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國棉一廠家屬院垃圾成堆 私搭亂建十分嚴重

民生 社會 新華網 2017-04-28

改善環境就那麼難嗎?

佔道經營比比皆是、鐵皮房子隨意搭建、垃圾扔在垃圾池外、地鎖隨地安裝……鄭棉一廠家屬院內存在的問題非常多,居民近年來一直在投訴,但至今未得到解決。根據鄭州市“雙迎攻堅”辦、市愛衛辦等單位負責人安排,4月27日,記者對鄭棉一廠家屬院髒亂差情況採訪時,多位居民對這些亂象十分不滿。

貨物擺在路邊就是個攤位

4月27日,鄭報融媒採訪車從建設路鄭棉一廠大門口進入後看到,東邊和西邊各有一條路,記者選擇了向西行駛,沒想到竟“誤入歧途”。

向西走不遠處,多個商販在路邊經營。向北走,道路兩側的商販一眼看不到頭。機動車一步一挪,行駛很慢。

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大傘、棚子,在道路兩側隨處可見,有的棚子伸展到道路上方。有的大傘、棚子已破舊不堪,上面還有很多灰塵,形象較差。

這些棚子下邊,銷售的商品五花八門,有水果、蔬菜、燒餅、皮鞋等。放置貨物的架子,也是千奇百怪、形式迥異,有的是桌子,有的是鐵架子,還有的是一層層的貨架。

一騎三輪車的市民,買東西時將三輪車放在道路中間偏東的地方,導致機動車無法通行。

在鄭州一棉醫院門口的牆壁上,寫著“關愛病人安全 急救通道 嚴禁佔用 違者負法律責任”,但一商販仍將三輪車放在通道上。醫院保安看到後,忙上前驅趕。

私搭亂建的房子到處都是

這個小區另一個突出問題是私搭亂建非常多。

這些私搭亂建的房子,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用材也不同,其中不少是用鐵皮等材料搭建的,有居民形象地稱之為“鐵皮房”。

“你看這個鐵皮房,就是那家人建的,現在在裡邊做生意。”記者拍照時,在這裡居住了幾十年的劉女士拉著記者,非讓記者到前邊看看。

有的居民建鐵皮房,是為了盛放自己的物品,還有的租給別人當倉庫用。

這個小區內的兩條較大的道路,西邊道路是佔道經營商販,東邊道路兩側隨處可見不同形式的地鎖。

“你看小區裡有多少機動車,放都沒有地方放,不少人都想給孩子佔個停車位。”劉女士說。“誰強勢誰就安裝,我還想在道路中間安裝一個。”記者採訪時,一位年輕女士氣憤地說。

垃圾直接扔在垃圾池外

一垃圾池門口,胡亂地扔了一堆垃圾,而垃圾池內卻沒有放滿垃圾。就在記者採訪時,一女子將一袋垃圾隨手扔到了垃圾池外。

“這個垃圾池旁邊,就住有八九十歲的老人,垃圾薰得老人不敢開窗戶。”一位居民說,居民很難忍受這樣的生活環境。

記者在小區西邊一條道路旁邊看到,那裡也有一個垃圾池,垃圾池外也堆放了不少垃圾。

該小區內的垃圾,除了居民生活垃圾外,還有商販扔的菜葉子等雜物。

居民趙女士說,雖然有處理垃圾的人員,有時會處理不及,甚至有傾倒在小區道路上的現象發生。

“小區內常有人隨地小便,有的時候甚至還有人大便。”趙女士說。

居民曾多次投訴髒亂差

鄭棉一廠家屬院的亂象,近年來不斷有居民投訴,負面新聞也多次見諸報端。

記者見到了該小區一不願透露姓名的管理者。“別說你看到髒亂差,我看也髒亂差。”她開門見山,對小區內的亂象十分不滿。

她說,這個小區並非只有鄭棉一廠一個單位的家屬樓,還有其他單位家屬樓存在。這些年來,一些商戶等外來人員也開始在那裡租房子居住,現在居住的有上萬人。

前幾年,曾有4個社區管理這個小區,但髒亂差始終沒有改觀,一些亂象甚至越演越烈。由於牽涉到利益關係,還有一些人比較強勢,導致管理十分困難。

以前,有管理人員在小區北門處建設了集貿市場,但後來因故關門,逐漸在道路兩側形成了“集貿市場”,商戶越來越多。現在,除了這個小區的居民來買東西,附近有些小區的人也來買。

“你看看五廠、四廠、三廠,人家都能搞好,為什麼這裡搞不好?”她說,希望中原區秦嶺路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對小區進行規範。 鄭州融媒體特別報道記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