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在南京十三中待過的教室)

採訪中,王伏才老師向我蘇特報記者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媒體報道,他都不知道那麼多優秀的節目都出自學生之手。這幾天他把央視《新聞聯播》的那篇報道反覆看了多次,很難受,也很感動,每每都忍不住落淚。

南大輔導員追憶:她目標明確,做事堅毅

1991年,周泉泉進入南京大學,就讀於文獻情報學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周泉泉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出之後,班上同學也紛紛在同學群裡表示惋惜。“我個人更希望身邊少些英雄,多張笑臉。”我蘇特報記者聯繫了一位周泉泉的大學同學,他的這句話,讓人動容。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是周泉泉的大學輔導員。張志強教授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憶:“她人長得瘦小,但是做事堅毅,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朝目標邁進。”

1995年,周泉泉從南大畢業。她告訴張志強教授,她要去北京應聘央視。想進入央視,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週泉泉專業不對口,難度可想而知,“她95年畢業,到了96年才入職,這些日子,她應該也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得知周泉泉不幸殉職後,張志強教授表示自己“既心痛又驕傲”,沒想到,2015年周泉泉和同學畢業20週年回校的時候,他與周泉泉的那次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在南京十三中待過的教室)

採訪中,王伏才老師向我蘇特報記者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媒體報道,他都不知道那麼多優秀的節目都出自學生之手。這幾天他把央視《新聞聯播》的那篇報道反覆看了多次,很難受,也很感動,每每都忍不住落淚。

南大輔導員追憶:她目標明確,做事堅毅

1991年,周泉泉進入南京大學,就讀於文獻情報學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周泉泉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出之後,班上同學也紛紛在同學群裡表示惋惜。“我個人更希望身邊少些英雄,多張笑臉。”我蘇特報記者聯繫了一位周泉泉的大學同學,他的這句話,讓人動容。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是周泉泉的大學輔導員。張志強教授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憶:“她人長得瘦小,但是做事堅毅,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朝目標邁進。”

1995年,周泉泉從南大畢業。她告訴張志強教授,她要去北京應聘央視。想進入央視,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週泉泉專業不對口,難度可想而知,“她95年畢業,到了96年才入職,這些日子,她應該也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得知周泉泉不幸殉職後,張志強教授表示自己“既心痛又驕傲”,沒想到,2015年周泉泉和同學畢業20週年回校的時候,他與周泉泉的那次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向校友周泉泉致敬)

《夜線》主持人張越追憶:做“這種選題”...得虧是她!

周泉泉進入央視後,從職業起步的《讀書時間》欄目,到後來的《半邊天》欄目組,再到2011年,與同事一起創辦直播談話節目《夜線》,並策劃了《熱血邊關》系列節目,職業生涯中,這個身高不到1米6的女人,總是喜歡衝在一線。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在南京十三中待過的教室)

採訪中,王伏才老師向我蘇特報記者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媒體報道,他都不知道那麼多優秀的節目都出自學生之手。這幾天他把央視《新聞聯播》的那篇報道反覆看了多次,很難受,也很感動,每每都忍不住落淚。

南大輔導員追憶:她目標明確,做事堅毅

1991年,周泉泉進入南京大學,就讀於文獻情報學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周泉泉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出之後,班上同學也紛紛在同學群裡表示惋惜。“我個人更希望身邊少些英雄,多張笑臉。”我蘇特報記者聯繫了一位周泉泉的大學同學,他的這句話,讓人動容。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是周泉泉的大學輔導員。張志強教授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憶:“她人長得瘦小,但是做事堅毅,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朝目標邁進。”

1995年,周泉泉從南大畢業。她告訴張志強教授,她要去北京應聘央視。想進入央視,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週泉泉專業不對口,難度可想而知,“她95年畢業,到了96年才入職,這些日子,她應該也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得知周泉泉不幸殉職後,張志強教授表示自己“既心痛又驕傲”,沒想到,2015年周泉泉和同學畢業20週年回校的時候,他與周泉泉的那次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向校友周泉泉致敬)

《夜線》主持人張越追憶:做“這種選題”...得虧是她!

