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福義國際徵集點:“東方之筆”,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張大千集錦賞析,值得收藏

美術 張大千 藝術 書法 周先生文化 2017-07-05

張大千,男,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中區城郊安良裡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又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

他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加索交遊切磋。

香港福義國際徵集點:“東方之筆”,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張大千集錦賞析,值得收藏

1967年作 秋水春雲 立軸 設色紙本

敦煌與印度大吉嶺,開創張大千在藝術上的兩個高峰時期。眾所周知,敦煌藝術是上窺我國北魏、隋唐壁畫藝術的唯一遺蹟。在當時,還有另一番言論,提及我國的繪畫藝術,是源自印度,為此,在敦煌時期,大千先生還曾與人辯論,甚至於激動拍桌子。為了探討這一可能性,也為了一窺更早期繪畫藝術的面貌,才有後來印度大吉嶺的臨摹考察之旅。

這兩段期間,面對這千年前的壁畫藝術,為了進入這些古代藝術瑰寶的堂奧,張大千幾乎斷絕一切外來的打擾。只有白天臨摹學習,晚上伏案專心作畫,學習特別的刻苦。由於沒有收入來源,起程前所借的錢,也很快就殆盡了,唯有將晚上所畫的作品寄賣給親友,以便維持生活開銷。這兩段日子,或許也是張大千藝術生涯中,最沉靜,最寂寞,也最豐富的日子了。

臨摹古人是張大千下了最多的基礎工夫,在山水而言,以董源與巨然為代表的南宗山水,是張大千一直為之著迷的畫風,由於居住環境的關係,董巨二人以身邊的江南山水為繪畫的對象,所畫山石以長披麻皴表現,山勢峰巒層層迭迭,山頂多作礬頭,林麓間多卵石,夾以疏筠蔓草,置之細徑、曲橋、茅屋,蒼潤而野逸。福義國際送拍:FYGJ66

這幅《秋水春雲》雖然畫法是傳統的,但是,全畫的構圖與氣息是頗具現代感的。猶如觀畫者,站立在另一山頭,向下望近景雲霧間姿態各異的群樹,慢慢抬頭看見湖中漁父釣艇,接著山頭小橋懸瀑,順著河流望向遠方白雲深谷間,直到鈐印、題字,一氣呵成,將元人黃庚詩中之意:天地一孤舟的悠然自得,表達無遺。

1967年是張大千的創作精力非常旺盛的一年,這一年他準備了一月香港大會堂的展覽,也於四月繪就了《蜀中四天下》為拜把大哥張群祝壽,六月更應邀至史丹佛大學個展。作品量大且精,或許是已經知道八德園即將被巴西政府回收,而為了物色新居而努力。

香港福義國際徵集點:“東方之筆”,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張大千集錦賞析,值得收藏

1967年作 加州夏山


《加州夏山》作於一九六七年,乃張大千旅居美國加州時期潑彩作品中的代表作。居美期間,大千先生潑彩畫風逐漸成熟,獨創了現代感極強的抽象繪畫風格,創作出大批精彩絕倫的傳世之作。從畫題可確知,本幅直接取景自加州風光;細辨之下,可見先生所寫為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中的著名地標半圓丘。約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八年間,張大千潑彩、潑墨的創作技法日臻成熟,更趨拋開傳統中國山水畫的覊絆。在六十年代末前往紐約接受眼睛手術前,張大千創作了一生中最匠心獨具、震撼寰宇的作品,其中即包括此幅受加州壯觀勝景所感,色彩深邃濃豔、奇幻瑰麗的傑作。張大千加州時期的作品畫面洋溢著大片燦爛的金黃,可能是受加州的朗朗晴空影響,風格亦與早期傳統的山水畫迥然不同。當時張大千的畫作由當地萊奇畫廊(Laky Gallery)代理,或為了切合開拓美國市場,山水多以抽象手法寫之,帶有強烈的實驗性。《加州夏山》是少數幾幅明確以加州為靈感而得名的畫作,曾展於一九九九年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的《張大千在加州—傳統中國畫風的國際化發展》展覽,且為展覽目錄的封底,時逢張大千及舊金山大學的百年大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加州夏山》中墨與彩之間的結合與激盪雖顯得渾然天成,貌似不費吹灰之力,然而潑彩作品需時數週、數月甚至數年去完善。大千先生的學生或家人往往需要逐層將顏色用明火或吹風機烘乾,創作涉及幾次重新裝裱宣紙去吸收不同層次的墨彩。正因有此複雜而耗時的過程,才能使墨色自然滴灑流淌,呈現出張大千潑彩作品氤氳流動、氣勢萬鈞的獨特風貌。

