數兒女們祈禱。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你會看到,在河邊、在路邊、在每一個埡口,都有藏民虔誠的信仰。他們相信,經幡每被風吹動一次,就是誦經一次。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岡仁波齊峰周圍遺留下的勝蹟不勝枚舉,是眾教心中的聖地。由岡仁波齊、納木那尼、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兩山兩湖組成的地帶,被藏族同胞稱為“神山聖湖”。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岡仁波齊峰,山頂高度海拔6721米,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該峰四壁分佈極為鮮明對稱,形似圓冠金字塔,如同八瓣蓮花環繞,山身如水晶砌成,宛如技藝高絕的玉鑲冰雕。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歎。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然而,岡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以它的海拔,不僅在西藏的眾多8000米以上的高山中排不上號,比起鄰近的納木那尼峰(7694米),也是小巫見大巫,但是隻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耀眼奪目。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岡仁波齊峰常年白雲繚繞,很難目睹其真容,峰頂終年積雪,威凜萬峰之上,愈發顯得神祕莫測。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

馬年,中、印、尼三國數以萬計的信徒心馳神往的朝拜聖地,竟然是同一個地方

轉山小貼士

1.去岡仁波齊山一定要辦邊境通行證,在巴噶會有檢查站查邊境證,從阿里南線到塔欽和塔欽到普蘭都會經過,有些時候還會有流動的檢查哨。

2.沿途大概有7-8個休息補給處,都有食物飲品出售和熱水供應,不用擔心食宿問題。(方便麵:10元/盒,紅牛:10元/罐,礦泉水:6元/瓶,酥油茶:10元/壺,熱水免費)

3.對抗高原反應可選擇高原安/頭疼粉/葡萄糖/紅牛,海拔4800以上頭疼、呼吸困難也算是正常反應。注意休息和補充體力,更不要有太大心理恐慌。

4. 阿里地區所處的緯度,早晨七點左右天亮,晚上十點左右才天黑。不用擔心太晚會走夜路。住宿地晚上9:00之後會有發電機發電,可以讓主人幫忙充電。

5.最好攜帶登山杖,以便節省體力並保證上下山安全,沒有裝備可以山下買木質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