周泉泉進入央視後,從職業起步的《讀書時間》欄目,到後來的《半邊天》欄目組,再到2011年,與同事一起創辦直播談話節目《夜線》,並策劃了《熱血邊關》系列節目,職業生涯中,這個身高不到1米6的女人,總是喜歡衝在一線。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我們常說做這種選題,能力不強,啃不動;膽子不大,做不了;情商不高,做事不嚴謹周到,會惹事兒……虧了是她!”並肩作戰18年的同事、《夜線》主持人張越在給周泉泉的悼詞中寫道。

“這種選題”之一是社會調查類選題。比如,2006年7月,周泉泉對盜挖金礦及盜獵野生動物現象進行調查採訪。作為隊伍中唯一的女性,擺在周泉泉面前的難題數不勝數。此外,持有武器的盜礦匪徒極其猖狂,甚至將威脅電話打到周泉泉在北京的家中。

周泉泉經常面對“這種選題”,並在其中漸漸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全能女戰士”,成長為團隊的“定海神針”。從演播室導播,到節目編導、記者、攝像,不管哪個崗位需要,她都能頂上去。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在南京十三中待過的教室)

採訪中,王伏才老師向我蘇特報記者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媒體報道,他都不知道那麼多優秀的節目都出自學生之手。這幾天他把央視《新聞聯播》的那篇報道反覆看了多次,很難受,也很感動,每每都忍不住落淚。

南大輔導員追憶:她目標明確,做事堅毅

1991年,周泉泉進入南京大學,就讀於文獻情報學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周泉泉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出之後,班上同學也紛紛在同學群裡表示惋惜。“我個人更希望身邊少些英雄,多張笑臉。”我蘇特報記者聯繫了一位周泉泉的大學同學,他的這句話,讓人動容。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是周泉泉的大學輔導員。張志強教授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憶:“她人長得瘦小,但是做事堅毅,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朝目標邁進。”

1995年,周泉泉從南大畢業。她告訴張志強教授,她要去北京應聘央視。想進入央視,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週泉泉專業不對口,難度可想而知,“她95年畢業,到了96年才入職,這些日子,她應該也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得知周泉泉不幸殉職後,張志強教授表示自己“既心痛又驕傲”,沒想到,2015年周泉泉和同學畢業20週年回校的時候,他與周泉泉的那次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向校友周泉泉致敬)

《夜線》主持人張越追憶:做“這種選題”...得虧是她!

周泉泉進入央視後,從職業起步的《讀書時間》欄目,到後來的《半邊天》欄目組,再到2011年,與同事一起創辦直播談話節目《夜線》,並策劃了《熱血邊關》系列節目,職業生涯中,這個身高不到1米6的女人,總是喜歡衝在一線。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我們常說做這種選題,能力不強,啃不動;膽子不大,做不了;情商不高,做事不嚴謹周到,會惹事兒……虧了是她!”並肩作戰18年的同事、《夜線》主持人張越在給周泉泉的悼詞中寫道。

“這種選題”之一是社會調查類選題。比如,2006年7月,周泉泉對盜挖金礦及盜獵野生動物現象進行調查採訪。作為隊伍中唯一的女性,擺在周泉泉面前的難題數不勝數。此外,持有武器的盜礦匪徒極其猖狂,甚至將威脅電話打到周泉泉在北京的家中。

周泉泉經常面對“這種選題”,並在其中漸漸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全能女戰士”,成長為團隊的“定海神針”。從演播室導播,到節目編導、記者、攝像,不管哪個崗位需要,她都能頂上去。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學校供圖)

《夜線》體驗式季播特別節目《熱血邊關》已經連續播出了兩年,攝製組的足跡從大漠延伸到高原,從北疆跋涉至東海。“我們都是一線記者出身,什麼苦沒吃過?”周泉泉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第一季《熱血邊關》在西藏阿里拍攝,為了體驗者和拍攝大部隊的安全,周泉泉帶領總導演邱燦先赴邊關打前站。她們走遍了高原缺氧的無人區,一直到達海拔5200米的中國尼泊爾邊界界樁,此前,還沒有媒體人到過這裡。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在南京十三中待過的教室)