有人曾提出,優勝美地或許是張大千在美國足跡所及最美麗的山川,直至其晚年定居臺灣後作畫描繪山脈,亦隱約有優勝美地的痕跡。《加州夏山》中天際及山巒交迭給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不僅集古今書畫的大成,更將中國繪畫的潑墨潑彩技法推展至高峰,在國際潮流抽象表現主義及歐美印象主義的觸發中,發展了與中國傳統潑墨銜接的潑彩風格,集傳統大成於一身,為水墨探索與開拓帶入另一新境界。香港福義國際徵集點:“東方之筆”,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張大千集錦賞析,值得收藏

1948年作 秋山獨往圖

張大千的畫作常以文人高士為主題,但如《秋山獨往圖》相仿的巨構,卻實屬稀有。畫中人從遠方歸來,雖然望向觀者,但其意卻在身後的湖泊,正如畫中題識所言,彷彿步履踉蹌,稍有微醺之態。

此畫創作之時,恰逢張大千藝術進程中極其重要的轉折之期。1932年,在蘇州網師園居住期間,張大千與書法家、收藏家葉恭綽成為摯友,亦受其鼓勵,開始學習工筆及人物畫。當時人物畫對張大千而言並非陌生,但其師古的早期作品以清朝人物畫風格為主導,線條傾向疲軟。葉恭綽鼓勵張大千去研習元朝作品,尤其是其細緻、有力、典雅、輕似遊絲的線條,以專精人物畫。

香港福義國際徵集點:“東方之筆”,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張大千集錦賞析,值得收藏

1948年作 敦煌莫高窟初唐畫大士像

如果旅客隨著北路線從印度進入中國,他將經過龜茲、焉耆、吐魯番或於闐,兩條路線都會在中國西北邊疆重鎮敦煌。因為其重要地理位置,敦煌成為了眾多僧侶的聚集之地。附近的洞穴變成僧侶唸經,互相討論宗教哲學之地。洞中牆壁成為他們繪畫宗教藝術的媒體,而亦因為特殊天氣因素得以保留至今。唐朝期間佛教已經在中國廣泛傳播並因為一些唐代君主的贊助而達到一個高峰。佛教發展亦在唐代變得中國化,並反映在敦煌壁畫中。福義國際送拍:FYGJ66

張大千在1941年前往敦煌學習與及臨摹佛教壁畫,並對其藝術創作產生了極大的突破。當他1943年離開敦煌後,他開展了一套嶄新繪畫人物的方法亦因此把自己的人物畫推到了極致。在學習敦煌壁畫的過程,張大千特別留意筆法、用色、畫面里人物衣著與構造,並經過反覆練習提升畫人物畫的技巧。

香港福義國際徵集點:“東方之筆”,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張大千集錦賞析,值得收藏

1979年作 雲海群峰

張大千的潑彩技法開始於巴西八德園時期。部分源於眼疾,更多的是來自於風格創新的動力,他開始嘗試極富創意精神的潑墨潑彩創作。

如果五十年代是大千潑彩技法的探索期,那七十年代及以後則是這種風格至臻成熟的階段。本幅寫於一九七九年,彼時大千經過逾十載的潑墨實踐,已經將其融為創作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不同於常見的濃墨重彩之作品,本幅通篇以石青色為主色調,清儷淡雅,空靈秀美,以臨空俯視之宏大視角展示山水風景。畫面兩部分各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右下高山聳立,山石嶙峋,瀑布飛流,一側群鬆環繞,白雲懸空,猶如人境,可以悠遊其間。左邊和高處則以潑彩成畫,青綠流動,雲霧繚繞,一片清涼,宛若仙境一般,可遠觀而不可近遊。二者形成對比,但又自然融合,顯示出大千晚年駕馭與融合不同技法的嫻熟能力。

香港福義國際拍賣行是近年來拍賣界的一匹黑馬,成立6年就已經擠入全球十大拍賣行之一,在現如今行情低迷的拍賣市場,福義國際始終保持著高成交率的成績,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始終給著眾多藏家一份希望,一份憧憬。福義國際拍賣行總裁吳徵兵,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福義國際上拍的藏品必須是經過嚴格的徵集制度徵集而來的,我們只要精品。今年是福義國際拍賣行進軍亞洲香港的第二個年頭,這次迎春拍的出色表現,既表明福義國際拍賣行已躋身並穩居香港拍賣市場陣營,也將推動香港福義國際拍賣行發展再上一個大臺階。香港福義國際拍賣行今年迎春拍稱為“一場完美的拍賣會”,也將是香港福義國際拍賣行一個新的里程碑”。

這就是福義國際企業精神,嚴格的藏品甄選制度,只求精不求多。這也促成了福義國際高成交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拍賣是否成功關鍵還是看拍品的品質,如果依靠拍賣形式的創新,忽視提升拍品的品質,恐怕不會有質的改變與成交的希望。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賣或者參加拍賣推薦會請即諮詢FYGJ66與福義國際拍賣公司客服經理或授權徵集點客服經理聯絡,洽談市場趨勢與託售事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