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位22年,傾全力北征蒙古卻戰果寥寥,只怪他做錯了三件事

15世紀初,明朝的北部邊境面臨著退居漠北的殘元勢力瓦刺和韃靼的威脅,明成祖朱棣為了徹底消除邊患,其在位的22年中,曾對漠北蒙古發動了五次聲勢浩大的遠征行動,除最後兩次因蒙古人遠遁,沒有捕獲戰機、無功而返外,其餘三次遠征行動都取得了勝利。

朱棣在位22年,傾全力北征蒙古卻戰果寥寥,只怪他做錯了三件事

​然而,明朝時期,蒙古邊患並未隨著這些勝利而得到徹底解決。僅僅在朱棣駕崩25年後,其曾孫明英宗就被瓦剌殺得大敗,明英宗本人也一度成了瓦剌的俘虜,朱棣遠征的效果可見一斑。後人也因此多詬病朱棣的北征“戰果寥寥,收效甚微”。

那麼,朱棣幾乎傾全國之力發動的遠征招討行動為何戰果“寥寥”呢?

朱棣在位22年,傾全力北征蒙古卻戰果寥寥,只怪他做錯了三件事

​首先,是明軍內部的腐敗問題。這個問題早在朱棣首次北征就開始暴露,在北征班師途中,率領中軍的兩位將領為躲避韃靼人,舍近路,繞遠路,先行出發,致使軍隊缺糧,餓死了不少士兵。到第二次漠北親征時,問題更為嚴重,甚至出現了壯丁通過賄賂軍官以老弱充數等情況。此後,朱棣雖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將賄賂軍官之人逮捕入獄,對將領進行制裁,但軍隊腐敗在以後的遠征中並未完全消失。而內部的腐敗直接導致明軍戰鬥力的下降,使朱棣浩大的軍隊不能集中優勢兵力對蒙古部落更大的打擊,進而擴大戰果。

朱棣在位22年,傾全力北征蒙古卻戰果寥寥,只怪他做錯了三件事

​其次,朱棣作為五次親征的最高軍事統帥,其戰略也出現問題。朱棣用兵過於謹慎,戰術是穩紮穩打的平推式,而蒙古騎兵機動性和靈活性強且熟悉地形,避免與明軍正面交鋒,所以朱棣對蒙古取得的勝利大多是擊潰戰,而不是更有效的殲滅戰。在最後兩次遠征中,朱棣更因蒙古軍隊遠遁而無功而返。

還有一個原因歷來不被人重視,就是朱棣不欲與諸將分功的心理束縛諸將的手腳。例如在朱棣首次北征的將領部署上,在平定安南中展現非凡軍事才華的張輔僅擔任後勤,只負責運送糧草,這顯然是一種壓制。正是由於朱棣這種微妙心理,很大程度上束縛了諸將的手腳,使明軍取得的戰果非常有限。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龔涵錦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