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海平面上升可能導致海岸築巢鳥類滅絕

貝利 西伯利亞 美國 新華網 2017-06-07

新華社堪培拉6月6日電(記者趙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一個國際團隊近日說,他們對一種名為歐亞蠣鷸的海岸築巢鳥類跟蹤研究20年後發現,海平面上升及由此造成的潮汐洪水頻發可能使全球範圍內海岸築巢鳥類面臨滅絕危險。

歐亞蠣鷸是一種主要分佈在歐洲至西伯利亞地區的鳥類,它南方越冬,平時棲息在海岸、沼澤、河口三角洲等地,在海濱沙礫中築巢,退潮後在泥沙中搜索食物。

領導這項研究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學博士研究生利亞姆·貝利說,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及海平面上升,全球範圍內潮汐洪水的發生將更加頻繁,嚴重威脅著以海岸為棲息地的鳥類生存狀況,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鳥類對環境變化缺少調適能力。

貝利進一步解釋說,他們通過對歐亞蠣鷸的跟蹤研究發現這一結果。這種鳥生活在潮汐洪水氾濫的地區,即使巢穴被洪水破壞,它們也不會提高築巢的海拔,可能是因為高海拔存在有威脅的捕食者,那裡的植被種類也不適合它們生存。

據貝利介紹,其他幾項國際同行的研究也印證了同樣的結果。例如,據另一個國際團隊預測,海平面上升及洪水事件增多可能導致棲息在美國沿海的尖嘴沙鵐在20年內滅絕。

“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表明了海岸鳥類的脆弱性,我們的研究是其中一部分,這些物種未來需要額外的保護和關注,”貝利說。該研究團隊希望通過研究幫助這些鳥類找到免受洪水威脅的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