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對於孔濤來說,國內迅速的關注讓他始料未及。他連微博賬號也沒有,第一個疑惑是,熱搜是什麼?除了老家濮陽,尼日利亞是孔濤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為什麼能得到一個擁有神祕而古老文化的認可?獲封酋長之後還是中國人嗎?在遠涉非洲的中國人中,像他一樣獲封酋長的人,有的已經深深的紮根在非洲土地上。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小米|文

年輕小夥有什麼資格當非酋?

非洲,尼日利亞,在一間金碧輝煌的房間裡,人們正圍觀一場加冕儀式。

在禱告聲中,衣著尼日利亞本土傳統服飾的禮儀官,親自為一位中國青年穿上尼日利亞酋長的服裝。

孔濤雙手接過土皇穆薩授予的象徵權力的證書和權杖,接受了“WAKILIN AYYUKA”酋長封號,意為工程領袖。周圍的中國小夥伴和非洲當地人看到這一幕,都微笑起來。

孔濤身披白袍,拿著五彩斑斕的權杖,與尼方的朋友合照,他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後,這一張合照在中國的社交網絡上成為網絡熱搜。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來自河南濮陽的河南小夥成為非洲酋長,話題似乎天方夜譚,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在以往的網絡語境中,“非酋”多是一句調侃的熱梗。

然而,這件事又實實在在地發生在炎熱而遙遠的尼日利亞,通過網絡,讓國內的大家觸手可及。

許多人都調侃道,是不是可以娶好幾個老婆,走向人生巔峰了?

孔濤自己也沒想到事情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度,他說,其實酋長作為一個傳統領袖一直存在著,對外交流上,拉近了他們的距離,現在與他們的交流,他們會很容易地認可他,現在名片都改了,把酋長的稱號寫上去,畢竟還是外國人,不涉及直接當地事務的管理。

這是他在非洲的第九年,由剛到尼日利亞時的一名助理工程師,到現在會兩國語言,成為當地的溝通橋樑,孔濤很是感慨。

“在尼日利亞,外國人只有為當地經濟或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改善等作出突出貢獻,才能被授予酋長頭銜。能夠被授予酋長封號,我很驕傲!”

在尼日利亞,有一所小學,叫派佩村小學,每次孔濤過去的時候,小朋友們都簇擁著,蹦蹦跳跳地喊:“孔校長來啦!”

這裡幾乎是孔濤的定點學校,在幾年前,他發現項目部附近的派佩村有所公辦小學,校舍搖搖欲墜,於是帶人修建了三間全新的校舍。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他個人出資,修建了連接至穆斯林麥加朝聖匯合點營地的道路和通往勾薩中央垃圾處理場的進場道路。他還為卡拉馬吉吉村的孩子們建設了一個簡易足球場。

這些只是細枝末節,孔濤被尼日利亞當地人認可的主要是專業能力。

今年34歲的孔濤,出生於濮陽市清豐縣一個普通公職人員之家。2010年之前,遙遠的非洲在與他毫無關係。

2010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孔濤應聘到了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同年12月,由於工作需要,孔濤被派到尼日利亞工作,自此與非洲結下不解之緣。

剛來的時候,與很多初到非洲的中國人一樣,不適應環境,也不適應與當地人相處。尼日利亞人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很不一樣。

在自古以來都勤奮,跑的很快,生怕被別人追上的中國人看來,非洲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思議的。

因為受到殖民時代英美文化的影響,不喜歡加班,喜歡早上早下班,“如果你跟當地人約定,十五分鐘後見面,那需要兩個小時。如果他說兩個小時後見,那基本上就不用見了。”

比如你去讓一個非洲人努力幹活,他會覺得路邊就有芒果吃,為什麼要努力?

非洲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大部分人很難找到工作,公園、馬路邊、樹蔭下到處是等待上帝眷顧的人。

在協調關係方面,記得有一次,孔濤參加的項目路基工程需要尋找取土場。挖土取樣後,實驗員發現當地葫蘆彌村的土樣滿足各項試驗指標,就想在那裡建取土場。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這本來是為村裡謀福利的事情,但卻遭到葫蘆彌村村民反對,他們表示,當初酋長給他們土地,是用來耕種的,建取土場必須徵得酋長同意。孔濤只得去找酋長,經過好一番說服才成功。

但孔濤卻沒有怨天尤人,他努力學習豪薩語,瞭解當地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有意識地尊重、認同、接納當地文化和習俗。慢慢地,孔濤不僅學會了當地語言,而且成了一名“尼日利亞通”。

剛來尼日利亞,孔濤參與的是阿布賈城鐵項目,負責阿布賈城鐵四電工程和尼日利亞市場鐵路運營。

後來,2013年阿卡鐵路開工後,孔濤被聘任為公司四電部分部經理,負責阿卡鐵路四電工程。

這個鐵路相當重要,是非洲開通的首條使用中國標準的鐵路。2016年,阿卡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孔濤又接任阿布賈城鐵項目經理。

