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開發模式大揭祕:國際標準草稿已出

能源 新能源 太行山 雄安頭條播報 雄安頭條播報 2017-11-02

10月31日上午9時,中國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2017年年會暨雄安新區地熱勘查開發學術研討會在雄安新區容城縣金孔雀溫泉花園酒店繼續召開。現場討論氣氛熱烈,業界大咖、青年才俊共聚一堂,他們對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都有什麼看法?

聚焦!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開發模式大揭祕:國際標準草稿已出

研討會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以地熱資源綜合利用為支撐,促進雄安新區綠色發展

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第二地質隊總工辦李少虎說,雄安新區坐擁牛駝鎮、容城、高陽三大地熱田,是河北同類型地熱資源中儲量集中、出口溫度高、開發利用條件最好的區域。

雄縣有“中國溫泉之鄉”的美稱,如今雄縣已鑽鑿地熱井60餘口,地熱供暖能力達450萬m2,地熱集中供暖覆蓋全部城區,實現了“無煙城”的建設目標。這一技術可複製、經驗可推廣的清潔生產方式,被譽為“雄縣模式”,成為了全國的行業標杆。

聚焦!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開發模式大揭祕:國際標準草稿已出

地熱循環利用共分為四個層級

隨後,李少虎向河北青年報記者介紹到,雄縣地熱資源儲量大,它的熱儲一共分三套組合,“熱源也有,存水的地方也有,同時我們在太行山東部,太行山東側的降水是並流過來的,水抽走以後能有水源補給,這就存在優勢了。”

雄安新區地熱資源勘查工作中需要注意回灌和監測

來自河北省地礦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的蘇永強在會上介紹,根據目前勘查情況,雄安新區地熱資源分佈範圍佔總面積的約93%,共有地熱井169眼,已開發利用的地熱井有140眼。

據統計,2015年雄安新區地熱水年開採量為833.6萬立方米。其中雄縣年開採量為600.50萬立方米,容城縣年開採量為124.36萬立方米,安新縣年開採量為108.74萬立方米。

同時,在雄安新區地熱資源勘查工作中有兩個需要注意的方面:回灌和監測。

目前雄安新區地熱勘查開發國際標準草稿已出

“將來能源不是單一的能源,是各種能源綜合利用的。因為雄安新區秉承的是可持續發展,有一個示範效應,會用可再生能源,地熱就屬於可再生能源。根據前期的勘探結果來看,目前地熱能可以供應雄安新區三縣主城區的使用。如果建立起嚴格體系,那長期利用是沒有問題的。目前雄安新區地熱勘查開發國際標準草稿已經出來了,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左右就可以確定了。” 國家能源局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席專家趙豐年說。

聚焦!雄安新區地熱資源開發模式大揭祕:國際標準草稿已出

國家能源局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首席專家趙豐年

雄安新區地熱開發應進行統一管理,不能散戶開發

在雄安新區地熱勘查開發學術研討會青年論壇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專職副主任祁士華說,雄安新區進行地熱開發時,開採的地熱水一定要回灌,否則,一是會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導致地面塌陷,二是會令地熱水量減少,使得地熱開發不可持續。

雄安新區具有優越並佔主體的岩溶熱儲。這是很好的條件,岩溶層地下水聯通性很好,相比於其它類型儲層的回灌更容易。岩溶層的地熱水相比與其它熱儲層的地熱水,離子含量低,水質更好,不需要進行過多處理就可以做生活或工業用水,但如果進行散戶開發,可能無法做到回灌。

所以,我認為雄安新區應該集中開發岩溶層熱水,儘量減少甚至禁止進行其它類型的熱水開採。地熱開發需要政府進行嚴格統一管理,不能散戶開發。


實習生:陳萌 張禕璠 崔旭

編輯:樊為肖(實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