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青春的年少輕狂,與青澀的回憶逐漸在上班打卡下班睡覺或是早出晚歸的忙碌生活給一層一層覆蓋時,我們似乎已經失去還擊能力,只能選擇妥協,讓時間的洪流恣意的剝奪我們那塊最原始又最可愛的樣貌,變成一個符合時代需求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生。

《那些年》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我們塵封已久的回憶與那層厚重的面具卸下,讓我們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品味過去那份真實又單純的自我。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青春的年少輕狂,與青澀的回憶逐漸在上班打卡下班睡覺或是早出晚歸的忙碌生活給一層一層覆蓋時,我們似乎已經失去還擊能力,只能選擇妥協,讓時間的洪流恣意的剝奪我們那塊最原始又最可愛的樣貌,變成一個符合時代需求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生。

《那些年》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我們塵封已久的回憶與那層厚重的面具卸下,讓我們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品味過去那份真實又單純的自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與李小華

其實九把刀在原著裡面有一處很淺的隱喻——小說裡有個電影中沒出現的女生叫李小華。

在沈佳儀幫柯景騰補習數學之後,升上國三。大家的座位又重新編排了一次,坐在他附近的是李小華。李小華連番主動問他功課,放學後一起散步。日積月累,柯景騰慢慢喜歡了李小華。

年少無知的時候,對愛情總是手足無措。

有次下大雨,他們一起打著傘回家。柯景騰把傘靠往李小華身邊,自己卻淋溼了。李小華問他,怎麼不牽她的手?他腦中混亂起來,脫口而出:“因為,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我。

走著走著,兩人的對話失焦到沈佳儀身上。

於是九把刀說:“我已錯過向李小華表白的最佳時機,更沒有順勢牽住李小華的小手。”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青春的年少輕狂,與青澀的回憶逐漸在上班打卡下班睡覺或是早出晚歸的忙碌生活給一層一層覆蓋時,我們似乎已經失去還擊能力,只能選擇妥協,讓時間的洪流恣意的剝奪我們那塊最原始又最可愛的樣貌,變成一個符合時代需求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生。

《那些年》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我們塵封已久的回憶與那層厚重的面具卸下,讓我們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品味過去那份真實又單純的自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與李小華

其實九把刀在原著裡面有一處很淺的隱喻——小說裡有個電影中沒出現的女生叫李小華。

在沈佳儀幫柯景騰補習數學之後,升上國三。大家的座位又重新編排了一次,坐在他附近的是李小華。李小華連番主動問他功課,放學後一起散步。日積月累,柯景騰慢慢喜歡了李小華。

年少無知的時候,對愛情總是手足無措。

有次下大雨,他們一起打著傘回家。柯景騰把傘靠往李小華身邊,自己卻淋溼了。李小華問他,怎麼不牽她的手?他腦中混亂起來,脫口而出:“因為,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我。

走著走著,兩人的對話失焦到沈佳儀身上。

於是九把刀說:“我已錯過向李小華表白的最佳時機,更沒有順勢牽住李小華的小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寫這段其實更可能是襯托柯景騰和沈佳儀。

其實柯景騰那時喜歡沈佳儀,自已也沒發覺。的確他和李小華也沒開始過。但他害怕告白失敗。卻在之後又再見到,最後幾番周折。

李小華是個有趣的角色。最動人的愛情總在曖昧不明時,這是九把刀的寫作精髓。

有朋友問柯景騰怎麼可以中間又去喜歡李小華?他沒多解釋什麼,只簡單說喜歡就是有這種感覺。沒別的,也不覺得同時喜歡兩個人有什麼問題,好像又有點矛盾。

“就算柯景騰和李小華在一起,以柯騰那麼幼稚的個性我想沒多久也會分手吧。”

所以我說小說《那些年》更像是九把刀的青春自傳,在那個愛過徘徊過卻又不敢告白的女生身上,他傾注了全部,最後曲終人散...

