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趙鼎畫像

公元1226年,宋理宗也想學學唐太宗,遴選二十四位功臣,把名單交給畫師,命畫師畫像,然後把畫像放在昭勳閣裡,史稱“昭勳閣二十四功臣”。

宋理宗所選的功臣,只有曹彬、潘美、曹瑋、李繼隆、韓世忠五位是職業軍人,也就是武將,其他十九位都是文臣,其中包括趙鼎。

在這個名單中,趙鼎的排位雖然並不靠前,僅排第十八位,但卻被稱為“南宋中興賢相之首”。

《宋史·卷三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九》:論中興賢相,以鼎為稱首雲。

這位“中興賢相之首”,卻是個“好人未必有好報”的負能量例子,最後的結局是絕食而死。

01

趙鼎,山西聞喜人,年僅四歲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樊氏撫養成人。

樊氏出生於大戶人家,是少有的才女。

雖然失去丈夫後生活艱難,但作為兒子的老師卻綽綽有餘,加上兒子天資聰穎,幾乎不用吹灰之力,便把兒子培養成為了“博通經史百家之書”的大才子。

宋徽宗崇寧五年,二十一歲的趙鼎高中進士,從此走上仕途,擔任洛陽縣令沒多久,由於工作出色,很快升為開封府士曹。

靖康年間,金軍大舉南下,攻佔太原,包圍京城開封,貪生怕死的宋徽宗怕當亡國之君,禪位於十六歲的太子趙恆,是為宋欽宗。

老子是軟蛋,兒子也沒好不到哪裡去。

宋欽宗一上臺就打算屈服,希望與金人議和,金人說這個可以有,但條件是你們賠款、割地,並特別提出“必須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大重鎮”。

宋欽宗召開會議討論的時候,只有趙鼎敢說硬話:“祖宗之地不可以與人,有什麼好議的!”

可惜,他雖然參加了會議,膽識在偌大的朝廷上,只是個芝麻大的官,人微言輕,誰也不尿他。

沒被人趕出去,就算不錯了。

不久“靖康之變”爆發,開封失守。

宋徽宗父子等人做了俘虜,被押著北上。

金人打算立張邦昌為帝,命趙鼎擬寫議狀。

堅決不做貳臣、死也不當漢奸的趙鼎,與祕書省校書郎胡寅等人,逃進太學躲了起來。

靖康二年,宋高宗趙構在應天(今河南商丘)繼位,聞訊趕到應天的趙鼎,被這個南宋第一任皇帝任命為戶部員外郎。

金人聽說南邊又有了皇帝,又興兵來打。

世上的路千萬條,位子未穩的趙構,卻只有逃命這一條。

從應天到鎮江,從鎮江到揚州,從揚州到杭州,從杭州到建康,一路上如若驚弓之鳥,狼狽不堪。

02

之前俘虜了大宋兩個皇帝的金人,對這一個也是志在必得。

趙構逃向哪裡,他們就追向哪裡,還來了個“搜山檢海”,史稱“搜山檢海捉趙構”,那架勢,不亞於朱棣找朱允炆。

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搜山檢海捉趙構

像狗攆兔子一樣,趙構實在受不了了,這樣被攆得到處跑的日子。

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他也會被抓住,步老爹和哥哥的後塵,那他們趙家,可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本來也是)!

趙構把大臣們叫到一起,各位愛卿,你們倒是想個辦法,別隻會跟著逃命啊!

這些跟著逃命的大臣,當然不都是豬頭,誰都明白,老大被俘的囧事不能再發生了。

卻只有趙鼎拿出了辦法,上了一份名叫《陳防秋利害》的奏摺。

在奏摺中,趙鼎寫道:“宜以六宮所止為行宮,車駕所止為行在,擇精兵以備儀衛,其餘兵將分佈江、淮,使敵莫測巡幸之定所。”

——如今皇上您之所以被金兵尾追,怎麼也擺脫不掉,那是因為您到哪裡他們都知道,如果他們不知道您的蹤跡,那他們也就沒辦法了,總不能瞎追吧?

