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民俗 小吃 賽馬 藝術 光明日報 2017-04-18

朋友,您知道“趕街(gai)”啥意思嗎?

您想知道雲南最大的鄉街子什麼樣嗎?

您可知曉這裡哪個鄉街子獲得了國家非遺稱號?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霸王鞭

與北方不同,雲南人把“趕集”叫做“趕街”。無論你走到雲南哪個地方,當地都有熱鬧的“鄉街子”------那可是各族百姓最喜歡去的所在。

隔三岔五,每逢“街天”,白族、傣族、彝族、藏族、傈僳族、景頗族、哈尼族、納西族、布朗族、苗族、回族以及漢族等群眾,一早起來就向街子進發。他們把自己用辛勤勞動收穫的糧食、雞鴨豬魚、刺繡等等,拿到街子上賣掉,用換來的錢再添置農具、鍋碗、鞋子、衣服、鹽巴等生產生活必需品。尤其對那些居住在大山裡的少數民族群眾而言,鄉街子就是他們生活裡少不了的“大超市”,再遠、再難走的路,也要去趕上一趕。而最令他們愜意的是,不僅可以在街子上一睹與自己相距遙遠的商業繁華,短暫享受一下“城裡人”的生活,更可以用剛剛賣農產品掙來的錢,美美地下次館子、喝頓小酒。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熱鬧的街景

我喜歡逛鄉街子,不是因為要去買賣東西,也不僅僅是為了尋找兒時的記憶,而主要是想去親身感受當地的民風民俗。在那裡,才能看到本地最真實的市井風情畫。

走遍雲南,要說歷史最古老、規模最大的“鄉街子”,非大理白族的三月街莫屬了。

就在不久前的4月11日,正好是農曆三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三月街又開街了。是日,儘管若干年前我曾匆匆地來過一次,但當我再次身臨其境,對今年三月街的盛況多少還是有些吃驚。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石屏燒豆腐

驚訝的是,儘管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這些年經歷了淘寶網、京東商城等全球著名網店的凶猛衝擊,許多實體商店(據說北方的一些集市也未能倖免)都早已是“慘淡經營”,江河日下,但大理的三月街卻呈現出另一番少有的熱鬧景象。

首先,三月街如今已經不是單純的商業街了,而是變成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人民一個盛大的民族節日,從政府機關到普通百姓都要放假一週的,足見其地位之重要!當地政府部門自然是高度重視,在蒼山腳下的古城西門外,特意組織了盛大的開幕式文藝表演,為來自各地的商人、商戶建蓋了專門的交易場所,還特別出動了防暴警察以防不測。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其次,用人山人海形容三月街一點不誇張。什麼文山三七、大理洱寶、普洱茶葉、昭通天麻、石屏燒豆腐、迪慶牛乾巴,乃至時尚的手機、納米眼鏡等等,吃、穿、用及各式土特產,三月街上可謂琳琅滿目,引得本地人、各地來的商人、海內外的旅遊者蜂擁而來,大家天南海北地在一起“湊熱鬧”,真的是萬頭攢動、熙熙攘攘。

您瞧:歡快的馬兒跑起來了,霸王鞭揮起來了,左腳舞跳起來了,大本曲唱起來了……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馬術表演

11日一早,藍天白雲下,路邊火紅的櫻花仍在綻放,陣陣山風還有些涼意,雖是晴天,但手機上實時溫度顯示只有11C°。從下關的酒店乘車,我們早早便來到三月街開幕式表演的所在------大理古城西門外的賽馬場。

經安檢入場後,放眼一望,四周看臺上早已經坐滿了人。但見,明媚的陽光裡,蒼山腳下洱海之濱,人歡馬嘶,歌聲震天,彩旗招展,中外客商、社會各界人士從四面八方趕來,與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兒女歡聚一堂,共度民族佳節。

“一街趕千年,千年趕一街”,大理人這樣描繪三月街。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對歌

在民間習俗和神話傳說中,三月街起源於古代的觀音講經廟會,因此,三月街在白族人中又被稱作“觀音市”、“觀音街”,其實它就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化活動的盛會。每逢佳節,便人山人海,萬商雲集。

千百年來,這個歷史悠久的三月街為何一直有著這樣大的魅力?

說來它不但有民間傳說作依據,也有著確鑿的史料記載,唐、宋、元、明、清,歷代三月街演變的過程都有史料可查。唐代南詔國時期,發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歷史事件,這就是南詔第六代王異牟尋汲取同唐朝發生天寶戰爭的慘痛教訓,於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與唐朝使臣崔佐時會盟於點蒼山神祠,立鐵卷一式四份,發誓歸順大唐,與唐朝永遠和睦相親。盟誓後,異牟尋王曉諭大理萬民,每逢農曆三月十五要在神祠前的廣場聚會,以永誌不忘,從此就有了三月街。因此,今天從講政治的角度看,三月街也是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見證。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歷史悠久的三月街

到宋代大理國時期,三月街已然成了我國南方最大的馬匹、藥材交易市場。當時大理國因出產良種馬聞名中原,南宋王朝在廣西邕州專設了買馬司,為的是買進大理馬。大理國的相國高量成則在馬市特設了馬擂,也就是賽馬,從此三月街又有了賽馬的傳統。這時期的三月街已發展成中國南部最大的邊貿集市。

其發達的商貿景象,在明代《徐霞客遊記》中也有記載:“十五日,是為街子之始,蓋榆城(即大理)有觀音街子之聚,設於城西演武場中……十三省無物不至,滇中諸蠻物無不至”,“男女雜沓,交臂不辯”。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在元世祖平南碑前小憩

那麼,清代的三月街又是什麼樣子呢?有詩人這樣描繪到:

烏綾帕子鳳頭鞋,結隊相攜趕月街。

觀音石畔燒香去,元祖碑前買貨來。

這便是清代乾隆年間大理舉人師範在描寫三月街的《月街吟》中的詩句。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三月街的規模和影響更是一年勝過一年。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柔中之美見力量

想必許多人看過老電影《五朵金花》,美麗的白族姑娘金花和阿鵬哥就是來趕三月街才相識相愛的。不過,這部經典影片反映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三月街風貌。

1991年,大理州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三月街定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在古城西門外舉行,會期七至十天。如今,它既是滇西最古老而繁榮的貿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間文藝體育大交流的盛大節日,成了涉及20多個省市地區的物資交易會,還是大理各民族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招商引資、技術合作等對外開放的重要集會。節日期間,商賈及百姓紛紛雲集於市,在開展商貿交易的同時,還要演唱大本曲,對歌,賽馬,賽龍舟,射弩,打鞦韆等,各種特色活動精彩紛呈,熱鬧非凡。2008年6月14日,大理三月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蒼山下

大美無言,蒼山有約。

與時俱進的大理三月街民族節,今年除了繼續“賽馬、唱歌、做買賣、品小吃”,舉辦12縣市名優特新產品展銷、“大理好禮”旅遊商品展銷、友好州市名優特新產品展銷和各類特色商品展銷等經濟交流活動外,還遵循民俗傳統,豐富街子的文化內涵,開展了民族文藝表演、民族賽馬大會、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千人環洱海自行車比賽等群眾文體活動。

去大理 逛雲南最大的民族鄉街

遠眺洱海

大理州州長楊健在今年三月街開幕式講話時表示,三月街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一定要把它發揚光大,越辦越好!

相信這也是人們對三月街的共同期待。


文字來源:光明日報記者任維東,圖片:任維東

本期編輯:孫小婷、孫嘉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