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崇禎十年練兵的十幾萬精銳,明末鬆錦大敗是必然還是偶然

在崇禎年間對關外清軍大規模作戰兩次 第一次 大淩河之戰 純粹是敗家打法,徒耗有生力量。第二次就是著名的明清鬆錦決戰 洪承疇督八部總兵與清軍主力決戰。 洪承疇這八部總兵13萬精銳 就是崇禎練兵平患十年的結果本錢。 那戰力如何呢?客觀的說 戰力已經與八旗旗鼓相當了。 雙方對比如下;

可惜了崇禎十年練兵的十幾萬精銳,明末鬆錦大敗是必然還是偶然

清軍:統帥 多爾袞 皇太極 從努爾哈赤末年起 打過無數勝仗 有足夠的威望 與大規模作戰經驗。成分而言 有彪悍的 女真人 明朝遼東人 蒙古人。跟隨努爾哈赤 皇太極征戰多年 有足夠的殺人經驗 以及軍事作戰經驗。

可惜了崇禎十年練兵的十幾萬精銳,明末鬆錦大敗是必然還是偶然

明軍:統帥 洪承疇,在圍剿農民軍過程中有一些大規模作戰經驗 在此之前與洪承疇分權的有 陳奇遇 楊嗣昌 盧象升 孫傳庭。就軍隊威望而言 不能和皇太極 多爾袞比。就大規模軍事作戰經驗而言 不能與多爾袞 皇太極比 差一個檔次。明軍 成分有善戰的遼東軍 部分秦軍 以及收降的傑出農民軍,殺人經驗不如八旗 大規模作戰經驗也不能與八旗軍比。

  在這種背景下 ,鬆錦之戰就戰力而言是什麼結果呢? 清軍損失慘重(朝鮮史料) 清軍易帥 皇太極替換多爾袞。這個時候就戰力而言 還有清軍入塞時期的“各官免送”嗎?也就是說 松山之戰最後 是明朝大臣與清朝皇帝決戰 。這些情況充分反應了 明軍戰力絕對是沒問題的,最後只不過由於統帥洪承疇個人軍事決策失誤 以及大規模作戰經驗缺乏 導致全軍潰敗。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明朝鬆錦大敗並非必然,二是偶然,如果當時能有一出色的統帥來統領明軍,歷史可以改寫。

可惜了崇禎十年練兵的十幾萬精銳,明末鬆錦大敗是必然還是偶然

只是可惜了崇禎10年戰爭練兵所得的十幾萬精銳部隊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