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不過能成為掌管司禮監,提督東廠這樣的頭部玩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宦官在權力爬坡賽裡勝出後成了礦監、稅監,最愛玩這手的要數嘉靖和萬曆爺孫兩。如果說斂財是為了滿足膨脹的貪慾,那麼向軍區派出鎮守太監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第一個正式的鎮守太監出現在對太監們科普掃盲的明宣宗治下,《明史·職官志》裡寫道:“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內官監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南京守備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肅總兵費、鎮守太監王安,案此鎮守之始見者也。“前面的鄭和就是著名的三寶太監,大航海家鄭和,此時對於他的任命屬於差遣,但是是後來這個臨時性的差遣職成為了東南軍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常規職務——南京守備太監。至於後面的王安就是明代第一個出任鎮守太監職務的中官。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不過能成為掌管司禮監,提督東廠這樣的頭部玩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宦官在權力爬坡賽裡勝出後成了礦監、稅監,最愛玩這手的要數嘉靖和萬曆爺孫兩。如果說斂財是為了滿足膨脹的貪慾,那麼向軍區派出鎮守太監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第一個正式的鎮守太監出現在對太監們科普掃盲的明宣宗治下,《明史·職官志》裡寫道:“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內官監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南京守備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肅總兵費、鎮守太監王安,案此鎮守之始見者也。“前面的鄭和就是著名的三寶太監,大航海家鄭和,此時對於他的任命屬於差遣,但是是後來這個臨時性的差遣職成為了東南軍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常規職務——南京守備太監。至於後面的王安就是明代第一個出任鎮守太監職務的中官。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鎮守中官的設置在明代有著空白期,明宣宗死後,鎮守太監曾被大面積廢止,但是土木堡之變後,軍情動盪,太監出鎮軍區的制度不僅再度被使用,更是發展成了從鎮守、分守、守備、監槍一整套職銜不一,權責大小不同的體系,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套本屬於武人的官階竟然成了監視武人的太監們的專屬。

拋開非常時期,鎮守太監一省一般一到兩人,南京守備太監因為有守衛留都南京的責任,通常由司禮監(明代最有權勢的宦官機構,批紅蓋章都得靠這裡)的人出任,而普通的鎮守太監則多半由御馬監(除開司禮監以外就它最紅,掌管兵符,如果說司禮監是內廷的中書,那麼御馬監就是內廷的樞密,明憲宗時期的西廠大太監汪直就是御馬監的老大)出任。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不過能成為掌管司禮監,提督東廠這樣的頭部玩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宦官在權力爬坡賽裡勝出後成了礦監、稅監,最愛玩這手的要數嘉靖和萬曆爺孫兩。如果說斂財是為了滿足膨脹的貪慾,那麼向軍區派出鎮守太監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第一個正式的鎮守太監出現在對太監們科普掃盲的明宣宗治下,《明史·職官志》裡寫道:“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內官監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南京守備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肅總兵費、鎮守太監王安,案此鎮守之始見者也。“前面的鄭和就是著名的三寶太監,大航海家鄭和,此時對於他的任命屬於差遣,但是是後來這個臨時性的差遣職成為了東南軍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常規職務——南京守備太監。至於後面的王安就是明代第一個出任鎮守太監職務的中官。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鎮守中官的設置在明代有著空白期,明宣宗死後,鎮守太監曾被大面積廢止,但是土木堡之變後,軍情動盪,太監出鎮軍區的制度不僅再度被使用,更是發展成了從鎮守、分守、守備、監槍一整套職銜不一,權責大小不同的體系,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套本屬於武人的官階竟然成了監視武人的太監們的專屬。

