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單身媽媽愛時尚 靠手藝撐起一個家

模特 時尚 手工藝 口紅 倔強 株洲網 2018-12-10
63歲單身媽媽愛時尚 靠手藝撐起一個家

愛時尚的肖玉琴 記者 謝慧 攝

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穿著時髦、品位出眾,她被人稱為以時尚著稱的“上海人”。

她的名字叫肖玉琴,可不是上海人,她的老家在東北,1953年跟隨父母南下到株洲後,便在這座城市紮下根。

從女孩到一位母親,這些年歲裡,她經歷過工廠破產、丈夫離去、靠著對於時尚的精準捕捉和對於美的追求,做過銷售、也當過模特,後來當裁縫養大女兒,多年忙碌的歲月,她卻依然保持著對於美的追求。

總走在當時年代的時尚前沿

愛美從她的骨子裡油然而生

在嵩山路街道御山和苑小區一家農貿市場的一樓,肖玉琴穿著一件黑色帶有繡花的毛線外套、一頭黃色的波浪短髮,妝容精緻,身材勻稱,一點也看不出已經有63歲的年紀。

兩年前,她帶著女兒一起在這裡開了一家裁縫店,女兒當裁縫、她當技術指導兼模特,10平方米不到的店面,卻是小區中老年婦女最愛逛的地方,而每一件被她穿上身用來打板的衣服,都會被搶購。

“大概是因為我穿著好看,品位也足夠吧。”說起這些,肖玉琴神色裡充滿自信,這種自信,也是源於她長久以來對於時尚與美的追求,她形容自己的生活裡,美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從自己年輕時就接觸到時尚有關。

她記得,兒時對於美的概念,是受母親的影響,在那個衣著單一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母親會燙著一個小卷,穿著一雙皮鞋出門,非常精緻。“我自然也會在穿著打扮上注意一些。”

通過潮流雜誌獲取時尚、20歲是肖玉琴愛美的開始,那時的她,就用上了口紅、做起了頭髮,穿上當時最流行的喇叭褲、百褶裙,早期是一位車間女工的她,成為街坊鄰里眼中的潮流指標。

工廠改制破產後丈夫也離去

靠做銷售、當模特養大女兒卻也不忘美麗

1995年,肖玉琴所在的有色金屬壓延廠破產改制,肖玉琴和丈夫面臨下崗。

當時的肖玉琴,骨子裡有北方人的雷厲風行,再加上外形姣好的緣故,很快就幫著朋友做起銷售的工作,丈夫也遠到上海打工,生活算是平實且幸福。

而生活的轉折,卻出現在丈夫的突然離去。“是心梗去世的,走得很快,我們都來不及反應。”肖玉琴眼神落寞,但骨子裡是倔強不服輸的性格,她當年從上海辦完丈夫的喪事後,很快就回到株洲,投入到工作之中。“因為還有女兒要帶,我覺得我一個人可以,我不求別人的。”

在那些年裡,肖玉琴做過銷售、也是華麗市場第一代的服裝模特。她記得,當年做銷售工作,經常是輾轉幾地,為了能讓自己有很好的形象出門,她往往會很早起床,梳妝好,挑選好搭配以後,再將女兒喚醒,寄住在鄰居家裡。在華麗當模特的年月,她每天早晨三點起床,下午四點下班,工作時間裡,燙著一個大波浪長卷發,穿著各式的服裝,展示給顧客,她形容那個時候的自己,雖然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顧不上,卻也收穫了不錯的報酬。

“靠著這些報酬和努力,我養大了女兒,我還蠻欣慰的。”

沒有拜師自學成才當裁縫

做的衣服被爭相效仿

“我的裁縫技藝是‘剽竊’的。”當記者問起肖玉琴的裁縫手藝是如何而來,她這樣說。

她記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市場上並沒有成衣售賣,人們往往要請裁縫來量體做衣,而她,經常是自己拿著布到裁縫那裡,要求裁縫做哪種款式。“一個月的工資,都花在了做衣服上。而我要求的款式被裁縫做出來,也經常會被效仿。”

正因為肖玉琴與裁縫打交道比較多,再加上自己對於時尚精準的捕捉,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漸漸學習到了裁縫技藝,這也為她後來放棄模特和銷售職業,專職開起裁縫店打下了基礎。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成衣開始陸續成為市民的主流選擇,裁縫店紛紛關張,但此時的肖玉琴,卻選擇開設一家裁縫店,主營棉毛衫的製作。“做生意就是要做別人沒有的行業。”肖玉琴的眼光很精準,她緊跟當年時尚,從配色、款式到搭配都親自操刀,很快,裁縫店製作的衣服,街知巷聞。

“他們那個時候聽到我的名字,都會說‘那是個上海人’。”肖玉琴說起這些,似乎很滿意這個稱呼,在她的觀念裡,把她稱為“上海人”,是對自己時尚品位的肯定,也是對自己多年來一個人努力打拼的讚賞。

如今,她依然精緻,紋了最時興的眉毛,塗了最火的口紅色號,每天衣著光鮮地出現在店鋪裡。“愛美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純粹的愛好,我不能因為忙、累,就忘記對於美的追求。”肖玉琴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