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美術 太行山 九華山 寫生 大畫家網 2017-03-31

陽春三月,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季節,我們隨劉懷勇老師,相約在九華山,又同赴南太行,以九華為韻,太行為骨······

南太行郭亮劉家溝溝底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郭亮局部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郭亮局部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郭亮劉家溝結構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郭亮得結構寫生,劉懷勇老師題款,不勝榮幸!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局部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劉家溝結構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整體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郭亮劉家溝結構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意象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山整體意象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意向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郭亮天池整體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觀音峰下院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初到九華山觀音峰下院,劉懷勇老師詳細地在給我們分析物象取捨關係。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觀音峰下院,劉懷勇老師在給我們分析畫面關係,並示範。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觀音峰下院門前初次合影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第一次和劉老師合影,心情十分激動愉悅。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老村合影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合影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遊歷南太行和部分寫生師友合影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助教唐輝老師在給大家點評作業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中華影視村合影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劉家溝劉老師在給大家邊講解邊示範結構寫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劉老師在給我們詳細講解並示範骨法用筆。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南太行劉家溝,助教徐滿東老師在給大家講解並示範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在太行,劉老師不辭勞苦逐個為我們大家的寫生作品題款。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崖上人家門前與劉老師合影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遊歷九華山一景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最愛九華山的昌蒲,象蘭草一樣幽靜。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遊歷九華山天台索道登臨處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九華山到處是茂林修竹,曲徑通幽。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殷曉溪助教在給我們講解示範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徐滿東助教在給我們講解示範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遊歷太行山一景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山――日月星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大美太行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巍巍太行,結構甚豐。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大美太行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天池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老村所見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遊歷太行喊泉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太行許願池

王馨2017年春季九華山南太行山寫生水墨

寫生所感:

陽春三月,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季節,很榮幸我們在清華美院劉懷勇老師的帶領下,相約在九華山,又同赴南太行,以九華為韻,太行為骨。面對實際的物象,怎麼畫?畫什麼?我很茫然?劉老師告訴我們,首先是畫材的取捨,畫面的經營位置,畫面的虛實關係,畫面的呼吸關係,大的旋律關係,經營之妙,構圖之妙,全賴一個“秩序”,在對立中求統一,在統一中製造矛盾。所謂寫生,就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師造化”,向大自然學習,體悟的過程。取九華之靈韻,得山水之精神,藝術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所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皆是這種昇華了塑造關係,山水是精神的家園,是仁者,智者的家園。這次寫生雖沒收穫多少作品,但使我從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使我重新認識了“正大,圓融,深邃,自然,”是我們的美學追求;“高韻,堅質,深情,浩氣,”是筆墨的標準;重新認識了筆墨的語言“提,按,頓,挫,輕,重,徐,疾,積,揉,潑,破,皴,擦,點,染,鬆,毛,圓,厚”;“起,承,轉,合”是畫面構成的旋律關係;“點,線,面”是畫面構成的節奏關係;“黑,白,灰”是畫面構的對比關係;“齊而不齊”是物象塑造的秩序之美;重新理清了中國畫的構圖關係,即以龍脈為主,“之”字形,“S”形。

十分慶幸緣份讓我遇到了當代書畫大家劉懷勇老師,他講得實在太精典到位了,而且非常系統,深邃又有很高的學術性。

在寫生中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發現,這大概就是寫生的真實意義和收穫吧! 以後我會 慢 慢體會領悟消化吸收這其中的奧妙,按照劉老師指出的光明大道一直走下去,我有這個信心!

感謝,感恩這二十多天以來,劉老師及助教老師的辛苦付出,忘不了劉老師生怕我們聽不明白,一遍遍講解示範,累得腰疼的情景。感謝師友們的幫助,讓我們在明師劉懷勇老師的帶領下一起走向高遠,走向平遠,走向深遠……

―― 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