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馬池”不是洗刷馬匹之地 專家學者考證認為,與太子洗馬這一官銜有關'

"

行走在南昌老街舊巷,有心人會發現這座擁有2200年曆史的古城,有的街道命名很有意思,其中不少和名人傳說有關。

“洗馬池”——一個有趣的名字,這名字的背後肯定有著一個生動的歷史故事。網上搜索“洗馬池”,北京、南昌、上饒、宜賓、荊州等地都有,是否都是因為洗涮馬匹而得名呢? 關於南昌洗馬池的由來,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仙女洗澡的傳說得名;有人說是灌嬰洗馬的地方;也有學者認為洗馬池跟太子洗馬這個官銜有關……

“浴仙池”之說是不成立的

從眾多洗馬池的由來解釋來看,有一種說法在民間流傳頗廣,那就是“浴仙池”之說,即仙女沐浴的地方。

洗馬池因仙女洗澡而得名的源頭,要追溯到晉代幹寶《搜神記》裡記載“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縣的神話傳說,這個材料在一些南昌的古代地方誌裡把“新喻”(即新餘)兩個字刪掉了,簡化成了豫章的故事,逐漸被人誤解為豫章南昌城的傳說,這個從古代版本目錄學揭示的文獻演變規律可以解釋,故事傳說的演變可以從傅修延先生的文章敘事學中得到解釋。

古往今來,世人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臆想,所以,不管仙女們願不願意,豫章人就迫不及待地把仙女從新餘請來了南昌沐浴,可事實上,即使把“新喻”二字刪除也改變不了《搜神記》裡記載的仙女下凡沐浴之處是在現在的江西省新餘市的事實,著名的新餘仙女湖實際上就是基於這段文獻展開開發建設的。

雖說幹寶的《搜神記》裡記載的是些神話傳說,但是作為東晉的大文學家,幹寶在編寫這些傳說的時候都是以當時實際的郡縣地名為背景的,由此來看,南昌的洗馬池是“浴仙池”之說是不成立的。

灌嬰洗馬以訛傳訛

那麼,洗馬池這個名字究竟是怎麼叫出來的呢?洗馬之說是怎麼盛行的呢?

在南昌,隨便詢問個市民關於洗馬池的來歷,得到的答案,都和洗馬有關。顧名思義,南昌老百姓認為,洗馬的池子叫洗馬池,這很容易理解,好記,叫著很順口。若誰突然給他們糾正一下,來個新鮮的叫法——洗(xian)馬池,不知會是個什麼結果。

洗馬池的傳說,認定此處為漢朝名將灌嬰洗馬的地方者居多。但是對於洗馬池還是洗(xian)馬池的爭議,南昌的文史界對此的分歧一直存在。

南昌社科院特聘研究員張啟予認為,史志所記載的灌嬰在南昌的行跡實屬以訛傳訛,灌嬰是否來過南昌本就備受爭議,缺乏考證,灌嬰在南昌洗馬,更值得質疑。

灌嬰洗馬的傳說之所以被百姓認可並流傳至今,大概是因為古時候的通假字惹的禍。歷史上有個官銜——太子洗馬,其中“洗”字念“先”,不讀“徙”,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官名的讀音,望文生義讀為“洗”,便使很多誤會產生,洗馬池可能也是因此而產生的誤會。所以人們自然會把洗馬池往騎士身上靠,而放眼歷史,最有名的將領非灌嬰莫屬,所以洗馬池的由來便和灌嬰扯上了關係。

洗馬和武將無關,和文人有關

著名學者、江西高校出版社重點圖書辦主任毛靜也很贊成池馬池來自官名“洗馬”的說法,他告訴記者,早在元代,著名的學者劉壎對灌嬰洗馬的事就提出過異議:“洗”馬的不是武將而是文人。

《隱居通議》卷29記載:江西龍興市心有一方池臨街,綠水泓澄,名曰“洗馬池”,不悟其義。近聞一人云,古有姓李者,仕為太子洗馬,居此地,故得名。然洗馬之“洗”,本音“先”,非音“徙”也,豈俗不識字,故傳偽耶?

