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


"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你是大漠邊陲的一座古城,你也是一座固若金湯的要塞。秦磚漢瓦,唐風宋韻,明臺清塞,你的歷史塵煙如同一首深沉低徊的歌,在榆溪河畔,吟唱千年。

榆林位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歷史悠久,古風濃郁,明清建築眾多。其鎮北臺始建明萬曆年間(公元1607年),是一座屹立了400多年的邊關防禦工事,也是明長城中部最為重要的要塞之一,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它位於榆溪河東,紅山之巔,佔地約5000平方米。扼南控北,雄據一方。

榆林長城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朝。掃合六國,一統天下以後,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伐匈奴得勝,即在榆林設立郡縣,綏民懷遠,納入國家行政區劃管理。為加強邊境防禦工事建設,大秦帝國強徵民夫,起牆築城,構建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綿萬里的國家屏障,開啟了“萬里長城”兩千年金戈鐵馬血雨腥風的歷程。榆林境內秦長城過今天陝北靖邊、橫山、榆陽、神木等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期處於戰爭的第一線。可惜秦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被趙高矯詔所害,遺冢尚存於綏德城中,城南有嗚咽泉,千載幽怨,汩汩流淌至今。

漢唐以來,長城經歷多次不同程度的建設修繕。延自朱明王朝,不甘退出中原的蒙古人虎視眈眈,始終是統治者的心腹大患。 洪武年初,大將徐達在遼東主持修建了山海關, 同時西征的將軍馮勝在甘肅建成嘉峪關。明太祖以後,明成祖朱棣為加強邊防,於1420年下詔遷都北京,開啟了“天子狩邊”的歷史。嗣後,明英宗和明憲宗對長城進行了兩次大規模修築,今天榆林一帶的長城由點連接成了線,得到了重視和加強。山海關和嘉峪關兩座雄關相隔萬里,遙相呼應,在歷代帝王不間斷的新建和修繕中,兩關日益靠近終於牽手,拱衛起三百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史載“邊牆內外墩臺烽燧東西銜千餘里,聲應乞求,互有聯絡”。長城已經成為皇城北京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宮殿群的最高防護。


"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你是大漠邊陲的一座古城,你也是一座固若金湯的要塞。秦磚漢瓦,唐風宋韻,明臺清塞,你的歷史塵煙如同一首深沉低徊的歌,在榆溪河畔,吟唱千年。

榆林位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歷史悠久,古風濃郁,明清建築眾多。其鎮北臺始建明萬曆年間(公元1607年),是一座屹立了400多年的邊關防禦工事,也是明長城中部最為重要的要塞之一,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它位於榆溪河東,紅山之巔,佔地約5000平方米。扼南控北,雄據一方。

榆林長城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朝。掃合六國,一統天下以後,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伐匈奴得勝,即在榆林設立郡縣,綏民懷遠,納入國家行政區劃管理。為加強邊境防禦工事建設,大秦帝國強徵民夫,起牆築城,構建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綿萬里的國家屏障,開啟了“萬里長城”兩千年金戈鐵馬血雨腥風的歷程。榆林境內秦長城過今天陝北靖邊、橫山、榆陽、神木等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期處於戰爭的第一線。可惜秦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被趙高矯詔所害,遺冢尚存於綏德城中,城南有嗚咽泉,千載幽怨,汩汩流淌至今。

