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美術 藝術 山水畫 琵琶 福州城記 2017-05-23

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說福州鍾靈毓秀,文化昌盛一點也不過分,宋代就曾有過“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讀書聲”的盛況。福州文化底蘊濃厚,山水極富有靈性。閩江水,不僅滋潤了女孩白皙的皮膚,嬌媚的面容,更養育了福州女性的才氣。

福州把她特有的靈性和優雅都給了這位鍾情山水的女畫家——郭榕亭。

她是優雅的,她的優雅是穿透歲月的美麗,是一個女人文化和素養的積澱,是性情和氣質由內而外的自然流露。她是美麗的,她的美麗折射於一個女人的靈魂深處。靈魂有香氣,氣質自美麗,這或許就是她所熱愛的繪畫帶給她的。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專業畫家,祖籍福建閩侯,筆名亭子,醉遙齋畫室主人。畢業於福州工藝美術學校裝飾繪畫專業;並進修於福建教育學院藝術系藝術設計專業。現就職於福建日報。

善國畫,兼修琵琶,喜散文詩歌並發表。毛岸青的夫人邵華將軍曾親筆為郭榕亭賞“醉遙齋”畫室題名。

山水畫先後師從著名畫家董希源、陳初良先生。30餘年筆耕不輟;涉國樂琵琶至今20餘年不棄,福建省藝術學校歐陽鎢老師啟蒙琵琶,師從福建省歌舞劇院首席琵琶、演奏家林娘老師。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有一篇藝術評論這樣寫道——她的畫“用筆是有骨的,而其用墨也有靈趣,互得益彰,以墨生姿,多有姿彩,觀瞻殊美”。

畫家郭榕亭的山水畫以水墨寫意為主,卻也富含個性之獨特和精神之充實。對於大自然的親臨與體驗,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閉門造車的侷限,使得她的山水畫清新自然,自然之性盡顯。在我看來,但凡有所作為的山水畫家,大都好讀詩書,胸懷坦蕩,而言行豪邁者。郭榕亭雖然是女畫家,然則卻具備此種氣質修養,於千巖萬壑之中揮毫潑墨而方顯“高尋白雲逸,秀奪五嶽雄”。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郭榕亭是一個熱愛生活,鍾情于山水的女性,用她自己的畫筆執著地追求、描繪著山水的風韻與生命。孕育出一幅幅山水國畫,她的畫宛如一面面明鏡,將山水折射與其中,那每一山、一草、一水、陽光、彩雲、飛鳥、都依稀可見。當你站在她的山水畫前,你會感到微風輕輕吹拂,鳥兒在輕輕呢喃。特別是霧雨煙濛、群山在嫋嫋雲煙中若隱若現,你會感到花草灌木中有神祕眼睛在窺視著你。這就是郭榕亭山水畫的魅力所在,郭榕亭畫山水大氣中不失細膩,淡雅中不失樸拙。”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有關她的畫評中這樣寫道:“詩畫皆講心法,郭榕亭山水筆墨韻味是有修心原由的,她不但在筆墨上追慕高標,食古有化,也善詩文,工琵琶,並蓄兼收,養氣質性靈,正因為如此她的筆墨俗匠氣是少的。潘天壽在《論畫殘稿》中說:‘筆墨取於物,發於心;為物之象,心之跡。’由大師之言觀榕亭筆墨,應該是在正途上的。”當你置身於充滿美與真的山水國畫展廳,當你得知這一切出自一位美麗、婉約的女性之手,你會感覺冬日的陽光是如此溫暖,不得不沉醉在這份溫暖、神祕的浪漫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郭榕亭多才多藝,她說,作畫間隙,彈一曲琵琶,從中獲得靈感,彷彿進入一個自由的想像空間。影影綽綽的密林秋霧,就好像家鄉的一草一木。就算身處現代都市的樓宇,一提筆,水墨的世界裡,鄉土的親切、山水的靜謐躍然紙上。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坊巷人物|一紙筆墨傾流年,惟有丹青不負卿——郭榕亭

注: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