採訪中,王伏才老師向我蘇特報記者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媒體報道,他都不知道那麼多優秀的節目都出自學生之手。這幾天他把央視《新聞聯播》的那篇報道反覆看了多次,很難受,也很感動,每每都忍不住落淚。

南大輔導員追憶:她目標明確,做事堅毅

1991年,周泉泉進入南京大學,就讀於文獻情報學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周泉泉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出之後,班上同學也紛紛在同學群裡表示惋惜。“我個人更希望身邊少些英雄,多張笑臉。”我蘇特報記者聯繫了一位周泉泉的大學同學,他的這句話,讓人動容。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是周泉泉的大學輔導員。張志強教授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憶:“她人長得瘦小,但是做事堅毅,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朝目標邁進。”

1995年,周泉泉從南大畢業。她告訴張志強教授,她要去北京應聘央視。想進入央視,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週泉泉專業不對口,難度可想而知,“她95年畢業,到了96年才入職,這些日子,她應該也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得知周泉泉不幸殉職後,張志強教授表示自己“既心痛又驕傲”,沒想到,2015年周泉泉和同學畢業20週年回校的時候,他與周泉泉的那次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向校友周泉泉致敬)

《夜線》主持人張越追憶:做“這種選題”...得虧是她!

周泉泉進入央視後,從職業起步的《讀書時間》欄目,到後來的《半邊天》欄目組,再到2011年,與同事一起創辦直播談話節目《夜線》,並策劃了《熱血邊關》系列節目,職業生涯中,這個身高不到1米6的女人,總是喜歡衝在一線。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我們常說做這種選題,能力不強,啃不動;膽子不大,做不了;情商不高,做事不嚴謹周到,會惹事兒……虧了是她!”並肩作戰18年的同事、《夜線》主持人張越在給周泉泉的悼詞中寫道。

“這種選題”之一是社會調查類選題。比如,2006年7月,周泉泉對盜挖金礦及盜獵野生動物現象進行調查採訪。作為隊伍中唯一的女性,擺在周泉泉面前的難題數不勝數。此外,持有武器的盜礦匪徒極其猖狂,甚至將威脅電話打到周泉泉在北京的家中。

周泉泉經常面對“這種選題”,並在其中漸漸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全能女戰士”,成長為團隊的“定海神針”。從演播室導播,到節目編導、記者、攝像,不管哪個崗位需要,她都能頂上去。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學校供圖)

《夜線》體驗式季播特別節目《熱血邊關》已經連續播出了兩年,攝製組的足跡從大漠延伸到高原,從北疆跋涉至東海。“我們都是一線記者出身,什麼苦沒吃過?”周泉泉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第一季《熱血邊關》在西藏阿里拍攝,為了體驗者和拍攝大部隊的安全,周泉泉帶領總導演邱燦先赴邊關打前站。她們走遍了高原缺氧的無人區,一直到達海拔5200米的中國尼泊爾邊界界樁,此前,還沒有媒體人到過這裡。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7年12月14日,周泉泉在西藏阿里留影。新華社發)

第二季的拍攝地點選在更為艱苦的西藏墨脫。有句話叫“走過墨脫路,莫言他路難”。這裡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域,而要到達西藏最遠的楚果寺邊防哨所,還需要翻越雪山,穿越森林,經過塌方、落石地帶,從墨脫再驅車近10個小時更加崎嶇泥濘的山路。在到處是螞蟥、毒蛇,隨時會出現山體滑坡的墨脫,周泉泉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

“那一年,泉泉迷上了運動軟件keep,她每天在辦公室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運動記錄,騎自行車最遠從二環騎到過懷柔。後來我才知道,她如此努力地鍛鍊身體,也是為了《熱血邊關》的拍攝。”同事加閨蜜李文娟回憶。

李文娟是《夜線》欄目編導,比周泉泉小兩歲,生日差1天。十幾年來她倆習慣了一起過生日,“5月26日,周泉泉46歲,我們又一起過生日。才過了1周多,我聽到了噩耗,從6月7日開始,我關注的微信運動裡,總是在行走的周泉泉的步數永遠變成了0”。

她走過墨脫最艱險的絕望坡、無懼泥石流的襲擊,卻沒能躲過在廣東珠海擔杆島海防一線採訪中,意外的落石。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她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記錄時代,將46歲的生命永遠獻給了心中最美的事業。

網友:有這樣的人奮鬥在一線,感動!