而要做到這點,趙鼎的辦法是搞兩個“宮”:一個行宮一個行在,六宮駐足之地為行宮;陛下車駕駐足之地為行在。

再挑選精兵護衛留在身邊,其他兵將散佈於江、淮之地。

理論上來說,這辦法不錯,但還得看效果。

一試之下,金兵果然被搞蒙了,不知宋朝皇帝住在何處,也不知該追哪一路。

之前疲於奔命的宋高宗,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之後不久,趙鼎被提拔為右司諫,又因提了一個合理化建議,遷殿中侍御史。

03

一個小計策讓趙構擺脫了可能被俘的命運,當然不足以冠以“中興賢相之首”的美名。

因為那時候,趙鼎也尚未拜相,離相位還差的遠著呢。

但是,作為小小言官,趙鼎接下來的貢獻,可以說比任何人都大。

早在升殿中侍御史之前,他提出的四十件政事,三十六件都得到採納,以至於宋高宗當著大臣們的面說:“肅宗興靈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無愧昔人矣。”

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趙構劇照

趙構把趙鼎比作唐肅宗的李勉,這個評價,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李勉是何方神聖?

簡單點說,他是“安史之亂”後唐肅宗逃到靈武(他爹唐玄宗逃到四川),迷茫之際的指路明燈,是輔佐唐肅宗光復社稷的股肱之臣。

趙鼎也是我的股肱之臣,宋高宗就是這個意思。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正當趙構無比倚重之際,小人就出現了。

這個小人,就是宰相呂頤浩。

韓世忠在黃天蕩趕跑金兵之後,一些大臣頭腦發熱。

宰相呂頤浩尤甚,在他看來金軍也不過如此。

認為應該一鼓作氣,把金軍一舉搞定,建議趙構御駕親征。

輕敵冒進!

金兵若是這般完犢子,之前至於連吃敗仗?

呂頤浩的建議,當即遭到趙鼎反對:“如今形勢尚未明朗,千萬不能讓陛下冒險!”

趙鼎這次反對,等於又“救”了趙構一次。

御駕親征,無異於送羊入虎口。

04

趙鼎知道,得罪了呂頤浩,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這是一位手握人事任免大權的資深宰相。

果然,呂頤浩一生氣,就讓他去當了翰林學士。

這不是升了嗎?是好事啊。

升是升了,卻無實權,無話語權,只能在一邊乘涼。

任命下來後,趙鼎來了個拒不上任。

呂頤浩:既然你不願當翰林學士,那就去當吏部尚書吧,這個官兒不小,還有實權,官員都等著排隊巴結你哦。

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呂頤浩畫像

對於呂頤浩的改任,趙鼎依然拒不上任。

他對趙構說:“陛下都能從諫如流,宰相卻做不到,陛下重視言官,宰相卻屢屢壓制。”

然後他就稱病回家了,“堅臥不出”,還上書數落呂頤浩的過失。

最後,趙構免了呂頤浩的宰相職務,提拔趙鼎為御史中丞,隨後又升他為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事。

趙構還對他說:“我每每聽說前朝忠諫之臣,他們的事蹟是那樣感人,恨不得認識他們,如今在你身上,看到了他們的影子。”

05

與趙鼎不斷升官形成反差的是,軍隊總是在打敗仗,還把軍事重鎮襄陽搞丟了,而拿下襄陽的,竟然是偽齊軍隊!

何況襄陽處於國都的上游,敵人若來個順水而下,趙構弄不好又得逃亡!

紹興四年,趙鼎剛被提拔為參知政事(副宰相)。

此時,岳飛上書朝廷:“襄陽六郡,地為險要,恢復中原,此為基本”。

岳飛想收復襄陽六郡。

宋高宗轉頭問趙鼎:“派岳飛去收復襄陽,你看他行不? ”

趙鼎說:“岳飛是不二人選。”

然而,趙鼎看好岳飛,有人卻不以為然,比如籤書樞密院的徐俯。

最後事實證明,趙鼎沒看錯人,經四個多月的激戰,岳家軍大敗偽齊三十萬大軍,一舉收復了襄陽六郡。

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岳飛收復襄陽六郡形勢圖

收復襄陽六郡,不但為今後反攻中原創造了條件,也成為“岳家軍”名震天下最重要的一戰。

雖然操刀手是岳飛,但如果沒有趙鼎,趙構也不敢讓岳飛去幹。

之後,趙構對趙鼎更加倚重,任他為知樞密院、川陝宣撫使。

趙鼎卻說他不是那塊料,辭謝。

趙構以為他嫌官小,給他做思想工作:“四川擁有全國一半的地盤(可見當時南宋的地盤縮小到了什麼程度),不但全部交給你,還給你升降官吏的全權,朝廷不予干涉,難道你還不滿意?”