所以他在電影中刪除了這段。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青春的年少輕狂,與青澀的回憶逐漸在上班打卡下班睡覺或是早出晚歸的忙碌生活給一層一層覆蓋時,我們似乎已經失去還擊能力,只能選擇妥協,讓時間的洪流恣意的剝奪我們那塊最原始又最可愛的樣貌,變成一個符合時代需求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生。

《那些年》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我們塵封已久的回憶與那層厚重的面具卸下,讓我們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品味過去那份真實又單純的自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與李小華

其實九把刀在原著裡面有一處很淺的隱喻——小說裡有個電影中沒出現的女生叫李小華。

在沈佳儀幫柯景騰補習數學之後,升上國三。大家的座位又重新編排了一次,坐在他附近的是李小華。李小華連番主動問他功課,放學後一起散步。日積月累,柯景騰慢慢喜歡了李小華。

年少無知的時候,對愛情總是手足無措。

有次下大雨,他們一起打著傘回家。柯景騰把傘靠往李小華身邊,自己卻淋溼了。李小華問他,怎麼不牽她的手?他腦中混亂起來,脫口而出:“因為,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我。

走著走著,兩人的對話失焦到沈佳儀身上。

於是九把刀說:“我已錯過向李小華表白的最佳時機,更沒有順勢牽住李小華的小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寫這段其實更可能是襯托柯景騰和沈佳儀。

其實柯景騰那時喜歡沈佳儀,自已也沒發覺。的確他和李小華也沒開始過。但他害怕告白失敗。卻在之後又再見到,最後幾番周折。

李小華是個有趣的角色。最動人的愛情總在曖昧不明時,這是九把刀的寫作精髓。

有朋友問柯景騰怎麼可以中間又去喜歡李小華?他沒多解釋什麼,只簡單說喜歡就是有這種感覺。沒別的,也不覺得同時喜歡兩個人有什麼問題,好像又有點矛盾。

“就算柯景騰和李小華在一起,以柯騰那麼幼稚的個性我想沒多久也會分手吧。”

所以我說小說《那些年》更像是九把刀的青春自傳,在那個愛過徘徊過卻又不敢告白的女生身上,他傾注了全部,最後曲終人散...

所以他在電影中刪除了這段。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很喜歡原著裡講的一句話:

“你才十五歲,跟她交往後很可能不會結婚就先分手了,那為什麼還想要在一起?”

“你明知道你這輩子終究會死,你為什麼現在不先去死一死。”

雖是氣話,但卻無庸置疑的理直氣壯。

要是生命總能事先預料,那豈不是太平淡無趣。我們就是在這平淡無奇的人生裡尋找感動、體驗感動、製造感動。沒有遺憾,是能把遺憾變得不那麼遺憾的良方妙藥。

九把刀常說:“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包括愛情。

她永遠是兵家必爭,也是最難悟透的戰鬥。不像考卷,所有複雜困難的問題,都能的到一個解答。真實人生裡,有些事永遠也沒有答案。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青春的年少輕狂,與青澀的回憶逐漸在上班打卡下班睡覺或是早出晚歸的忙碌生活給一層一層覆蓋時,我們似乎已經失去還擊能力,只能選擇妥協,讓時間的洪流恣意的剝奪我們那塊最原始又最可愛的樣貌,變成一個符合時代需求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生。

《那些年》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我們塵封已久的回憶與那層厚重的面具卸下,讓我們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品味過去那份真實又單純的自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與李小華

其實九把刀在原著裡面有一處很淺的隱喻——小說裡有個電影中沒出現的女生叫李小華。

在沈佳儀幫柯景騰補習數學之後,升上國三。大家的座位又重新編排了一次,坐在他附近的是李小華。李小華連番主動問他功課,放學後一起散步。日積月累,柯景騰慢慢喜歡了李小華。

年少無知的時候,對愛情總是手足無措。

有次下大雨,他們一起打著傘回家。柯景騰把傘靠往李小華身邊,自己卻淋溼了。李小華問他,怎麼不牽她的手?他腦中混亂起來,脫口而出:“因為,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我。

走著走著,兩人的對話失焦到沈佳儀身上。

於是九把刀說:“我已錯過向李小華表白的最佳時機,更沒有順勢牽住李小華的小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寫這段其實更可能是襯托柯景騰和沈佳儀。

其實柯景騰那時喜歡沈佳儀,自已也沒發覺。的確他和李小華也沒開始過。但他害怕告白失敗。卻在之後又再見到,最後幾番周折。

李小華是個有趣的角色。最動人的愛情總在曖昧不明時,這是九把刀的寫作精髓。

有朋友問柯景騰怎麼可以中間又去喜歡李小華?他沒多解釋什麼,只簡單說喜歡就是有這種感覺。沒別的,也不覺得同時喜歡兩個人有什麼問題,好像又有點矛盾。

“就算柯景騰和李小華在一起,以柯騰那麼幼稚的個性我想沒多久也會分手吧。”

所以我說小說《那些年》更像是九把刀的青春自傳,在那個愛過徘徊過卻又不敢告白的女生身上,他傾注了全部,最後曲終人散...