漢唐以來,長城經歷多次不同程度的建設修繕。延自朱明王朝,不甘退出中原的蒙古人虎視眈眈,始終是統治者的心腹大患。 洪武年初,大將徐達在遼東主持修建了山海關, 同時西征的將軍馮勝在甘肅建成嘉峪關。明太祖以後,明成祖朱棣為加強邊防,於1420年下詔遷都北京,開啟了“天子狩邊”的歷史。嗣後,明英宗和明憲宗對長城進行了兩次大規模修築,今天榆林一帶的長城由點連接成了線,得到了重視和加強。山海關和嘉峪關兩座雄關相隔萬里,遙相呼應,在歷代帝王不間斷的新建和修繕中,兩關日益靠近終於牽手,拱衛起三百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史載“邊牆內外墩臺烽燧東西銜千餘里,聲應乞求,互有聯絡”。長城已經成為皇城北京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宮殿群的最高防護。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為了加強邊境守護,富有戰略眼光的延綏鎮都御史餘子俊將延綏鎮治由綏德北遷榆林,並設立“互市”,類似今天的口岸市場,進行貿易。中原鐵器糧食茶葉絲綢深入草原大漠,蒙古人也驅趕牛羊駝馬或馱著各色皮毛與邊民交易,邊境一時人聲鼎沸,“萬騎輻輳”。覬覦內地的繁華,貿易不暢或受阻時,蒙古人依仗快馬強弩,時常趁機偷襲,掠奪邊民財物,商賈深受其苦,人民不堪其擾。為此餘子俊於成化10年(公元1474年)組織軍民歷時4月修建延綏長城,為控制貿易,再建成“款貢城”。133年之後的萬曆35年,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觀察敵情監視邊民貿易,在“款貢城”西南角夯基築牆,遂成“鎮北臺”。 臺呈正方形,高四層,規制逐層遞減。鎮北臺底大頂小,外砌磚石,內築夯土,城垣堅固,各層有臺階相連。每層城牆皆用大塊青磚包砌,臺頂外側磚砌垛口,上設有瞭望口。一層垛口內有寬闊的甬道相通,四周建成營房,安置守臺將卒,基座尚存。二層臺階隱於牆體內部,通道內有堅固的防守門,一樣設了瞭望口。該層正南外城牆嵌有石匾,勁書“嚮明” 二字,北面城牆則書“鎮北臺”三字(已毀),均為塗宗浚所書。“嚮明”,既有面向南方的含義,也有效忠大明的宣示。“鎮北”,就是綏靖北方,抵禦蒙古人的鐵騎硬弩,抵抗侵略,保家衛國。

我看鎮北臺,或藍天白雲下,澄淨恬然;或冰堆雪擁間,肅穆高遠;或綠柳翠鬆中,挺拔矯健。百年滄桑,歸於沉寂。臺頂上,有天文望遠鏡,攬生意的主人說憑藉它,可以看到數億年前的星光。這些星光目睹了臺下臺上的一切,卻無法告訴你我歷史的真相,只好在遙遠的夜空寂寂地閃爍,將無數苦難隱匿於寂寞的時間長河。

這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一顆滾燙的心。它見慣了狼煙鐵騎,聽慣了金鳴鼓坼。城下,被滾燙的熱血滋潤的土地,生長了一茬茬不屈的頭顱。它曾入春閣閨夢,總牽父母腸肚,多灑將士熱血,每惹離人邊愁。不盡的憂思,綿綿的離恨,在家與國的艱難抉擇中交替上演。更換的是主角,不變的是情節。


"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你是大漠邊陲的一座古城,你也是一座固若金湯的要塞。秦磚漢瓦,唐風宋韻,明臺清塞,你的歷史塵煙如同一首深沉低徊的歌,在榆溪河畔,吟唱千年。

榆林位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歷史悠久,古風濃郁,明清建築眾多。其鎮北臺始建明萬曆年間(公元1607年),是一座屹立了400多年的邊關防禦工事,也是明長城中部最為重要的要塞之一,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它位於榆溪河東,紅山之巔,佔地約5000平方米。扼南控北,雄據一方。

榆林長城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朝。掃合六國,一統天下以後,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伐匈奴得勝,即在榆林設立郡縣,綏民懷遠,納入國家行政區劃管理。為加強邊境防禦工事建設,大秦帝國強徵民夫,起牆築城,構建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綿萬里的國家屏障,開啟了“萬里長城”兩千年金戈鐵馬血雨腥風的歷程。榆林境內秦長城過今天陝北靖邊、橫山、榆陽、神木等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期處於戰爭的第一線。可惜秦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被趙高矯詔所害,遺冢尚存於綏德城中,城南有嗚咽泉,千載幽怨,汩汩流淌至今。