趙鼎當然不是嫌官兒小,而是四川有一個牛人吳玠(時任四川宣撫使)。

他擔心與其尿不到一個壺裡,直到趙構答應吳玠歸他節制,他才同意到四川去。

趙構改任他為都督川、陝諸軍事。

然而,趙鼎的條疏,卻遭到宰相兼知樞密院朱勝非的阻抑,因為之前由於意見不合,趙鼎得罪過他。

趙鼎也不含糊,直接上書“叫苦”:“臣還沒走,就有人扣壓臣的條疏,不讓陛下知道,這要是去到萬里之外,不知會怎樣。”

實際上,很多大臣都認為朝廷缺他不可,甚至還有人上書留他。

恰逢邊境吃緊,邊報紛至,趙構還需向他請教用兵大計,所以趙鼎辭行時,趙構不讓他走了。

並表示任他為相。

紹興四年,趙構任命趙鼎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相當於宰相)。

06

儘管因性情耿直罪過不少人,但目前為止,趙鼎的人生道路,還算平順。

趙構對他的信任和倚重,依然如故,直到秦檜橫空出世。

秦檜是建炎元年被金人俘虜的,那時候他的職位,是御史中丞。

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秦檜劇照

被俘後,秦檜屈服於威逼利誘,見風轉舵,幫金人做了不少事情。

金人對他“非常賞識”,賜他錢萬貫、絹萬匹。

誰也沒有想到,成為金人走狗的秦檜,四年後突然攜家而還。

尤其令人困惑的是,秦檜回來後,趙構根本不調查他在金國做了什麼。

馬上任他為相,只是因為朝臣議論四起,才不得已罷了他的相位,但後來又獲起用,被趙構再度拉入核心決策層。

紹興八年三月,趙構任命秦檜為尚書右僕射兼同平章事,與趙鼎並相。

再度拜相後,秦檜便開始主張接受金人議和。

而投降,恰恰是趙鼎最深惡痛絕的。

雪上加霜的是,趙構之前一直堅持抗金,此時卻站在了秦檜一邊。

相信了秦檜描繪的“美好前景”——答應了金人的條件,滿足了金人的胃口,就可以偏安一隅,高枕無憂!

堅持抗金的趙鼎,自然與秦檜水火不容,被排擠在所難免。

《宋史·卷三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九》記載:趙鼎被罷相,是秦檜構陷的結果。讓人指責趙鼎曾接受張邦昌的偽命(實際上趙鼎拒絕了,逃到太學躲了起來),趙鼎被貶到泉州任知州,秦檜又讓人指控趙鼎貪汙都督府十五萬緡錢,把趙鼎貶到興化軍。

秦檜仍不罷休,趙鼎接連被趕到漳州,潮州,擔任清遠軍節度副使。

潮州五年,趙鼎閉門謝客,不談時事,若有人提起,他也只是一個勁兒地說:“都是我的錯,我的錯。”

即使這樣,秦檜依然沒有放過他。

秦檜黨羽詹大方,誣衊趙鼎受賄,並且命潮州郡守把趙鼎編在移民中,趕到吉陽軍。

在吉陽軍三年裡,趙鼎的日子異常難過,門下故吏都不敢與他來往,甚至問候的信都不敢寫。

生活也異常艱苦,若不是廣西經略使張宗元不怕牽連,時常送些吃的,餓死的可能性都有。

趙鼎明白,秦檜非置他於死地不可,便派人對兒子趙汾說:“既然秦檜非要我死不可,那我就滿足他的願望罷,只有我死了,你們才安全,不然,全家都得遭殃。”

紹興十七年八月二十日,趙鼎絕食而死,終年六十三歲。

《寒食》——趙鼎寂寂柴門村落裡,也教插柳記年華。禁菸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

這是他被貶潮州第5年所寫名詩,大概意思是:

即使冷冷清清開著幾扇柴門的村落裡,也還是要插幾根楊柳枝條,標誌出每年的節令。寒食的傳統雖然沒有傳到遙遠的廣東,但清明上墳奠祭祖先的禮儀還是和中原一樣。時至今日,漢唐兩代的王陵巨冢,已經沒有人前去祭祀;而山邊溪間的小路上仍生長著許多梨花。世代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不如喝上他一杯醉臥在青苔上,莫管關城門的號角聲是否響起來。

誰又想得到,秦檜後有萬世罵名,趙鼎被海南奉為十賢之一。

南宋開國賢相,一生開掛勵志,晚年卻靠絕食自殺,以保全家

趙鼎塑像

人生,唯一不變的是無常!

無常就無常吧,心越大,越開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