近日,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集中報道了周泉泉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央視這麼評價周泉泉:“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周泉泉真正做到了邁開雙腳丈量大地,打開鏡頭記錄時代,開動腦筋深入思考。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才能寫出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寫就無愧於時代的精彩華章。”

網友們也為周泉泉的事蹟所動容,自發在她最後一條微博以及相關報道下面留言,稱她是“真正的媒體人”,“眼淚都下來了,有這樣的人奮鬥在一線,感動!”


"

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曹勇、沈楊、周洋 ;我蘇網編輯/黃河清、李瑤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這是殉職在戰場上的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留下的名言。然而在和平年代,在沒有硝煙的現場,對於以報道為使命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同樣充滿風險和挑戰。

今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女製片人周泉泉在採訪途中被落石擊中,因公殉職,年僅46歲。我蘇特報記者走訪了周泉泉在南京的求學之路,希望從她留下的細枝末節中,重新感受這位媒體人的內心溫度。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8年11月29日,《熱血邊關》第二季在西藏墨脫拍攝時,周泉泉帶隊在拍攝途中。)

高中班主任追憶:她瘦小內斂,內心強大

周泉泉是江蘇南京人,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是為國戍守青藏高原的軍醫。

周泉泉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南京十三中度過的。噩耗傳回家鄉,她的師長好友既心痛又驕傲。當年他們眼中那個“瘦小堅毅”的周泉泉,再也回不來了。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說起周泉泉,她的高中班主任王伏才回憶,第一個印象是“瘦小內斂,但內心強大”。王伏才老師說:“她雖然瘦小但是很有朝氣。很內斂,一點不張揚。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老師煩心的。”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第一排左一為周泉泉/南京十三中供圖)

此外,周泉泉在學習上“一貫優秀”,也讓王伏才老師印象深刻。一位與周泉泉同窗六年的同學也回憶,高考衝刺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在家複習,來學校複習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有時候只有兩三個人,但每次都有周泉泉。“她很愛笑,跑得也挺快的。那時候考上大學不容易,周泉泉考上了南京大學,真的很厲害。”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在南京十三中待過的教室)

採訪中,王伏才老師向我蘇特報記者感慨:如果不是這次媒體報道,他都不知道那麼多優秀的節目都出自學生之手。這幾天他把央視《新聞聯播》的那篇報道反覆看了多次,很難受,也很感動,每每都忍不住落淚。

南大輔導員追憶:她目標明確,做事堅毅

1991年,周泉泉進入南京大學,就讀於文獻情報學系(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前身)。周泉泉因公殉職的消息傳出之後,班上同學也紛紛在同學群裡表示惋惜。“我個人更希望身邊少些英雄,多張笑臉。”我蘇特報記者聯繫了一位周泉泉的大學同學,他的這句話,讓人動容。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張志強教授是周泉泉的大學輔導員。張志強教授向我蘇特報記者回憶:“她人長得瘦小,但是做事堅毅,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然後朝目標邁進。”

1995年,周泉泉從南大畢業。她告訴張志強教授,她要去北京應聘央視。想進入央視,競爭非常激烈,再加上週泉泉專業不對口,難度可想而知,“她95年畢業,到了96年才入職,這些日子,她應該也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最後還是成功了。”

得知周泉泉不幸殉職後,張志強教授表示自己“既心痛又驕傲”,沒想到,2015年周泉泉和同學畢業20週年回校的時候,他與周泉泉的那次見面,竟是最後一面。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南京大學官方微博發文向校友周泉泉致敬)

《夜線》主持人張越追憶:做“這種選題”...得虧是她!

