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遠超越硅材料?首款碳納米管RISC-V處理器面世'

"

北京8月28日消息,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了一項計算科學最新進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管晶體管,製造出16位微處理器,並生成一條信息。其設計和製造方法克服了之前與碳納米管相關的挑戰,將為先進微電子裝置中的硅帶來一種高效能替代品。

"

北京8月28日消息,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了一項計算科學最新進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管晶體管,製造出16位微處理器,並生成一條信息。其設計和製造方法克服了之前與碳納米管相關的挑戰,將為先進微電子裝置中的硅帶來一種高效能替代品。

性能遠超越硅材料?首款碳納米管RISC-V處理器面世

我們都知道,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隨著摩爾定律逐漸逼近極限,芯片想要做得更小,硅材料在散熱、功耗等方面就會呈現出短板。早在2006年,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委員會就認為,摩爾定律將在2020年達到極限。故此,他們認為碳基納電子學(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作為可能在未來五至十年內顯現出商業價值的下一代技術。

而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在的可用於製造高效能器件的替代材料,又名巴基管,重量很輕,結構特殊——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層到數十層的同軸圓管。目前碳納米管已經表現出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根據測算,在步入10納米技術節點後,碳納米管的芯片性能和功耗都比硅芯片有了明顯改善。例如,從硅基7納米技術到5納米技術,芯片速度大約提升20%,而碳納米管基7納米技術的芯片速度將提升300%。

"

北京8月28日消息,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了一項計算科學最新進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管晶體管,製造出16位微處理器,並生成一條信息。其設計和製造方法克服了之前與碳納米管相關的挑戰,將為先進微電子裝置中的硅帶來一種高效能替代品。

性能遠超越硅材料?首款碳納米管RISC-V處理器面世

我們都知道,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石,隨著摩爾定律逐漸逼近極限,芯片想要做得更小,硅材料在散熱、功耗等方面就會呈現出短板。早在2006年,國際半導體技術路線圖委員會就認為,摩爾定律將在2020年達到極限。故此,他們認為碳基納電子學(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作為可能在未來五至十年內顯現出商業價值的下一代技術。

而碳納米管是一種潛在的可用於製造高效能器件的替代材料,又名巴基管,重量很輕,結構特殊——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層到數十層的同軸圓管。目前碳納米管已經表現出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根據測算,在步入10納米技術節點後,碳納米管的芯片性能和功耗都比硅芯片有了明顯改善。例如,從硅基7納米技術到5納米技術,芯片速度大約提升20%,而碳納米管基7納米技術的芯片速度將提升300%。

性能遠超越硅材料?首款碳納米管RISC-V處理器面世

但碳納米管自身的缺陷和可變性,限制了這些微型碳原子圓柱體在大規模系統中的應用。單壁碳納米管按其捲曲方向有(n,m)兩個參數,當(n-m)可以被3整除時,單壁碳納米管是金屬性的;反之則為半導體性的。金屬性單壁碳納米管的導電性與金屬相同,電流隨電壓增大而線性增加;半導體性的則程非線性,且對門電壓有明顯響應。也就是說,不可避免地,一小部分碳納米管將會呈現金屬特性,並且將減慢或阻止晶體管切換。對於這些故障,先進的電路將需要純度在99.999999%左右的碳納米管,這在今天幾乎是不可能生產的。

對此,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馬克斯·舒拉克及同事提出了一種名為DREAM (an acronym for “designing resiliency against metallic CNTs”)的技術,該技術以一種不會干擾計算的方式定位金屬碳納米管。在此過程中,他們將嚴格的純度要求降低了約4個數量級,即10000倍,這意味著他們只需要純度達到99.99%左右的碳納米管,目前這是可以實現的。

設計電路基本上需要一個由連接到晶體管上的不同邏輯門組成的庫,這些邏輯門可以組合在一起,例如,創建加法器和乘法器——就像組合字母表中的字母來創建單詞一樣。研究人員發現,金屬碳納米管對這些門的不同配對有不同的影響。例如,A門中的一個金屬碳納米管可能會破壞A和B之間的連接,但是B門中的幾個金屬碳納米管可能不會影響A和B之間的任何連接。

在芯片設計中,有許多方法可以將代碼實現到電路中。研究人員進行了模擬,發現所有不同的柵極組合對任何金屬碳納米管都是穩健的,而對任何金屬碳納米管都不具有魯棒性。然後,他們定製了一個芯片設計程序,自動學習最不受金屬碳納米管影響的組合。在設計新芯片時,程序只利用穩健的組合,而忽略脆弱的組合。

該微處理器基於RISC-V開源芯片架構。研究團隊將該微處理器命名為“RV16X-NANO”,並在測試中成功執行了一個程序,生成信息: “Hello, World! I am RV16XNano, made from CNTs.”

研究人員總結稱,鑑於這個微處理器的設計和製造採用了行業標準,因此這項研究為超越硅的電子學指明瞭一個富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編輯:芯智訊-林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