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能源 藍鯨 石油 鯨魚 動物 華通新社 2018-12-01

世界隨時都在變,但讓眼前世界變化最快莫過於人類行為。在地球上的整個生物鏈中,眾多物種存在於消失多少與人類有直接的關係。不說遠了,就說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的時代中,早期的汽車工業在石油沒有出現時,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的藍鯨,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差一點讓藍鯨絕種。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500多年前,當人類自身捕食工具的滿後,消費大型動物的有限。捕鯨規模還不大的時候,大海里的鯨魚是很多的。第一批造訪北極的捕鯨人曾誇耀說,那裡的鯨魚多到可以踩著鯨背上岸。但由於鯨魚全身都是寶,可以當做飼料、皮包、骨膠等原料。最重要的是,鯨油還曾經是重要的照明材料和工業用潤滑油等。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2000多年前,儘管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等國在已經在採集天然瀝青,用於建築、防腐、裝飾、照明等工程,但這屬於最原始的運用。能把石油轉變能量來使用,直到20世紀初,隨著內燃機的發明情況驟變,石油才成了重要的內燃機燃料。甚至在美洲出現了因石油導致“淘金熱”盛大景象。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在那個石油還沒有提煉成汽油,開發成內燃機能量的年代裡。鯨脂、鯨油就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能量,於是在歐美國家的大洋上,捕殺鯨的行動開始興起。工業革命初期,由於受到蒸汽機推廣應用,人力得到很大程度解放。但隨著科技和工業知識爆發性增長,室內照明需求急劇上升。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隨著世界各國的需求量加大,鯨油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捕鯨業就成了利潤豐厚行業。黃金時期美國的捕鯨船就像一個漂浮在海上的工廠,鯨捕上來之後能一邊繼續捕鯨,一邊在船上用鍋把鯨脂熬成油。大大拓展了捕鯨船隊的出海時間和距離。

這些海上捕鯨獵手們,當他們追不上成年鯨魚時,便會先刺中幼鯨,並在海中拖行,以誘捕不肯離去的母鯨。當時眾多新興工業國家諸如英國、荷蘭、法國、挪威等都曾參與過大規模的捕鯨活動。而美國人後來居上,捕鯨數量短短几年躍居世界第一。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人類的偉大在於會使用和創造先進的工具,如此巨大的海洋生物也成了人類的犧牲品。自從蒸汽動力船,裝有炸藥的標槍問世後,使得捕鯨人如虎添翼。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任何鯨魚能逃得過捕鯨船的追殺。在工業時代裡,聰明的人類還對鯨魚的利用進行了更加多元化的運用。鯨類產品有香皂、護膚品、潤滑油、鞋油、女性束腰等等,可謂物盡其用。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人們只知道藍鯨的軀體有很大,但具體有多大?那就用數據告訴你。200年前,人類在南極海域捕獲過迄今為止最長的藍鯨,重量達170噸,長約33.58米。一條普通的藍鯨,它的舌頭上可以站50個人。由於藍鯨擁有最為龐大的軀體,最厚最豐富的脂肪,所以它首當其衝的成為了捕鯨人的第一目標。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於是大家都熱衷於捕殺藍鯨。而鯨魚一般2~3年生育一胎,每胎只生一個鯨寶寶,藍鯨也一樣。繁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捕獵的速度,像藍鯨這種鯨類甚至到了差點滅絕的地步。直到1859年,第一口現代工業石油井問世,石油工業才緩慢發展,提煉的石油用來作為油燈的燃料。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鯨魚

由於美國石油開採的出現,美國的捕鯨業開始走下坡。在1862 年的賓州一年就產出了大約300萬桶的油,而人類從鯨魚身上榨出了15萬桶油左右。15萬桶鯨魚油是多少隻鯨魚?這一定是個天文數據。也因為在可以很有效率地獲得石油後,鯨油的獲利效益太低了,讓此產業終於走向了謝幕。

石油拯救藍鯨:海洋之王曾經成犧牲品,差一點絕種!

20世紀初,隨著內燃機的發明情況驟變,石油代替了生物提煉的油料,成為最重要的照明、內燃機燃料。直到1950年代中為止,煤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但石油的消耗量增長迅速。從此,石油走進工業化經濟舞臺,漸漸替代了鯨油。全世界的鯨魚,包括藍鯨躲過一劫。也就是說:藍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差點滅絕,卻被一口油井給拯救了。

隨著石油的開採與運用,在關鍵時候讓藍鯨絕處逢生,沒有了往日的大規模的捕殺。2011年,歐洲北部的法羅群島舉行了年度的集體捕鯨活動。整個過程中,島上居民共捕殺了數百頭鯨魚,對於這種血腥的傳統,動物權益保護組織和國際捕鯨委員會一直予以強烈譴責。目前,也只有那些愛用鯨魚作為食品的日本等國家在捕鯨魚,其行為已經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嚴厲批評,也得到了國際組織的點名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