拋開非常時期,鎮守太監一省一般一到兩人,南京守備太監因為有守衛留都南京的責任,通常由司禮監(明代最有權勢的宦官機構,批紅蓋章都得靠這裡)的人出任,而普通的鎮守太監則多半由御馬監(除開司禮監以外就它最紅,掌管兵符,如果說司禮監是內廷的中書,那麼御馬監就是內廷的樞密,明憲宗時期的西廠大太監汪直就是御馬監的老大)出任。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當然鎮守太監們監察的總兵的處境在初期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根據《大明律》中的描述:“六部、都察院、按察司並分司及有司,見問公事,但又幹連軍官及承告軍官不法不公等事,需密切實封奏聞,不需擅自拘問。”一言以蔽之,軍官犯事,無論大小,普通司法監察機構都無權過問,軍人在法律上的特權幾個朱元璋都壓不住。甚至在武人勢大的永樂、洪武年間,衛所和都司長官不是軍功在身的開國(靖難)勳貴,就是這些功臣的子嗣,不僅衛所長官經常欺凌地方官員,就連衛所體系裡的底層武官鎮撫也是飛揚跋扈,舉例來說,明太祖時期以詩文得寵的文學侍讀蘇伯衡都不敢開罪他們,甚至還得撰文呈送這些鎮撫們用於應酬。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不過能成為掌管司禮監,提督東廠這樣的頭部玩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宦官在權力爬坡賽裡勝出後成了礦監、稅監,最愛玩這手的要數嘉靖和萬曆爺孫兩。如果說斂財是為了滿足膨脹的貪慾,那麼向軍區派出鎮守太監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第一個正式的鎮守太監出現在對太監們科普掃盲的明宣宗治下,《明史·職官志》裡寫道:“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內官監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南京守備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肅總兵費、鎮守太監王安,案此鎮守之始見者也。“前面的鄭和就是著名的三寶太監,大航海家鄭和,此時對於他的任命屬於差遣,但是是後來這個臨時性的差遣職成為了東南軍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常規職務——南京守備太監。至於後面的王安就是明代第一個出任鎮守太監職務的中官。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鎮守中官的設置在明代有著空白期,明宣宗死後,鎮守太監曾被大面積廢止,但是土木堡之變後,軍情動盪,太監出鎮軍區的制度不僅再度被使用,更是發展成了從鎮守、分守、守備、監槍一整套職銜不一,權責大小不同的體系,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套本屬於武人的官階竟然成了監視武人的太監們的專屬。

拋開非常時期,鎮守太監一省一般一到兩人,南京守備太監因為有守衛留都南京的責任,通常由司禮監(明代最有權勢的宦官機構,批紅蓋章都得靠這裡)的人出任,而普通的鎮守太監則多半由御馬監(除開司禮監以外就它最紅,掌管兵符,如果說司禮監是內廷的中書,那麼御馬監就是內廷的樞密,明憲宗時期的西廠大太監汪直就是御馬監的老大)出任。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當然鎮守太監們監察的總兵的處境在初期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根據《大明律》中的描述:“六部、都察院、按察司並分司及有司,見問公事,但又幹連軍官及承告軍官不法不公等事,需密切實封奏聞,不需擅自拘問。”一言以蔽之,軍官犯事,無論大小,普通司法監察機構都無權過問,軍人在法律上的特權幾個朱元璋都壓不住。甚至在武人勢大的永樂、洪武年間,衛所和都司長官不是軍功在身的開國(靖難)勳貴,就是這些功臣的子嗣,不僅衛所長官經常欺凌地方官員,就連衛所體系裡的底層武官鎮撫也是飛揚跋扈,舉例來說,明太祖時期以詩文得寵的文學侍讀蘇伯衡都不敢開罪他們,甚至還得撰文呈送這些鎮撫們用於應酬。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可惜這種屬於武將的風光並沒有持續多久,雖說最初一鎮之內先有總兵,後有巡撫,提督軍務的是總兵,參贊軍務的是巡撫,但是因為後期總兵官們不再是開國初期跟老朱家同生共死,背景全線飄紅的勳臣,影響力下降,而營兵的普及不僅導致了各地兵將的獨立性加強,更因為各部間不相統屬增加了調動難度,所以地方督撫開始成了戰爭的主角,出身科場的文官或北漂多年,關係網牢固,或紮根兵備道,熟稔兵事,擁有足夠的人望和能力統御諸軍。原來參贊軍務的督撫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提督軍務的經略,督師。他們不僅分割了總兵們的賞罰權,還越過了這些兵大頭決定起了進退策略,明末的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都是以文入武的督撫代表。