漢唐以來,長城經歷多次不同程度的建設修繕。延自朱明王朝,不甘退出中原的蒙古人虎視眈眈,始終是統治者的心腹大患。 洪武年初,大將徐達在遼東主持修建了山海關, 同時西征的將軍馮勝在甘肅建成嘉峪關。明太祖以後,明成祖朱棣為加強邊防,於1420年下詔遷都北京,開啟了“天子狩邊”的歷史。嗣後,明英宗和明憲宗對長城進行了兩次大規模修築,今天榆林一帶的長城由點連接成了線,得到了重視和加強。山海關和嘉峪關兩座雄關相隔萬里,遙相呼應,在歷代帝王不間斷的新建和修繕中,兩關日益靠近終於牽手,拱衛起三百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史載“邊牆內外墩臺烽燧東西銜千餘里,聲應乞求,互有聯絡”。長城已經成為皇城北京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宮殿群的最高防護。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為了加強邊境守護,富有戰略眼光的延綏鎮都御史餘子俊將延綏鎮治由綏德北遷榆林,並設立“互市”,類似今天的口岸市場,進行貿易。中原鐵器糧食茶葉絲綢深入草原大漠,蒙古人也驅趕牛羊駝馬或馱著各色皮毛與邊民交易,邊境一時人聲鼎沸,“萬騎輻輳”。覬覦內地的繁華,貿易不暢或受阻時,蒙古人依仗快馬強弩,時常趁機偷襲,掠奪邊民財物,商賈深受其苦,人民不堪其擾。為此餘子俊於成化10年(公元1474年)組織軍民歷時4月修建延綏長城,為控制貿易,再建成“款貢城”。133年之後的萬曆35年,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觀察敵情監視邊民貿易,在“款貢城”西南角夯基築牆,遂成“鎮北臺”。 臺呈正方形,高四層,規制逐層遞減。鎮北臺底大頂小,外砌磚石,內築夯土,城垣堅固,各層有臺階相連。每層城牆皆用大塊青磚包砌,臺頂外側磚砌垛口,上設有瞭望口。一層垛口內有寬闊的甬道相通,四周建成營房,安置守臺將卒,基座尚存。二層臺階隱於牆體內部,通道內有堅固的防守門,一樣設了瞭望口。該層正南外城牆嵌有石匾,勁書“嚮明” 二字,北面城牆則書“鎮北臺”三字(已毀),均為塗宗浚所書。“嚮明”,既有面向南方的含義,也有效忠大明的宣示。“鎮北”,就是綏靖北方,抵禦蒙古人的鐵騎硬弩,抵抗侵略,保家衛國。

我看鎮北臺,或藍天白雲下,澄淨恬然;或冰堆雪擁間,肅穆高遠;或綠柳翠鬆中,挺拔矯健。百年滄桑,歸於沉寂。臺頂上,有天文望遠鏡,攬生意的主人說憑藉它,可以看到數億年前的星光。這些星光目睹了臺下臺上的一切,卻無法告訴你我歷史的真相,只好在遙遠的夜空寂寂地閃爍,將無數苦難隱匿於寂寞的時間長河。