2018年7月,公司整合阿卡鐵路、阿布賈城鐵和運營部三方資源,成立了運營事業部,負責整個單位在尼日利亞的鐵路運營和機車車輛採購工作,孔濤成為總經理。

通常,在非洲的中國企業,更樂於僱傭中國人。這樣就造成了用人成本偏高。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慢慢偏向本地僱傭,麥肯錫在8個非洲國家的1000多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這些企業89%的僱員是非洲本地人。

尼日利亞的最低工資標準僅為每月600元人民幣,從用人成本上來看,低得多。

如果進入中國企業,還能再增加工資,所以當地人更想被中國企業僱傭。孔濤充分考慮到兩方的關係和利益,更多地聘請當地人,還大力進行就業培訓。

所以,語言就是溝通的橋樑。正是因為孔濤這樣的協調能力,又參加了阿布賈城鐵、阿卡鐵路項目的建設,為當地人解決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才成為“非酋”。

到底能娶幾個老婆?

不要想太多,人家是不能娶很多個老婆的。

在現代社會,尼日利亞仍然存在著兩套權力機構:一套是現代國家的管理機關,從中央到地方分別由總統、州長等官員實施管理;另一套則是傳統權力系統。以土王為中心的傳統權力系統擁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法規和懲罰條例。

土王們擁有自己的皇宮或城堡,並擁有一個相當完善的統治機構,總部設有內務、外交、財政、稅收等職能部門,並在轄區各省份冊封若干酋長,負責事務管理,並參與國家各級政府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酋長到底是個什麼職位?位於西非的尼日利亞,其政府雖然有現代的制度和結構,但是“酋長”這個特別的職位還是有著相當大的權利,尤其是在廣大的鄉村地區。

酋長決定著他所管轄範圍內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包括一些家庭瑣事。凡事沒有得到酋長的批准,是不得操辦的。一切爭端的是非曲直,要聽從酋長的裁決。村民對酋長必須畢恭畢敬。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傳統非洲酋長


酋長有自己的封地和臣民,地位可以世襲。但是中資企業代表獲得的尼日利亞的酋長頭銜更多的是當作榮譽性質的,並不會參與當地部落的日常事務處理。

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中企本職工作上,但酋長頭銜明顯拉近了他和當地民眾之間的距離。

當孔濤穿著酋長服裝,手裡拿著權杖走在當地街道上時,他能感受到人們尊敬的目光,有些人會恭敬地站出來祈求祝福。

孔濤並不是第一個在非洲當酋長的中國人。光他們單位,就有四個,但這些年在尼日利亞被封為酋長的中國人不超過十個。

其他中華非酋在幹什麼?

去年年底,90後小夥李滿虎,是中地海外集團尼日利亞公司的一名員工,在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亞-喀麥隆跨境大橋項目中負責行政外聯事務。

因項目造福當地,去年年底,他獲封尼日利亞酋長,如今在喀麥隆再次獲封,成為一名的“雙酋長”。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李滿虎


與孔濤一樣,他獲封的原因是因為所在公司中地海外承建的跨境大橋項目造福當地社區,工作上負責200多名當地工人的工資發放,還負責項目處日常與當地社區打交道的事。

而最早的非洲第一位華人酋長已經66歲了,當地人用代表叔伯之意的“爸爸”來稱呼他。他就是胡介國。

胡介國操著一口流利的尼日利亞“土話”。要不是東方的面孔,你會以為他就是本地人。

從1978年來到尼日利亞工作,1997年決定單幹,尼日利亞最豪華的酒店“金門大酒店”就是他開的,胡介國坦承,近40年來打下的家業“兩代人都吃不完”。在他眼中,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遍地商機。

但只想著短期賺錢,當個過客,中國企業是無法做大做強的。

他幫中國企業在非洲安營紮寨,也為尼國兄弟指出中國企業的不足。在他身上頂著數個與中尼友好相關的頭銜。

早前的報道稱,在尼日利亞的6萬華僑華人,沒有人不知道這位熱心助人的酋長。

河南小夥被封酋長,尼日利亞土皇親自授仗,非洲還有多少中國酋長

·非洲首位華人酋長鬍介國


在尼日利亞當地政府官員的眼中,所有的中國人都是胡介國的兄弟,每當遇到有關中國人的問題,只要當地相關部門覺得棘手或難以處理時,他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胡介國打電話。

也正因為胡介國在當地有著相當高的威信,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在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也會與胡介國商量。曾有一位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感慨道:“胡介國就像熊貓一樣稀缺,要善加保護。”

如今,作為非洲酋長,他擁有由他全權指揮的近百人的私人武裝警衛隊。人員由胡介國親自挑選,但工資由當地政府負擔。

據瞭解,中國在當地的建築公司和其他企業,都可以由這支警衛部隊來進行武裝保護,同時國內的代表團去非洲,這支警隊也可以做一些禮節上的保護、開道工作。

(圖片來自網絡)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關注“豫記”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

“轉載”。投稿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眾號搜索:豫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