總兵和督撫關係融洽時就會像譚綸之於戚繼光,雖然譚綸是總督,戚繼光是總兵,屬於各自系統的領導,但是總兵畢竟受制於督撫,譚綸如果想用點力,那戚繼光也沒有辦法。兩人合作多年,戚繼光能心無旁騖的在薊鎮練兵,內託張居正的信任,外就是因為譚綸全力的配合。當然督師和總兵不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僅後來總兵依次受制於兵備、巡撫、總督,名為大將實為裨將,矛盾到了極致甚至有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的例子出現。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不過能成為掌管司禮監,提督東廠這樣的頭部玩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宦官在權力爬坡賽裡勝出後成了礦監、稅監,最愛玩這手的要數嘉靖和萬曆爺孫兩。如果說斂財是為了滿足膨脹的貪慾,那麼向軍區派出鎮守太監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第一個正式的鎮守太監出現在對太監們科普掃盲的明宣宗治下,《明史·職官志》裡寫道:“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內官監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南京守備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肅總兵費、鎮守太監王安,案此鎮守之始見者也。“前面的鄭和就是著名的三寶太監,大航海家鄭和,此時對於他的任命屬於差遣,但是是後來這個臨時性的差遣職成為了東南軍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常規職務——南京守備太監。至於後面的王安就是明代第一個出任鎮守太監職務的中官。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鎮守中官的設置在明代有著空白期,明宣宗死後,鎮守太監曾被大面積廢止,但是土木堡之變後,軍情動盪,太監出鎮軍區的制度不僅再度被使用,更是發展成了從鎮守、分守、守備、監槍一整套職銜不一,權責大小不同的體系,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套本屬於武人的官階竟然成了監視武人的太監們的專屬。

拋開非常時期,鎮守太監一省一般一到兩人,南京守備太監因為有守衛留都南京的責任,通常由司禮監(明代最有權勢的宦官機構,批紅蓋章都得靠這裡)的人出任,而普通的鎮守太監則多半由御馬監(除開司禮監以外就它最紅,掌管兵符,如果說司禮監是內廷的中書,那麼御馬監就是內廷的樞密,明憲宗時期的西廠大太監汪直就是御馬監的老大)出任。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當然鎮守太監們監察的總兵的處境在初期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根據《大明律》中的描述:“六部、都察院、按察司並分司及有司,見問公事,但又幹連軍官及承告軍官不法不公等事,需密切實封奏聞,不需擅自拘問。”一言以蔽之,軍官犯事,無論大小,普通司法監察機構都無權過問,軍人在法律上的特權幾個朱元璋都壓不住。甚至在武人勢大的永樂、洪武年間,衛所和都司長官不是軍功在身的開國(靖難)勳貴,就是這些功臣的子嗣,不僅衛所長官經常欺凌地方官員,就連衛所體系裡的底層武官鎮撫也是飛揚跋扈,舉例來說,明太祖時期以詩文得寵的文學侍讀蘇伯衡都不敢開罪他們,甚至還得撰文呈送這些鎮撫們用於應酬。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可惜這種屬於武將的風光並沒有持續多久,雖說最初一鎮之內先有總兵,後有巡撫,提督軍務的是總兵,參贊軍務的是巡撫,但是因為後期總兵官們不再是開國初期跟老朱家同生共死,背景全線飄紅的勳臣,影響力下降,而營兵的普及不僅導致了各地兵將的獨立性加強,更因為各部間不相統屬增加了調動難度,所以地方督撫開始成了戰爭的主角,出身科場的文官或北漂多年,關係網牢固,或紮根兵備道,熟稔兵事,擁有足夠的人望和能力統御諸軍。原來參贊軍務的督撫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提督軍務的經略,督師。他們不僅分割了總兵們的賞罰權,還越過了這些兵大頭決定起了進退策略,明末的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都是以文入武的督撫代表。