這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一顆滾燙的心。它見慣了狼煙鐵騎,聽慣了金鳴鼓坼。城下,被滾燙的熱血滋潤的土地,生長了一茬茬不屈的頭顱。它曾入春閣閨夢,總牽父母腸肚,多灑將士熱血,每惹離人邊愁。不盡的憂思,綿綿的離恨,在家與國的艱難抉擇中交替上演。更換的是主角,不變的是情節。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土木堡,一場差點將大明江山斷送,註定要載入恥辱史的戰爭。昏聵的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卻一敗塗地,以至尊之身被瓦剌大軍所俘。虧了大臣于謙等力挽狂瀾,各地義軍紛紛勤王,以“北京保衛戰”逼退瓦剌侵略者。山海關——天下第一關,扼東北咽喉。守將吳三桂卻“衝發一怒為紅顏”, 投降了滿清,將鐵關拱手相讓。天險盡失,國門洞開,多爾袞二十萬八旗鐵騎揮舞著屠刀,破州下縣,肆意殺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生靈塗炭,江山異色。一闕《圓圓曲》,千載心酸淚。屈辱的歷史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再堅固的城池,一旦掌握在昏庸荒唐的統治者或懷有二心的叛亂者手中,都不過是土雞瓦狗,形同虛設。

那麼,什麼才是固若金湯的城池?是人心,是忠誠,是民族精神,是將士職責,是家國情懷。遊走於北方遊牧和農耕區域分界線的長城,依山就勢,嶺壑作界,浩大的工程幾乎從未停止。長城的精神也伴隨著文明的歷史而一脈相傳,從未斷絕。今天,我們南海築島,長空鑄劍,衝出封鎖,走向深藍,正在建成新時代的海陸“長城”。無數將士枕戈待旦,堅決捍衛國家安全,日夜堅守著無比遼闊的國門。


"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你是大漠邊陲的一座古城,你也是一座固若金湯的要塞。秦磚漢瓦,唐風宋韻,明臺清塞,你的歷史塵煙如同一首深沉低徊的歌,在榆溪河畔,吟唱千年。

榆林位於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界,歷史悠久,古風濃郁,明清建築眾多。其鎮北臺始建明萬曆年間(公元1607年),是一座屹立了400多年的邊關防禦工事,也是明長城中部最為重要的要塞之一,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它位於榆溪河東,紅山之巔,佔地約5000平方米。扼南控北,雄據一方。

榆林長城的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朝。掃合六國,一統天下以後,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伐匈奴得勝,即在榆林設立郡縣,綏民懷遠,納入國家行政區劃管理。為加強邊境防禦工事建設,大秦帝國強徵民夫,起牆築城,構建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綿萬里的國家屏障,開啟了“萬里長城”兩千年金戈鐵馬血雨腥風的歷程。榆林境內秦長城過今天陝北靖邊、橫山、榆陽、神木等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長期處於戰爭的第一線。可惜秦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被趙高矯詔所害,遺冢尚存於綏德城中,城南有嗚咽泉,千載幽怨,汩汩流淌至今。

漢唐以來,長城經歷多次不同程度的建設修繕。延自朱明王朝,不甘退出中原的蒙古人虎視眈眈,始終是統治者的心腹大患。 洪武年初,大將徐達在遼東主持修建了山海關, 同時西征的將軍馮勝在甘肅建成嘉峪關。明太祖以後,明成祖朱棣為加強邊防,於1420年下詔遷都北京,開啟了“天子狩邊”的歷史。嗣後,明英宗和明憲宗對長城進行了兩次大規模修築,今天榆林一帶的長城由點連接成了線,得到了重視和加強。山海關和嘉峪關兩座雄關相隔萬里,遙相呼應,在歷代帝王不間斷的新建和修繕中,兩關日益靠近終於牽手,拱衛起三百年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史載“邊牆內外墩臺烽燧東西銜千餘里,聲應乞求,互有聯絡”。長城已經成為皇城北京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宮殿群的最高防護。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為了加強邊境守護,富有戰略眼光的延綏鎮都御史餘子俊將延綏鎮治由綏德北遷榆林,並設立“互市”,類似今天的口岸市場,進行貿易。中原鐵器糧食茶葉絲綢深入草原大漠,蒙古人也驅趕牛羊駝馬或馱著各色皮毛與邊民交易,邊境一時人聲鼎沸,“萬騎輻輳”。覬覦內地的繁華,貿易不暢或受阻時,蒙古人依仗快馬強弩,時常趁機偷襲,掠奪邊民財物,商賈深受其苦,人民不堪其擾。為此餘子俊於成化10年(公元1474年)組織軍民歷時4月修建延綏長城,為控制貿易,再建成“款貢城”。133年之後的萬曆35年,延綏鎮巡撫塗宗浚為觀察敵情監視邊民貿易,在“款貢城”西南角夯基築牆,遂成“鎮北臺”。 臺呈正方形,高四層,規制逐層遞減。鎮北臺底大頂小,外砌磚石,內築夯土,城垣堅固,各層有臺階相連。每層城牆皆用大塊青磚包砌,臺頂外側磚砌垛口,上設有瞭望口。一層垛口內有寬闊的甬道相通,四周建成營房,安置守臺將卒,基座尚存。二層臺階隱於牆體內部,通道內有堅固的防守門,一樣設了瞭望口。該層正南外城牆嵌有石匾,勁書“嚮明” 二字,北面城牆則書“鎮北臺”三字(已毀),均為塗宗浚所書。“嚮明”,既有面向南方的含義,也有效忠大明的宣示。“鎮北”,就是綏靖北方,抵禦蒙古人的鐵騎硬弩,抵抗侵略,保家衛國。

