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落淚!海寧30歲兒子患尿毒症,母親減40多斤割腎救子

今天5月12日

本來只是初夏一個普通的日子

但它也很特別——

因為2008年的今天

汶川地震發生

因為今天是國際護士節

最重要的還是因為

今天是母親節

母愛落淚!海寧30歲兒子患尿毒症,母親減40多斤割腎救子

今天,我們採訪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兒子啊!我可以讓一個腎給你,以後就不用透析,你可以正常地生活。”

“不要,媽,我不能要你的腎,我不想你受罪。”

這樣的對話,時常會在36歲的楊小軍腦海裡浮現。

如今,他母親的一顆左腎已經在他的體內正常“工作”兩年多。

“是我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5月12日,母親節這一天,在海寧工作的楊小軍給遠在江西瑞金、56歲的母親打了一個電話。

如今,母親成了他最大的牽掛。“在我心裡,我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祝她節日快樂!”

母愛落淚!海寧30歲兒子患尿毒症,母親減40多斤割腎救子

△楊小軍(右二)母親朱美華(右一)

“我是母親,我不救他誰來救”

2000年,命運似乎和楊小軍開了一個玩笑,當時年僅18歲的他被查出患上慢性腎炎。

雖然他生活中也會注意,然而,從2012年開始,楊小軍的身體開始惡化,感覺渾身無力,吃不下飯、全身浮腫、“腿一摁一個坑”,血肌酐如同脫韁野馬仍往上躥,最高時達到1700多,是正常人的近20倍。

在市人民醫院腎內科,30歲的楊小軍被診斷出尿毒症。

得知兒子患上尿毒症的消息後,母親朱美華感覺像被人當頭一棒。她幾乎說不出話,只是一直哭。

和很多尿毒症患者一樣,迎接的楊小軍是漫長的藥物治療和血液透析,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一下壓力驟增。一週三次的透析,讓他的手臂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針眼。

治療尿毒症目前國內有兩種方案,終身透析和腎移植手術,手術是唯一治癒的辦法,但換腎?腎源哪那麼容易找啊?有些人甚至10年都等不到。

醫生建議,最好是有血親的腎匹配。因為親屬間有遺傳優勢,組織相容性比較好,配型成功率更高。

捐腎的首要條件是年齡在18-60歲之間,另外,還必須自己願意,無傳染性疾病如肝炎、結核病,無腫瘤及高血壓等疾病。滿足這些條件後,再看組織配型是否符合—首先是血型相同或相溶(如O型血與其他血型相溶);再是看人類白細胞抗原位點,6個位點要儘可能相符,至少需要4個相符。

朱美華不忍看著兒子一直透析下去,她想割腎救子。“兒啊!你爸已經60多歲,年齡不符合,媽還只有50多歲,身體還算壯實,我想試試。”

母愛落淚!海寧30歲兒子患尿毒症,母親減40多斤割腎救子

△楊小軍的父母

楊小軍明白父母的苦心,可他堅持不要,“我不忍心讓我媽挨一刀。”楊小軍說,如果自己的健康要用母親的健康來換,他不同意。

楊小軍是家裡的老大,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我媽這個人特別堅強,和很多母親一樣,都是無條件為子女付出。”

當時,為了說動兒子,朱美華甚至在兒子面前哭過幾次,有一次,她還打過經常看的一檔電視節目的電話,“希望媒體能幫我勸勸兒子。我是母親,我不救他誰來救?”

為了救兒子,她成了“暴走媽媽”

早些年,楊小軍在海寧開了一個皮革加工小作坊,因為身體原因,經營狀況每況愈下,由妻子苦苦支撐著,生意不見起色。

“我看著妻子每天很辛苦,家裡還有兩個孩子,想想未來的路還有很長,這個家需要我。最後,在母親多次要求下,我只好忍痛同意。”

楊小軍回憶,當他的母親聽到自己同意捐腎的要求後,十分開心,馬上從老家買票來到海寧。

2016年夏天,浙一醫院腎移植中心為他們母子做了配型試驗,這個樸實的農村婦女,毫不猶豫在一份《活體腎臟捐贈者自願、無償捐贈聲明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讓朱美華欣喜的是,當所有的檢查結束後,醫生明確告訴她,配型成功了。她說:“聽到這句話時,我笑著哭了,我覺得,那一刻,我比別人說的中了大獎還開心,巴不得馬上就捐。”

然而,身高165釐米的朱美華,體重近160斤。“醫生讓我減肥,最好能減到120斤以內。”

母愛落淚!海寧30歲兒子患尿毒症,母親減40多斤割腎救子

△朱美華

回到江西老家後,朱美華開始為捐腎做準備。別人減肥為了美,她減肥是為了救兒命。從那時開始,朱美華每天凌晨4點就起床,從家裡出發,沿著村裡的小路,來回快步走10多公里,早上6點多再趕到家為孫兒孫女做早餐,再送他們上學。

這個小學只讀到三年級的農村母親,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儘快瘦下來,我要救兒子。”

一個月下來,她的體重竟然減掉了20斤,“就連後來醫生都不敢相信。”朱美華回憶說。

楊小軍看到瘦下來後的母親,心痛不已,他勸她不要性子急,可以慢慢來,“每天這樣走誰也受不了啊!”楊小軍說。

在等待手術的這段日子裡,朱美華依舊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保護著自己的身體,她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腎源,“最後瘦到了110多斤,也就是說,我成功減下來40多斤。”

“媽媽,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移植手術最終定在2017年1月19日,手術時間持續了大約三個半小時,很順利。朱美華體內鮮活的左腎被成功取出。之後,成功地植入了楊小軍的體內。

麻醉藥清醒後的第一句話,朱美華就是問身邊的醫生:“我兒子怎麼樣?腎放進去了嗎?”當聽到醫生說,一切順利時,虛弱的她彷彿放下了重擔。

朱美華回憶,自己捐完腎後,在醫院那幾天,上廁所時,腹部一陣一陣劇痛襲來……“但為了兒子,我還是忍下來了。”

母子倆腎移植後的第一次見面是在醫院附近的小租房裡。

楊小軍至今都不忍去回憶在出租房外和母親見面的那個場景,說著說著開始有點哽咽。

他描述,當時,母親彎著腰、扶著牆,走到出租房外來迎接他,第一句話就問他:“兒啊!還好吧?以後你就好了,你不要擔心我。”

母愛落淚!海寧30歲兒子患尿毒症,母親減40多斤割腎救子

△楊小軍

看到母親為自己挨刀受罪,並且還失去了一個腎,他既感激又愧疚。楊小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眼淚瞬間流了出來,他上去緊緊地抱住了母親久久不肯鬆開。

朱美華在接受報姐採訪時,記者試著問她:“拿掉一個腎,你的身體可能要受影響,當時有考慮過這個結果嗎?”

“孩子年輕,路還很長,保住孩子的命比什麼都強。只要他能好好的,別說是一個腎,命也能給他。”朱美華最直白的話語中,盡是對兒子的疼惜。

如今,楊小軍的身體在慢慢恢復,為了保護好體內這顆腎,每個月,楊小軍都要定期到市人民醫院去複查藥物濃度、腎功能、血常規,“不管現在有多苦,我都沒有放棄過,我不想讓父母失望。”

醫生告訴他,只要好好保養,母親的這顆腎用幾十年沒問題。

這是一個讓人落淚的故事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

她可以為你付出一切

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

卻不求任何回報

她的名字就是:母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