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這兩塊前殖民地地區死活都不鬧獨立,奇葩!

美洲 美國 法國 歐洲 十三叔看歷史 2017-03-29

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前殖民地地區都獲得了獨立,可能現在一些小的島嶼依舊被前宗主國控制著,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等各主要殖民地在近200年都先後獲得了獨立。但是在美洲有兩塊很大的前殖民地地區卻死活不獨立,基本也沒鬧騰過獨立,過得都很安逸。

美洲這兩塊前殖民地地區死活都不鬧獨立,奇葩!

波多黎各

美洲這兩塊前殖民地地區死活都不鬧獨立,奇葩!

波多黎各島

波多黎各,位於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島東部。包括波多黎各島及別克斯、庫萊夫拉等小島,總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人口350多萬。1509年,波多黎各淪為西班牙殖民地,一直統治到1898年,期間雖然波多黎各在1869年宣佈成立過共和國但被西班牙鎮壓,西班牙隨後賦予其更多的自治權力。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西班牙戰敗,根據巴黎條約,波多黎各割讓給美國。1952年美國給予波多黎各自由聯邦的地位,實行自治,但外交、國防、關稅等重要部門仍由美國控制。現在作為美國的自治區,波多黎各人為美國公民,不參與美國的總統選舉,但有權選舉一名無表決權的美國眾議院專員,總督為最高行政長官,由選舉產生。現在波多黎各人口主要是西班牙裔的後代,歐洲血統的白人佔全體居民的大多數,通用西班牙語和英語。關於現在波多黎各與美國的關係,以及它到底想不想獨立,這兩次公投很能說明問題。在1993年11月的全民投票中,48%的人贊成保持美國聯邦領土地位,46%贊成擁有美國州的地位,4%的人贊成完全獨立。2012年11月,波多黎各再次進行了第四次公投。此次公投分兩輪,第一輪兩個選項,支持改變與美國的關係或者保持與美國現有的關係,結果參加投票的人種54%的人支持改變與美國的關係。在第二輪改變與美國的關係有三個選項,成為美國一州、擴大自治權和完全獨立,結果在參加投票的合格選民中,61%的民眾支持成為美國第51個州,約33%希望擴大自治權,而僅有5%的人贊成完全獨立。可是美國好像對此無動於衷,到現在美國國會也沒有開啟就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進程,1982年,美國前里根總統曾發表聲明,支持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但是現在美國似乎並沒有要吞併波多黎各成為美國一個州的念頭。

美洲這兩塊前殖民地地區死活都不鬧獨立,奇葩!

南美洲

美洲這兩塊前殖民地地區死活都不鬧獨立,奇葩!

法屬圭亞那

另一個地方就是法屬圭亞那。上世紀50年代之前,南美洲有三塊稱為圭亞那地區,這三個地方緊挨著,英屬圭亞那、荷屬圭亞那(蘇里南)、法屬圭亞那。英屬圭亞那17世紀時屬於荷蘭的殖民地,在1814年荷蘭將其轉讓給英國,成為英屬圭亞那,英屬圭亞那在1966年獨立,稱為圭亞那。在1551年,荷蘭人在荷屬圭亞那蘇裡南河口處建立第一個移民點,英國與西班牙曾先後來爭奪,後成為荷蘭的殖民地,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宣佈獨立,成立蘇里南共和國。就是說法屬圭亞那的兩個鄰居都獨立了,但是法屬圭亞那依然穩如泰山。法屬圭亞那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30萬。1604年,法國開始侵入並建立居民點,在1816年正式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屬圭亞那現在是法國領土的一部分,是由法國中央直接管轄一個省,貨幣是歐元,也是歐洲聯盟的一部分。1964年,法國在法屬圭亞那庫魯地區建成了火箭發射中心,為當地帶來的很多就業機會。法屬圭亞那的人口主要由黑白混血種人、黑人、白人、印第安人、印度人、華人構成。在1946年法國宣佈法屬圭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後,有當地土著號召自治,從1947年開始法屬圭亞那擁有有限的自治權,此後該地區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會有兩個議員席。對於像他的兩個鄰居那樣“獨立”,似乎法屬圭亞那人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估計也壓根沒想過“獨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