我看鎮北臺,或藍天白雲下,澄淨恬然;或冰堆雪擁間,肅穆高遠;或綠柳翠鬆中,挺拔矯健。百年滄桑,歸於沉寂。臺頂上,有天文望遠鏡,攬生意的主人說憑藉它,可以看到數億年前的星光。這些星光目睹了臺下臺上的一切,卻無法告訴你我歷史的真相,只好在遙遠的夜空寂寂地閃爍,將無數苦難隱匿於寂寞的時間長河。

這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一顆滾燙的心。它見慣了狼煙鐵騎,聽慣了金鳴鼓坼。城下,被滾燙的熱血滋潤的土地,生長了一茬茬不屈的頭顱。它曾入春閣閨夢,總牽父母腸肚,多灑將士熱血,每惹離人邊愁。不盡的憂思,綿綿的離恨,在家與國的艱難抉擇中交替上演。更換的是主角,不變的是情節。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土木堡,一場差點將大明江山斷送,註定要載入恥辱史的戰爭。昏聵的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卻一敗塗地,以至尊之身被瓦剌大軍所俘。虧了大臣于謙等力挽狂瀾,各地義軍紛紛勤王,以“北京保衛戰”逼退瓦剌侵略者。山海關——天下第一關,扼東北咽喉。守將吳三桂卻“衝發一怒為紅顏”, 投降了滿清,將鐵關拱手相讓。天險盡失,國門洞開,多爾袞二十萬八旗鐵騎揮舞著屠刀,破州下縣,肆意殺戮,“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生靈塗炭,江山異色。一闕《圓圓曲》,千載心酸淚。屈辱的歷史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再堅固的城池,一旦掌握在昏庸荒唐的統治者或懷有二心的叛亂者手中,都不過是土雞瓦狗,形同虛設。

那麼,什麼才是固若金湯的城池?是人心,是忠誠,是民族精神,是將士職責,是家國情懷。遊走於北方遊牧和農耕區域分界線的長城,依山就勢,嶺壑作界,浩大的工程幾乎從未停止。長城的精神也伴隨著文明的歷史而一脈相傳,從未斷絕。今天,我們南海築島,長空鑄劍,衝出封鎖,走向深藍,正在建成新時代的海陸“長城”。無數將士枕戈待旦,堅決捍衛國家安全,日夜堅守著無比遼闊的國門。


在歷史的煙塵裡回眸:鎮北臺,冰冷的城牆,其實包裹著顆滾燙的心

作者簡介:許學琪,男,陝西綏德人,陝西財專(現西安財經學院)畢業。先後在綏德工商局、榆林市工商局工作。熱愛閱讀和寫作,大學期間曾擔任校刊《學習與生活》特約編輯。參加工作以來有逾百篇通訊在省市工商局信息網和縣市報刊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