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電 影

美文 廣靈反邪教 廣靈反邪教 2017-08-03

文 | 楊樹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裡沒有電,一到晚上,人們使用的照明工具就只能是油燈。

因此,許多人家天一黑就早早吃完飯,便開始睡覺了。但如果村裡來了電影隊,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每當電影隊挨著村輪流放映時,我們就扳著指頭算計開了:今天晚上在登場堡,明天去西留疃,再過五六天就可輪到我們村了。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遇上星期天,我們幾個夥伴早晨剛吃完飯便都雲集在村口張望起來,但電影隊放映員常常與你開玩笑,等了一上午也不露面,下午我們繼續等。

當兩三個騎著自行車的放映員帶著電影機子和幕布出現在村口時,我們便全都狂歡起來:“電影來了!電影來了!”然後就一溜煙似的跑回家,向大人們傳送者喜訊。

記得當時,我們村裡放映電影的場地共有兩處,主要的地點在戲臺前,有時也在學校的操場上放映。只要看到放映員下午掛幕布時,我們便開始為家人“佔地盤”了。

有時放映的電影是老片子場地裡的孩子們不多,我們便跑回家去上幾個板凳,然後一一在場地上擺開,而有時如果放映的是新片子,場地上的孩子們非常多,來不及回家取凳子,我們便就地取材從場地上找來磚頭、石塊堆積起來,一直守到天黑,等家人拿著凳子進入場地時,再把石頭磚塊換掉,然後一家人坐著凳子看。

看 電 影

因為那是屬文革時期,許多表現豐富生活內容的電影都被打入“冷宮”,而銀幕上就只剩下單一的表現戰爭生活題材的故事片了。

在我的記憶裡,當時最常放映的電影就是《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奇襲》等。雖然電影題材單一,但露天電影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總比躺在家裡睡覺強多了。

電影開了。熱鬧的場地上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了。銀幕上一個個蒙太奇的鏡頭把人們帶進了激烈的劇情之中。

安靜歸安靜,但當人們看到電影中八路軍殺日本鬼子、志願軍殺美國鬼子的鏡頭時,便會掌聲一陣接著一陣,使場地上立即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由於基本上重複的是戰鬥片,我對電影中的每個情節、每個鏡頭都非常熟悉,甚至連演員的道白都能一一背誦下來。

如《地道戰》中高老忠發現鬼子進村後,跑步去撞鐘時的音樂和動作我們都能聲情並茂地模仿下來。

然後再利用在學校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幾個小夥伴來進行模仿表演。這樣,戰爭生活也就成為豐富我們童年生活的主旋律了。

村裡看電影固然方便,但到上下鄰村看電影也是我們的“家常便飯”。

尤其是我們村與河北蔚縣交界,只要這些村子裡放映新電影,村子裡的青年男女、中小學生等都會步行幾裡去觀看。

記得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拍成彩色電影片搬上銀幕後,河北蔚縣的幾個村子裡進行首映。我們村裡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去觀看。

三華里的村路上湧動起了彩色的人流,每個村的人們都匯聚到那不大的露天電影場裡,電影場一霎時擠滿了人。

在外村看電影不向在本村有佔地盤的先決條件,都站著看。而人少時還可以擠到前邊去看。

人多了,大人們一層接著一層,擁擠起來,十分危險。因此,我們就只能站在場地外邊“聽戲”了。

正在我們為看不到彩色銀幕而急的直跺腳時,同伴三毛、四愣跑過來說:“電影場外有兩棵歪脖子樹,我們就爬上樹騎在樹杈上看吧!”

隨後,我們三人便都一一爬上了樹,騎在樹杈上觀看起來。這一招還真不錯,雖然我們離銀幕遠了一點,但既可躲避開擁擠之苦,又可看到彩色的銀幕畫面,真是愜意極了。

看 電 影

去鄰村看電影散場後,更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大人們都是一邊走著,一邊談論著劇情,而我們卻不以為然,而是爭著早回家。

雖然有時我們夾雜在大人們的中間,但我們也不甘落後,總是一路小跑著,在大人們中間穿來穿去。不大一會兒就將他們遠遠地甩在身後。

現在,孩子們足不出戶就可欣賞到大屏幕電視裡精彩的節目。每逢看到他們坐在鬆軟的沙發上,一邊吃著蘋果、一邊為精彩的劇情歡呼雀躍時,一種幸福甜蜜感就會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我真想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是幸福的,願你們能夠珍惜它,永遠在幸福的陽光下生活!

作者簡介

楊樹林

看 電 影

楊樹林,山西大同廣靈縣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西作協會員,曾在《詩刊》《中國青年報》《散文選刊》《山西作家》等報刊發表詩文,已出版各類文學專集12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