總兵和督撫關係融洽時就會像譚綸之於戚繼光,雖然譚綸是總督,戚繼光是總兵,屬於各自系統的領導,但是總兵畢竟受制於督撫,譚綸如果想用點力,那戚繼光也沒有辦法。兩人合作多年,戚繼光能心無旁騖的在薊鎮練兵,內託張居正的信任,外就是因為譚綸全力的配合。當然督師和總兵不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僅後來總兵依次受制於兵備、巡撫、總督,名為大將實為裨將,矛盾到了極致甚至有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的例子出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明末遼東形勢圖,毛文龍根據地就是鴨綠江入海口附近的皮島

其實督撫、鎮守、總兵之間的關係就像明初地方行政裡的三司,督撫代表文官操持軍政,鎮守代表中官監察督撫和總兵,而總兵則要做好本職工作代表武人執行軍令。沒有總兵,督撫就成了無本之源,反過來沒有督撫,或者說督撫能力不足以調動指揮總兵,就會像薩爾滸之戰時的楊鎬,活生生將分兵合擊導演成了依次送死。至於鎮守,雖然我們看到的案例大多是類似於盧象升陣亡時的見死不救,但是試想一下,沒有中官在軍事上的存在,可能皇帝能夠交給大帥們的牌面會更小。更何況明代的朝堂本就存在著君主、文官、中官三種權力體系的博弈,君主通過文官和中官的制衡實現了高度集權,這種經驗自然也會被用到軍隊中,當然這裡的中官代表了君主,博弈的雙方則是武將和文官。

總的來說,明代的兵制背後並不是絕對的以文制武,或者說單純的以武御文,文臣武將彼此制衡,而它們之間在加入了代表君主的中官體系之後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關係。

"

這個朝代很奇怪。

你說它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可它偏偏是大一統王朝中少見的被藩王造反成功的負面例子。

你說它是一個崇文抑武的朝代,可它的文官不僅幾乎沒有從祀太廟的資格,甚至沒有軍功都不能封爵。

他就是萌萌的大明,一個因為明黑和明吹針鋒相對而越來越網絡化的時代。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雖然網傳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人設有言過其實的可能,但是它還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高度完善,皇權空前強化的時代,雖然有朱棣孤注一擲換家成功的非典型案例,但那其實是以朱允炆為首的中央決策層集體划水送禮才得以實現的,真正的明朝制度完善,行政體系健全,以至於一直被稱作封建集權頂峰的清朝,也只是在明朝制度上修修補補,有著清承明制的說法。

我們知道自東漢末年中國就陷入了大亂鬥局面,魏晉風流,盛唐氣度背後是武人的崛起,李存勖三矢報仇的酣暢淋漓其實是將節度使之間的地方矛盾方達到了國家層面。在意識到了武人干政的威脅後,周世宗柴榮著手強幹弱枝,加強禁軍實力,削弱地方,可惜天不假年,最終被趙匡胤繼承了所有遺產。關於趙大怎麼通過稍奪其權、收其錢穀、制其精兵的手段將為患多年的藩鎮徹底馴服的內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總之自宋以後,文官逐漸成了政治舞臺上的主角,然而這個趨勢卻伴著元末明初的亂世出現了一些變故,朱明建立後,第一功臣是徐達,死後皇帝親自出奠的是常遇春,世代列土封疆鎮守一方的是沐英,要說他們的共同點,那就都是上馬帶兵的大將,甚至死後追贈王爵的六巨頭也都是清一色的武人。

武人勢大的趨勢因為朱棣起兵成功更加明顯,入圍永樂總統山,在靖難之役後封公爵的是朱能、丘福和早死的張玉、陳亨,也是齊刷刷的軍旅風。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是不是意味著明初武將權力已經有了復甦呢,其實不完全正確,這其中的原因得從明初的兵制說起。明初兵制的基礎在於衛所,換言之,朱元璋將全國劃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軍區,軍區與行政區劃之間並不重合,這既意味著地方行政體系難以影響地方軍事,地方軍事反過來因為區劃不一也很難給到地方牧民牧官者壓力。

