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畢節日報 |楊英 、 李龍舉)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納雍幹河溝景區

納雍縣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境內分佈有大量的暗河、伏流、溶洞及峽谷。在納雍縣龍場鎮龍場社區,署仲河越境而過,留下了許多天然的伏流與溶洞風光,河與洞相連,形成了一道道不同的天然美景。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元河麻窩溶洞內景觀

以水箐龍井群為源頭的署仲河一路向東,流經幹河溝村,穿越幹河溝溶洞,流入馬槽河,穿越一座小山後流入湃淶河(張口洞遺址),湃淶河再次穿越元河麻窩溶洞,流入耗子河,最後匯入烏江。署仲河的流淌不息,造就了龍場鎮境內暗河、伏流、溶洞、峽谷為一體的獨特自然景觀,猶如一位藏在深閨無人識的“大家閨秀”,坐等意中人為其揭開神祕面紗。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詩鄉納雍一景

在多重暗河、伏流、溶洞、峽谷間,馬槽河和湃淶河都曾在歷史中寫下過濃墨一筆。馬槽河是龍場伏河、峽谷中的一段,得名於吳三桂飲馬——康熙三年三月,平西王吳三桂統籌十萬大軍會剿水西。水西第83世苴穆安坤率水西軍民力阻清軍,最終因寡不敵眾而告敗。吳三桂大軍途經龍場鎮在此飲馬,此河更名馬槽河。而湃淶河旁邊的張口洞遺址,是被證實的有古人類活動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考古工作者在此發掘了大量的礫石打製石器與陶片,初步推測該遺址形成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在貴州,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並不多見,遺址的發現對於貴州考古意義非常重大。張口洞遺址讓我們可窺視到古人生活情形,為貴州考古提供更好更有力的平臺。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納雍龍場烈士墓

以“張口洞新石器時代遺址”為中心,其上游的幹河溝溶洞段,洞外群峰延綿,鋪綠疊翠,洞內鐘乳石造型移步換景,或像老人,或像小孩,或像葡萄,或像荷花,或像耕牛,或像駿馬,形狀各異,變化萬千;其下游的元河麻窩溶洞段是兩年前龍場社區村民陳畢立在犁地時偶然發現的。其內石筍、石柱、石瀑、石幔、石花應有盡有,或像珊瑚,或像仙人球,或像神仙聚會……洞內除入口處稍窄外,越往裡越高大寬敞,盡頭敞開著一個大大的天門,底下便是緩緩流淌的耗子河,洞內栩栩如生的奇觀與與耗子河陡峭幽深的峽谷景觀渾然一體,遙相呼應。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龍場社區支部書記陳加懷

據元河麻窩溶洞的發現者陳畢立介紹,兩年前的一天,他在元河麻窩附近犁地,牛忽然就停下來了,無論怎麼吆喝牛都不肯向前。隨後他發現牛的前方陷下去一個洞口,藉助鋤頭挖開便發現了一個洞穴。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龍場鎮老房子

為探究竟,陳畢立喊上鄰居一同鑽進洞內,發現裡面的石鐘乳造型千奇百怪,巧奪天工。因緊挨著元河麻窩,便將其稱為元河麻窩溶洞,陳畢立也隨即將發現溶洞的事向居委會報告。
詩鄉納雍龍場鎮發現像織金洞的祕密溶洞,一般遊客不敢進去

高速路上的龍場收費站

龍場社區支部書記陳家懷說:“兩年前,陳畢立發現溶洞後,我們又進去探訪,發現裡面的石鐘乳非常漂亮,因限於條件暫時開發不了,就將洞口封閉起來,避免人為破壞,便於以後開發。”隨著杭瑞、廈蓉兩條高速公路的開通,龍場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打造集暗河、伏流、溶洞、峽谷為一體的旅遊景觀帶正逐漸由文字轉變為現實,這位“待字閨中”的閨秀,也即將揭去她的面紗,被世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