所以他在電影中刪除了這段。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很喜歡原著裡講的一句話:

“你才十五歲,跟她交往後很可能不會結婚就先分手了,那為什麼還想要在一起?”

“你明知道你這輩子終究會死,你為什麼現在不先去死一死。”

雖是氣話,但卻無庸置疑的理直氣壯。

要是生命總能事先預料,那豈不是太平淡無趣。我們就是在這平淡無奇的人生裡尋找感動、體驗感動、製造感動。沒有遺憾,是能把遺憾變得不那麼遺憾的良方妙藥。

九把刀常說:“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包括愛情。

她永遠是兵家必爭,也是最難悟透的戰鬥。不像考卷,所有複雜困難的問題,都能的到一個解答。真實人生裡,有些事永遠也沒有答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也許九把刀到了年過四十或五十時,對這段得不到的情感又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雖然曾經滄海難為水,但隨著歲月流逝,一切終將煙消雲散,無法挽回的人也許變成可以挽回,生命中另外一個人也未必無法取代這個無法挽回的人。

不過,這份人生中曾有的深刻悸動,仍會永遠佔據記憶的一角。

也許,當有一天,我們可以了無遺憾的面對心中的沈佳宜時,我們也就真正地瀟灑和成熟了。

"

回顧那一段熱鬧無比的青春歲月,熱血,也挺白痴,但也感性、絕無冷場。

很多人的青春歲月,的確是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開始的。

首先,要感謝九把刀,帶給我們這麼棒的青春回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原著看青春氣息

九把刀的作品,從初中時代就是陪伴我度過煩悶生活的最佳良伴。

有些人看電影之前不愛先看原著。當然看完原著總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看電影的角度,這是一定的。不過我必須說,關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鼓勵你先去看原著小說,因為它們根本是互不影響。甚至我要套一句九把刀自己說的:“電影比原著更好看。”

(以下簡稱《那些年》)

至於好看在哪裡?我覺得是電影裡我根本看不到九把刀的愛情影子。就只是我們這年輕一代,那些年,每個人曾有過的只屬於自己青春歲月片段的集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的製造成份是熱血、麻吉、青春加初戀,風格則是十足的九把刀流,白爛無厘頭到極點,而且很多地方都充滿卡漫風格。

除此之外,我在此片上了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國產青春片缺少的誠意。

如果《藍色大門》、《九降風》拍出了青春的靈巧;那麼九把刀就把《那些年》拍出了青春的熱血和遺憾。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某種程度上,第一部電影就像第一次戀愛一樣,都會永遠在心中佔著一席之地,特別地珍貴與難得。不管後來風格或手法如何改變,處女作確實定義了一個創作者最初也最單純的自己。就如同村上春樹的《聽風的歌》,和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一樣。那是往後一切的起點。

你的學生歲月誰幫你留下記憶?除了一群狐朋狗友,本就應該還有電影才對。

為了一個女生用功唸書,為了一個自由格鬥,為了一個女生寫一本書,為了一個女生拍電影...一個女生,能在一個男人的生命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知該說是女生的幸福還是男生的幸運,或許,對雙方都是幸福與幸運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臺灣校園電影習慣黯淡地沉潛、不喜歡雀躍地飛翔,為啥?大概是導演們的理想更高、或者是徹底地不被金錢誘惑吧。

在拍攝校園生活最氾濫的那幾年,誰要去描繪宿舍中集體戴著CS遊戲鋼盔和打手槍的那一段?所以剛好有個人生不停的戰鬥的九把刀出現了。

就像原著小說裡面中寫到: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一百個人面前極盡丟臉之能事,還兼洋洋得意——只要其中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在籃下被蓋一百次火鍋,還覺得打籃球是件有趣的事——只要附近沒有他喜歡的女孩;

青春期的男生可以因為成績差勁、上課搗亂、跟牆壁說話,變成某種反其道而行的英雄——只要他不需要坐在喜歡的女孩的前面。”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因為那就是青春。一生只有一次、再也不可逆的光輝歲月。

那是個動不動就說要拯救世界,成天做著英雄夢的時光。

與同學們一起咒罵老師與教官,一起翻牆和翹課,一起騎腳踏車放學迎著風大喊萬歲,一起在榕樹下吃冰替路過的女生打分數定等級,一起編織著長大後的夢想卻不知道長大後卻好想回去的年代......