劉壎是在1311年經過已經改名龍興的南昌時,引述當地居民的說法。由此可見,洗馬池是得名於北宋隱居於此的一名當過“太子洗馬”一職的李姓文人,按劉的說法,此人便是北宋“太子洗馬”李虛舟。

毛靜解釋道:“以前看介紹古代的書,時而會看到‘某某人任洗馬一職’,看得出是個官職,只是名字太容易讓人誤會了,如果沒有上下文,就以為是‘洗刷馬匹’的官職了。事實上,太子洗馬這官在秦代就有了,漢代作‘先馬’,這本是它的本義,表面意思是為太子開道的前驅,實際上是輔佐太子的師傅,引申為指引前進道路的精神導師。南昌洗馬池便是和太子洗馬的官銜有關。”

洗馬池因“洗馬”的官職得名

關於太子先馬和南昌洗馬池的傳說確有文獻記載,但歷史上記載在南昌的太子洗馬不只有李洗馬一人。究竟是哪位太子洗馬,還值得推敲。

毛靜分析:“按照慣例,人們稱呼官員的官銜,都會以他最大的官銜來稱呼他。李虛舟最後做到了虞部郎中,叫他‘李郎中’更符合實際。李虛舟不是科舉出身,而是以蔭官制度入仕,他兒子後來也當到了郎中,如果要以官名稱這裡的地名,李虛舟府上倒是應該叫‘郎官第’更合適,而非‘池馬池’。”

“如果洗馬池是因太子洗馬的官銜而得名,它可能屬於另一位名聲更大的太子洗馬。”毛靜推斷道。

果然,經過大量翻閱歷史資料,毛靜有了更大發現。他給記者詳細地論證了他的考證成果:晉朝有名的玄學家、美男子衛玠就曾擔任洗馬一職,《晉書》雲:“衛玠字叔寶,拜太子洗馬。中興名士,玠為第一”。那麼,這位洗馬與南昌有什麼關係呢?

“衛洗馬的形象、聲望和影響遠在宋代李洗馬之上,成名自然也更早。唐宋以後的讀書人大都讀過《世說新語》,對這位出現頻率極高的衛洗馬的風采相當傾慕。”毛靜分析,“古代的南昌謙虛而大度,不管是本籍的鄉賢和僑寓的名宦,只要有一德一言流傳於世、啟沃後人,南昌都願意虛位以待,將一些地名、路名進行命名,賦予它人性的光輝,所以,洗馬池因衛玠去世後葬於此而得名洗馬墓的可能性最大。”

衛洗馬去世後葬於南昌,當時在南昌還有大量僑居於此的名人墓葬。到了咸和年間(326年-334年),丞相王導把南昌的衛玠墓地改葬,史書記載他的決定:“衛洗馬明當改葬。此君風流名士,海內所瞻,可修薄祭,以敦舊好。”這就證明南昌城裡衛洗馬墓的事實存在。衛洗馬的靈柩被從南昌城的墓地裡移出,專程運往南京改葬後,南昌城裡只留下空空如也的墳塋,日久年深,積雨為池。可謂“洗馬一去不復返,此地空餘洗馬池。”

“我認為,這極有可能就是洗馬池的來歷。”毛靜如是說。

對此,專注於南昌市城池史研究多年的知名學者應宗強表示:“要確認衛玠洗馬此說,必須找到衛玠埋葬於此的文獻證據,《晉書》裡的記載沒有確定描述衛玠墓的準確位置。

古時候,墓地一般都在城外,按照應宗強老師對漢晉時期南昌城址的研究,按衛玠所處的時代,他葬在南昌,所處的葬區更可能是在今天的筷子巷、都司前、東壇巷、蔡家坊一帶的城外葬區。洗馬池所在的地理位置,按應宗強個人對漢晉時期南昌城址的判斷,應處在最敏感的南昌城的城牆南垣一線,葬在城裡或緊靠城牆外的可能性不大。而宋代的南昌城方位很大,洗馬池宋代是屬於南昌城內區域的,如果晉代這裡也是城區,在城內建墓地把衛玠安葬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應宗強認為,比較李虛舟說和衛玠說,李虛舟說文獻證據強一些。

洗馬池今生

當把目光迴歸現實,我們不禁關心——如今的洗馬池是個什麼狀態?

《南昌市地名志》寫道:“洗馬池,泛指以中山路和勝利路交叉口為中心,包括翠花街在內的附近一片地區,歷來均為市區的商業中心。形成街道後亦稱洗馬池,1926年與佳山廟、楊家廠等合併擴建統稱德勝路,現名勝利路,洗馬池演化為區片名。”

記者向南昌市地名辦的顧問陶端正老先生求證洗馬池現今的確切位置。陶端正告訴記者:“洗馬池的舊址在勝利路和中山路交界口的東北方向,也就是萬壽宮商城的斜對面。”

也許,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地名只是一個他們用來劃分區域,識別方向的載體。但是,為古蹟正名,是我們尊重歷史、認識歷史所應該做的努力,也是提升古蹟價值的有效方式。

(南昌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豔 熊金標 魏勇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