《明史·兵志》序言就點明瞭明初的軍事制度的大綱:“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而上十二衛為天子親軍者不與焉。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蓋得唐府兵遺意。“而這種府兵的精髓得自於軍令政令分開的體系,軍政是兵部的事,軍令則由五軍都督府來制定。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就如同府兵制死於土地兼併,全兵皆農,上馬能提刀,下田能抗鋤,被朱元璋自豪的稱為:“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糧“的衛所兵最終也掉進了土地兼併這個坑。

就像唐朝從府兵轉向了募兵,明代的兵制也從衛所兵為主開始轉向招募的營兵為主,邊鎮的大將逐漸承擔起了為營兵補充兵源的重任,明晚期的帝國雙璧戚繼光,李成樑,一個在薊鎮當了一十四年總兵,一個在遼東鎮守二十二載,各自長期督軍一方。遼東幽燕邊境多年安穩無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募兵制帶來了更有戰鬥力的兵源以及軍區大將有了相對自由的決策權。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但是邊鎮大將鎮守幽燕一十四年這份簡歷同樣可以套在另一個人身上,那就是辣手摧花,加速盛唐隕落的安祿山,儘管表面看著似曾相識,但是究其本源,明代軍制雖然從衛所向營兵轉變,李成樑等部甚至有了家兵私兵的傾向,但是直到明亡之前,才出現了左良玉、毛文龍等擁兵自重的地方軍閥,更何況左良玉是天下大變時反的福王小朝廷,毛文龍縱使私節有虧,刀還是指向後金的。

明代的兵制變遷雖然和唐朝一般有著類似的軌跡,但終究沒有走上藩鎮武人做大的局面,這其實從明代政治基因裡一直存在的分權制衡有關。明代中央設六部執行政務,卻另設六科給事中,專門稽查六部事務,官微而言重;明代在內朝設置內閣,還將票擬大權給了內閣,卻在其上又讓中官(太監)以批紅來進行制衡。至於地方上簡直是三權分立的典範,布政使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揮使司管的則是軍事。而前面所說的軍政出自兵部,軍令得自五軍都督府也是這種分權思想的體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中期以後衛所兵不堪重用,土木堡一戰又抽調了朱明前期主要的軍武力量京軍的脊樑,中間雖然有于謙和正德帝朱厚照的整頓復興,但還是積重難返,地方營兵最終成為了嘉靖對抗南倭北虜,萬曆搞三大徵的主要力量。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地方的軍制也在之前的基礎上進行了強化改變。

我們知道明代的太監干政是非常嚴重的,自明宣宗在內廷為宦者開設學校,這些大太監們徹底詮釋了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不過能成為掌管司禮監,提督東廠這樣的頭部玩家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的宦官在權力爬坡賽裡勝出後成了礦監、稅監,最愛玩這手的要數嘉靖和萬曆爺孫兩。如果說斂財是為了滿足膨脹的貪慾,那麼向軍區派出鎮守太監則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第一個正式的鎮守太監出現在對太監們科普掃盲的明宣宗治下,《明史·職官志》裡寫道:“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內官監太監鄭和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此南京守備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肅總兵費、鎮守太監王安,案此鎮守之始見者也。“前面的鄭和就是著名的三寶太監,大航海家鄭和,此時對於他的任命屬於差遣,但是是後來這個臨時性的差遣職成為了東南軍務中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常規職務——南京守備太監。至於後面的王安就是明代第一個出任鎮守太監職務的中官。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鎮守中官的設置在明代有著空白期,明宣宗死後,鎮守太監曾被大面積廢止,但是土木堡之變後,軍情動盪,太監出鎮軍區的制度不僅再度被使用,更是發展成了從鎮守、分守、守備、監槍一整套職銜不一,權責大小不同的體系,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套本屬於武人的官階竟然成了監視武人的太監們的專屬。