原著小說裡說這段愛情是一輩子的羈絆,但我覺得這些青春回憶更像是養分,滋養著一個無敵熱血、自信到爆炸、永保赤子之心的人的重要材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或許比九把刀的還精彩也說不定。不管怎樣,那都是屬於每個人的珍貴記憶,雖然我們無法將其拍成一部電影,但回憶膠捲卻可以在心裡無數遍上映。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愛上它的真誠

在柯景騰所有看似無厘頭又幼稚的行為,原來是為了不忘記心裡的那個初衷、不忘記青春年少曾有的感動、不忘記那群在學校一起笑過哭過的朋友們、也不忘記那個曾經深深愛過的女孩。

我喜歡《那些年》,因為我愛上它的真誠,喜歡它永不止息的追逐,雖然長時間熱血地活著很累、很辛苦,可是回憶也會相對地酸甜苦辣各式滋味更加深刻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作家吳祥輝在《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提到,大家總愛問小說故事是不是他本人的真實故事,他回答得很妙:

“我只是透過自己的故事,書寫同個時代年輕人的共同苦悶,情感和心事。”

所以這是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共同記憶的描寫。《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共同記憶的故事。小說版的《那些年》是九把刀自己的青春記憶,電影《那些年》則是大家的共同記憶。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是九把刀最暢銷也最廣為人知的一本小說,裡頭可以看見一個幼稚且永遠長不大的男孩,為了愛情而自我感覺良好地、發光地奮鬥著。

大抵上,電影也同時地保留了這樣的故事宗旨,但徹底的剃除掉現實人生的雜質,純化而為一部不是屬於九把刀的、而是屬於這世代的年輕人們所擁有過的一部青春夢想電影

不是因為柯鎮東比真正的柯景騰帥過頭,而是因為電影裡面沒有王小華和毛毛狗、而小說裡面也沒有胡家瑋,這些個真實人物各自存在在電影以外的另一個平行時空吧?說到底,電影本身,就是我們芸芸眾生所冀望的自己青春記憶的另一個美好時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那些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完整獨立具有自己生命的個體了,不是當初真實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成長回憶,不是小說的柯景騰與沈佳宜的故事版本,而是結合更多人的熱血蔘與、融入更多觀眾的青春淚水的美好世界。

一部被無數人喜歡的電影,它其實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無數部電影。

我不曉得會有多少人喜歡《那些年》,至少我深受感動。

一部電影有人覺得刻骨銘心,就會有人不以為然,這很正常。

村上春樹曾說過:“一本小說或一間店,與其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說還不錯啦、還可以,還不如十個裡有一兩個是真心喜愛的。”

而事實上本來也沒有無懈可擊的電影吧,缺點總是有的,但那就像聽歌一樣,聽到最後其實已經不是在聽歌了,而是在聽歌裡的感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九把刀說拍這部電影就像在對自己的青春時代作心理治療一樣。

所以,幼稚的,精彩了;而後悔的,結束了。

事實上人生不能重來,但是面對自己最重要的一段歲月,關於青春、友情、愛情...誰都有權利夢到當初的自己瀟灑走一回。

但是,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吳祥輝說《拒絕聯考的小子》不是他自己的故事,那只是大家的故事,但我還是會覺得那是吳祥輝的故事;而九把刀說《那些年》是他自己的故事,但我看《那些年》電影卻強烈地感覺到,那不是他的故事,而是青春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擁有一個非常強悍、非常感人的《那些年》電影版本結局,這個電影版本的故事是我對青春的最佳詮釋。”— 九把刀。

而它也的確是一個好結局。

是幾乎所有曾留下愛的遺憾的人,都想要這麼大幹一場的戲碼。因為九把刀對於過往歲月的那份愛與執著,所以很多細節的增加與劇情概念的堅持實踐,一部青春洋溢的歡樂感人電影,於是誕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從票房和口碑看電影發展

“我曾經一度真的接近我的承諾,但我還是失信了。我不會說漂亮的場面話,所以為了避免我鬼扯,於是我真的沒看電影最後的上映版,就只為了誠實回答一句我不知道。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電影最後的模樣,我沒有顏面宣傳電影,雖然聽到你們稱讚戲院版本的那些年還是很感人,我還是很高興,但我知道我不配。”

九把刀在上映時這樣說。

2011年8月19日,《那些年》在臺灣上映。伴隨著電影的賣座成績,以長達5個月整的電影檔期、而創下臺灣電影院上映時間最久的記錄。

之後,電影在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陸續播出,均取得好口碑。

甚至還一度打破香港華語片的歷史票房紀錄,可說是世界電影中投資報酬率最高的電影之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以《那些年》的成績來看,實在很難想像這是一部集合眾多電影新人導演所拍攝的電影,不管是運鏡或是整體節奏感都無可挑剔。

