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專訪:不挑戰“底線”中美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

(國際觀察)學者專訪:不挑戰“底線” 中美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電 題:學者專訪:不挑戰“底線” 中美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

中新社記者 吳旭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關係不應挑戰各自“底線”,在涉及國內政治、經濟問題上要有對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中美元首6月底在日本大阪會晤並達成重要共識,向國際社會和全球市場發出積極和正面信號。當前,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理應成為雙方尋求的最大公約數。而近來美方在涉南海和臺灣等一些問題上的錯誤言行,無助於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提及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三週年,並敦促所有國家根據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解決領土和海洋問題。

中國外交部表示,所謂仲裁庭的設立本身就不具合法性,其越權審理並作出的裁決是非法的、無效的,中方不承認、也不接受。而美方用自己還沒有批准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要求其他國家,體現了其雙重標準和霸權邏輯。

“中國對‘南海仲裁案’的態度立場非常明確。”朱鋒說,美國重提“仲裁案”藉此施壓、興風作浪,這是其在南海問題上打擊中國主張的一種手段,中方會堅決予以回擊。

在涉臺問題上美國也有一些動作。美方批准向臺灣出售價值約22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並允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過境”美國。

在中美元首大阪會晤中,中方再次明確闡述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嚴正立場。美方也表示,重視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關切,繼續奉行一箇中國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美方卻“明知故犯”,再推對臺軍售。

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態,美方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損害中國主權和國家安全。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將對參與此次售臺武器的美國企業實施制裁。

朱鋒認為,採取相應對等措施加以應對,是中國提升對中美關係治理能力的一個標誌。“根據法律措施,加強對中美關係處理和相應問題的迴應,是中國正在努力提升新的治理能力的步驟。”

中美元首大阪會晤成果來之不易,是雙方重大和眾多利益交集的需要以及共同努力的結果。雙方經貿團隊目前已重啟經貿磋商,就下一步具體安排保持溝通。

“在中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輿論情緒性因素上升等棘手問題上,讓談判重回軌道,說明高層交往在中美關係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元首外交’發揮著戰略引領作用。”朱鋒指出,接下來中美磋商的核心會是鞏固中美貿易談判的成果,將已經形成的共識協議化、文本化。而貿易協議到底是功能性的還是戰略性的,中美還要進一步磨合各自的看法。

此前,美國一度在關稅問題上大做文章,惡意打壓中方企業。但美方的政策直接造成其自身損失,美國多個產業部門和企業都表達了不滿和憂慮情緒。本月初,百名美國知名學者和前官員發表致特朗普總統和國會議員的聯名公開信,直接指出“與中國為敵會事與願違”。

“對華政策歷來是美國國內最有爭議的話題之一,對華強硬即便成為美國朝野共識,也不等於美國政府的政策在美國社會沒有爭議。”朱鋒指出,公開信反映了美國社會內部對華政策的複雜性、敏感性以及多樣性和爭議性,但多大程度上可以扭轉美國政府的政策,還要拭目以待。“美國國內對中國政策的辯論還在持續進行中,‘脫鉤論’‘與中國為敵論’等極端觀點還不足以成為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新內涵。”

朱鋒認為,當前中美關係是在中美實力對比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美國對中國戰略和處理中國問題心態變化的結果。“隨著中國崛起和改革開放進程的進一步加速,中國自身的改變對引導美國社會對華政策的辯論同樣重要。”(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