拋開非常時期,鎮守太監一省一般一到兩人,南京守備太監因為有守衛留都南京的責任,通常由司禮監(明代最有權勢的宦官機構,批紅蓋章都得靠這裡)的人出任,而普通的鎮守太監則多半由御馬監(除開司禮監以外就它最紅,掌管兵符,如果說司禮監是內廷的中書,那麼御馬監就是內廷的樞密,明憲宗時期的西廠大太監汪直就是御馬監的老大)出任。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當然鎮守太監們監察的總兵的處境在初期其實也沒有那麼不堪,根據《大明律》中的描述:“六部、都察院、按察司並分司及有司,見問公事,但又幹連軍官及承告軍官不法不公等事,需密切實封奏聞,不需擅自拘問。”一言以蔽之,軍官犯事,無論大小,普通司法監察機構都無權過問,軍人在法律上的特權幾個朱元璋都壓不住。甚至在武人勢大的永樂、洪武年間,衛所和都司長官不是軍功在身的開國(靖難)勳貴,就是這些功臣的子嗣,不僅衛所長官經常欺凌地方官員,就連衛所體系裡的底層武官鎮撫也是飛揚跋扈,舉例來說,明太祖時期以詩文得寵的文學侍讀蘇伯衡都不敢開罪他們,甚至還得撰文呈送這些鎮撫們用於應酬。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可惜這種屬於武將的風光並沒有持續多久,雖說最初一鎮之內先有總兵,後有巡撫,提督軍務的是總兵,參贊軍務的是巡撫,但是因為後期總兵官們不再是開國初期跟老朱家同生共死,背景全線飄紅的勳臣,影響力下降,而營兵的普及不僅導致了各地兵將的獨立性加強,更因為各部間不相統屬增加了調動難度,所以地方督撫開始成了戰爭的主角,出身科場的文官或北漂多年,關係網牢固,或紮根兵備道,熟稔兵事,擁有足夠的人望和能力統御諸軍。原來參贊軍務的督撫也就名正言順的成了提督軍務的經略,督師。他們不僅分割了總兵們的賞罰權,還越過了這些兵大頭決定起了進退策略,明末的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都是以文入武的督撫代表。

總兵和督撫關係融洽時就會像譚綸之於戚繼光,雖然譚綸是總督,戚繼光是總兵,屬於各自系統的領導,但是總兵畢竟受制於督撫,譚綸如果想用點力,那戚繼光也沒有辦法。兩人合作多年,戚繼光能心無旁騖的在薊鎮練兵,內託張居正的信任,外就是因為譚綸全力的配合。當然督師和總兵不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僅後來總兵依次受制於兵備、巡撫、總督,名為大將實為裨將,矛盾到了極致甚至有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的例子出現。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明末遼東形勢圖,毛文龍根據地就是鴨綠江入海口附近的皮島

其實督撫、鎮守、總兵之間的關係就像明初地方行政裡的三司,督撫代表文官操持軍政,鎮守代表中官監察督撫和總兵,而總兵則要做好本職工作代表武人執行軍令。沒有總兵,督撫就成了無本之源,反過來沒有督撫,或者說督撫能力不足以調動指揮總兵,就會像薩爾滸之戰時的楊鎬,活生生將分兵合擊導演成了依次送死。至於鎮守,雖然我們看到的案例大多是類似於盧象升陣亡時的見死不救,但是試想一下,沒有中官在軍事上的存在,可能皇帝能夠交給大帥們的牌面會更小。更何況明代的朝堂本就存在著君主、文官、中官三種權力體系的博弈,君主通過文官和中官的制衡實現了高度集權,這種經驗自然也會被用到軍隊中,當然這裡的中官代表了君主,博弈的雙方則是武將和文官。

總的來說,明代的兵制背後並不是絕對的以文制武,或者說單純的以武御文,文臣武將彼此制衡,而它們之間在加入了代表君主的中官體系之後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關係。

這個沒軍功不封爵的朝代,主帥是文官,監軍是太監,武將卻是輔助

更多內容請點擊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