雖然和時下偶像劇的題材相近,講的都是有關愛情的故事,但《那些年》的意境實在高出不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好萊塢報導》記者Maggie Lee描述電影《那些年》為“打鬧、懷舊的成年甜點”。她稱讚這部電影“《那些年》從不斷自嘲的男孩角度,注入新鮮、酸甜的特點至風格中”。

同時她表示這部電影不同於過去亞洲的青少年電影過於“甜膩”,她提到:“年輕的演員儘管只有有限的表達能力,但已經能夠自覺地呈現出不在乎的態度。”

《綜藝》評論人羅素·愛德華稱讚這部電影是“臺灣過去10幾年來,許多同類型之虛構青年故事中最為成熟的一部”。

由此可見,《那些年》所創造的輝煌即使是放到現在,依舊璀璨。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那些年》最奇妙的就是把高中戀情的驚險刺激、激烈競爭與心碎痛苦都以懷舊和幽默手法好好地描繪出來

另外,這份來自青春愛戀的滿滿誠意,也體現在每個小細節。

影片也可以分為兩個基調,一個基調就是胡鬧、搞笑、庸俗的校園學生電影,有年輕人的創意與活力,但難登大雅之堂;另一個基調則是深刻、沉重到令人心痛的情感領悟,其鋪陳技巧及人性觀察之細膩感人的程度,實在不輸大師名作。

就如九把刀自己所說,他在很多鏡頭都埋了一些梗,知道的人就知道,不知道的也不影響劇情。這些笑點有的是90年代的懷舊梗,有的則是最近的熱門梗,既滿足到同時代的後青春期朋友,也照顧到年紀較輕的青少年學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終究無法與之交往的沈佳宜在一起,就像是李安《斷背山》中所說的,每個人心中的那座斷背山。觀眾可以把沈佳宜投射為自己從前的戀人、過往的理想,或是一切已經逝去,再也無法挽回的人、事、物

影片的最後一段是全片最精華的部分,當最後柯景騰撲向沈佳宜的新郎,吻了現實中那永遠再也不可能實現的一吻,腦海中縈繞著這段感情過去的種種、以及終究來不及補償的悔恨,整部影片在觀眾心中引發的遺憾與感傷,在此被推上最高潮,眼淚也隨之潰堤而出。

“人生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啊!”

沈佳宜在青澀年少時不經心的這一句話,成了年過三十的九把刀、以及無數成年觀眾們,歷經人事變化後心中共鳴的迴響。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類型臺灣鄉民文化

周星馳因為迷戀李小龍而進演藝圈,拍了《少林足球》、《功夫》等作品,也不斷地在作品裡向李小龍致敬。九把刀也在他的《那些年》之中,不斷地向他愛的東西致敬。那些,是什麼東西?姑且先稱為“文化”。

當你看見《那些年》電影預告中,所謂向電影《艋舺》致敬的橋段,改編的那兩句話,其實都是向鄉民致敬。

鄉民文化元素,在《那些年》裡,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地散落在整場電影裡面。

視覺化、立體化、具現化,它們不再只是文字與符號、推文與縮排,而是眾人集氣而成為劇本的養分,透過電影表現法給更多人的一種另類體會。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知道當時《那些年》的票房好壞。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這種向鄉民致敬,也為這種文化傳承的商業潛力試水溫的電影,在現在還有沒有發展性?

其實,《雞排英雄》已然隱約透露出答案了,《那些年》的票房,應是再驗證的一部。

若把《那些年》小說當做現實,那麼,電影《那些年》增刪了太多數不清的橋段劇情,比較理想化、也比較夢幻。

常常有好故事被拍成爛電影,是哪裡有問題?我想通常都是導演的問題吧。厲害的導演除了要知道「怎麼拍」之外,還要融入劇情和體會劇情動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英國編劇James Watkins後來跨足做導演,說過編劇與導演是完全兩回事,常常有技術好的導演,忘了自己必須和演員一樣、去思考與沉浸在劇情的氣氛之中。好的導演絕對是能留下編劇最重要的菁華部分、並且充分拍出劇情感覺的人。