周泉泉進入央視後,從職業起步的《讀書時間》欄目,到後來的《半邊天》欄目組,再到2011年,與同事一起創辦直播談話節目《夜線》,並策劃了《熱血邊關》系列節目,職業生涯中,這個身高不到1米6的女人,總是喜歡衝在一線。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我們常說做這種選題,能力不強,啃不動;膽子不大,做不了;情商不高,做事不嚴謹周到,會惹事兒……虧了是她!”並肩作戰18年的同事、《夜線》主持人張越在給周泉泉的悼詞中寫道。

“這種選題”之一是社會調查類選題。比如,2006年7月,周泉泉對盜挖金礦及盜獵野生動物現象進行調查採訪。作為隊伍中唯一的女性,擺在周泉泉面前的難題數不勝數。此外,持有武器的盜礦匪徒極其猖狂,甚至將威脅電話打到周泉泉在北京的家中。

周泉泉經常面對“這種選題”,並在其中漸漸成長為大家口中的“全能女戰士”,成長為團隊的“定海神針”。從演播室導播,到節目編導、記者、攝像,不管哪個崗位需要,她都能頂上去。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周泉泉。學校供圖)

《夜線》體驗式季播特別節目《熱血邊關》已經連續播出了兩年,攝製組的足跡從大漠延伸到高原,從北疆跋涉至東海。“我們都是一線記者出身,什麼苦沒吃過?”周泉泉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第一季《熱血邊關》在西藏阿里拍攝,為了體驗者和拍攝大部隊的安全,周泉泉帶領總導演邱燦先赴邊關打前站。她們走遍了高原缺氧的無人區,一直到達海拔5200米的中國尼泊爾邊界界樁,此前,還沒有媒體人到過這裡。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2017年12月14日,周泉泉在西藏阿里留影。新華社發)

第二季的拍攝地點選在更為艱苦的西藏墨脫。有句話叫“走過墨脫路,莫言他路難”。這裡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域,而要到達西藏最遠的楚果寺邊防哨所,還需要翻越雪山,穿越森林,經過塌方、落石地帶,從墨脫再驅車近10個小時更加崎嶇泥濘的山路。在到處是螞蟥、毒蛇,隨時會出現山體滑坡的墨脫,周泉泉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

“那一年,泉泉迷上了運動軟件keep,她每天在辦公室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運動記錄,騎自行車最遠從二環騎到過懷柔。後來我才知道,她如此努力地鍛鍊身體,也是為了《熱血邊關》的拍攝。”同事加閨蜜李文娟回憶。

李文娟是《夜線》欄目編導,比周泉泉小兩歲,生日差1天。十幾年來她倆習慣了一起過生日,“5月26日,周泉泉46歲,我們又一起過生日。才過了1周多,我聽到了噩耗,從6月7日開始,我關注的微信運動裡,總是在行走的周泉泉的步數永遠變成了0”。

她走過墨脫最艱險的絕望坡、無懼泥石流的襲擊,卻沒能躲過在廣東珠海擔杆島海防一線採訪中,意外的落石。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她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記錄時代,將46歲的生命永遠獻給了心中最美的事業。

網友:有這樣的人奮鬥在一線,感動!

近日,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集中報道了周泉泉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引起熱烈反響。央視這麼評價周泉泉:“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周泉泉真正做到了邁開雙腳丈量大地,打開鏡頭記錄時代,開動腦筋深入思考。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才能寫出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寫就無愧於時代的精彩華章。”

網友們也為周泉泉的事蹟所動容,自發在她最後一條微博以及相關報道下面留言,稱她是“真正的媒體人”,“眼淚都下來了,有這樣的人奮鬥在一線,感動!”


“她跑得挺快”,卻沒跑過這一次......師長好友追憶周泉泉

(網友悼念周泉泉)

央視主持人張越評價周泉泉:“特別的膽大,又特別的周全...特別的能幹,又特別的低調不起眼兒……”

作為電視記者,攝像機從來都是對著別人,很少有機會對著自己。在周泉泉因公殉職之後,節目組想找到與她有關的影像都很困難。

“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周泉泉的個人主頁上,留下了這句泰戈爾的名言。或許這句話,恰也是最適合周泉泉的人生註解。

 (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經濟日報、中國青年報;我蘇特報專稿 轉載請註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