而九把刀有執行導演相助、跳過導演技術這一關,身為當事人,用編劇的立場、導演的身份,去捍衛自己堅持的部分,電影青春熱血的靈魂,所以《那些年》很成功。

正如九把刀自己所說:“我當導演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因為我很幸運。不過我沒有辦法靠很幸運拍出一部好電影,所以我會非常的努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在此,要提醒觀影年齡已經是一隻腳跨入LKK時代的觀眾,可能需要先敞開心胸,熟悉並接納九把刀這部影片中層出不窮的髒話,以及關於SEX的片段,克服對這些比較媚俗、耍酷情節的反感,才能真正體會這部影片完美傳達出的那股——人生中失去的、錯過的,將永遠無法追回的遺憾、惆悵、與惘然。

其實對於“有故事”的人看完後心情是會很低落的,它讓觀影者沉浸在一種失落而有所缺憾的情緒中,就像看完《斷背山》一樣。

因為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塊不圓滿的區域,對於生命中過往無法挽回的人事物有種美化、想像與憧憬。這部電影會把我們拉進那塊區域,久久無法出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青春的年少輕狂,與青澀的回憶逐漸在上班打卡下班睡覺或是早出晚歸的忙碌生活給一層一層覆蓋時,我們似乎已經失去還擊能力,只能選擇妥協,讓時間的洪流恣意的剝奪我們那塊最原始又最可愛的樣貌,變成一個符合時代需求與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生。

《那些年》成功的地方就是將我們塵封已久的回憶與那層厚重的面具卸下,讓我們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去品味過去那份真實又單純的自我。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柯景騰與李小華

其實九把刀在原著裡面有一處很淺的隱喻——小說裡有個電影中沒出現的女生叫李小華。

在沈佳儀幫柯景騰補習數學之後,升上國三。大家的座位又重新編排了一次,坐在他附近的是李小華。李小華連番主動問他功課,放學後一起散步。日積月累,柯景騰慢慢喜歡了李小華。

年少無知的時候,對愛情總是手足無措。

有次下大雨,他們一起打著傘回家。柯景騰把傘靠往李小華身邊,自己卻淋溼了。李小華問他,怎麼不牽她的手?他腦中混亂起來,脫口而出:“因為,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我。

走著走著,兩人的對話失焦到沈佳儀身上。

於是九把刀說:“我已錯過向李小華表白的最佳時機,更沒有順勢牽住李小華的小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寫這段其實更可能是襯托柯景騰和沈佳儀。

其實柯景騰那時喜歡沈佳儀,自已也沒發覺。的確他和李小華也沒開始過。但他害怕告白失敗。卻在之後又再見到,最後幾番周折。

李小華是個有趣的角色。最動人的愛情總在曖昧不明時,這是九把刀的寫作精髓。

有朋友問柯景騰怎麼可以中間又去喜歡李小華?他沒多解釋什麼,只簡單說喜歡就是有這種感覺。沒別的,也不覺得同時喜歡兩個人有什麼問題,好像又有點矛盾。

“就算柯景騰和李小華在一起,以柯騰那麼幼稚的個性我想沒多久也會分手吧。”

所以我說小說《那些年》更像是九把刀的青春自傳,在那個愛過徘徊過卻又不敢告白的女生身上,他傾注了全部,最後曲終人散...

所以他在電影中刪除了這段。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我很喜歡原著裡講的一句話:

“你才十五歲,跟她交往後很可能不會結婚就先分手了,那為什麼還想要在一起?”

“你明知道你這輩子終究會死,你為什麼現在不先去死一死。”

雖是氣話,但卻無庸置疑的理直氣壯。

要是生命總能事先預料,那豈不是太平淡無趣。我們就是在這平淡無奇的人生裡尋找感動、體驗感動、製造感動。沒有遺憾,是能把遺憾變得不那麼遺憾的良方妙藥。

九把刀常說:“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

包括愛情。

她永遠是兵家必爭,也是最難悟透的戰鬥。不像考卷,所有複雜困難的問題,都能的到一個解答。真實人生裡,有些事永遠也沒有答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其實,也許九把刀到了年過四十或五十時,對這段得不到的情感又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雖然曾經滄海難為水,但隨著歲月流逝,一切終將煙消雲散,無法挽回的人也許變成可以挽回,生命中另外一個人也未必無法取代這個無法挽回的人。

不過,這份人生中曾有的深刻悸動,仍會永遠佔據記憶的一角。

也許,當有一天,我們可以了無遺憾的面對心中的沈佳宜時,我們也就真正地瀟灑和成熟了。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電影水準?

當我們青春不再,熱血尚存,在我們的愛情發光之前,

請讓《那些年》陪我繼續戰鬥下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