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90後入殮師│每年美容遺體上千具 對外習慣說幹社保專業

美容 社會保險 化妝 整形 重慶晚報新聞哥 2017-04-06

殯儀館,一個人讓人避而遠之的地方;在殯儀館工作,更算得上是一份特殊的職業——有人對此恐懼,也有人坦然接受,並從中收穫對生命的感悟,重慶市石橋鋪殯儀館遺體美容師張浩,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為一名90後大學生,為何會選擇這份常人不易理解的工作?他在這份工作中,有著怎樣的故事?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2日上午採訪了他。

重慶90後入殮師│每年美容遺體上千具 對外習慣說幹社保專業

張浩是一個陽光帥氣的90後

乾的遺體美容

對外習慣說搞社保專業

凌晨5時,窗外還是漆黑一片。張浩輕輕下床,先給熟睡的妻子蓋好被子,再給1歲1歲多的兒子換好尿布,收拾完東西便直奔石橋鋪殯儀館——這幾乎是張浩在工作日裡一成不變的習慣。

張浩是石橋鋪殯儀館殮運科遺體美容師,每上一個班,就要在殯儀館裡待整整24小時。

張浩是墊江縣澄溪鎮人,1990年11月出生,畢業於貴州民族大學社會保障專業。2012年,他通過考試來到石橋鋪殯儀館,成為一名遺體美容師。生活中經常有人問他做什麼事,他更習慣於說自己乾的是社保專業。“從古至今,殯葬業都和死亡聯繫在一起,旁人恐懼和異樣的眼光在所難免。以前別人在瞭解我的工作後,經常下意識地後退幾步,然後用一雙驚恐的眼睛打量我,彷彿我是一個異類。對於陌生人,解釋沒有太大的必要。對於經常接觸的人,我才更願意直言我的職業。”

“畢業時,我也曾為幹什麼工作迷茫過。”張浩說,“當時想先找個工作做著,再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原計劃到殯儀館工作只是過渡,沒想到漸漸喜歡上這份工作,一做就是四年多。”

美容是場儀式

每年經手遺體超過1000具

凌晨5時許,天還沒完全亮。與外面世界的寧靜相比,殯儀館內已是燈火通明。走進辦公室,張浩來不及和同事們打招呼,便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橡膠手套,三步變兩步走進殮屍房。

張浩是一個陽光帥氣的90後

乾的遺體美容

對外習慣說搞社保專業

凌晨5時,窗外還是漆黑一片。張浩輕輕下床,先給熟睡的妻子蓋好被子,再給1歲1歲多的兒子換好尿布,收拾完東西便直奔石橋鋪殯儀館——這幾乎是張浩在工作日裡一成不變的習慣。

張浩是石橋鋪殯儀館殮運科遺體美容師,每上一個班,就要在殯儀館裡待整整24小時。

張浩是墊江縣澄溪鎮人,1990年11月出生,畢業於貴州民族大學社會保障專業。2012年,他通過考試來到石橋鋪殯儀館,成為一名遺體美容師。生活中經常有人問他做什麼事,他更習慣於說自己乾的是社保專業。“從古至今,殯葬業都和死亡聯繫在一起,旁人恐懼和異樣的眼光在所難免。以前別人在瞭解我的工作後,經常下意識地後退幾步,然後用一雙驚恐的眼睛打量我,彷彿我是一個異類。對於陌生人,解釋沒有太大的必要。對於經常接觸的人,我才更願意直言我的職業。”

“畢業時,我也曾為幹什麼工作迷茫過。”張浩說,“當時想先找個工作做著,再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原計劃到殯儀館工作只是過渡,沒想到漸漸喜歡上這份工作,一做就是四年多。”

美容是場儀式

每年經手遺體超過1000具

凌晨5時許,天還沒完全亮。與外面世界的寧靜相比,殯儀館內已是燈火通明。走進辦公室,張浩來不及和同事們打招呼,便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橡膠手套,三步變兩步走進殮屍房。

重慶90後入殮師│每年美容遺體上千具 對外習慣說幹社保專業

張浩認為,遺體美容是一場莊嚴的儀式

重慶有個風俗,趕早不趕晚。

每天5時30分到8時,是張浩所在的殮運科殯殮組最忙的時間——運屍、防腐、整容、整形。從不同地方運來的遺體,首先由他們運送到停屍房,登記死者信息。對於正常死亡的,家屬辦理完手續後就可以對屍體進行清理;對於非正常死亡的,他還要協助法醫對死因進行鑑定。

逝者為大,家屬們最後的願望是讓親人走得安詳。“是否防腐、整容、整形,這些都要遵從家屬的意願。”張浩說,“我所要做的,就是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給遺體化妝。不過,與其說是化妝,我更願意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一個莊嚴的儀式。”

在張浩眼裡,給遺體美容絕不是簡單地塗抹,需要精益求精。在工作室,張浩展示了他的銀色百寶箱:不大的箱子裡,左半邊的藥瓶裡是防腐藥水等,右半邊是不同類型的畫筆,以及不同顏色的特製油彩。

“最困難的是,如何根據逝者的膚色進行顏料調配。”張浩說,自己以前從沒拿過畫筆、調過顏色,最開始跟著組長學習,逐漸進步到自己可以調配顏料;化妝時間從最開始的半小時,逐漸縮短到如今的10分鐘……根據殯儀館的記錄,每年張浩經手的遺體數量已超過1000具。

見多生離死別

對生命有了自己的感悟

運來的遺體首先要進行面部清潔,然後才可以美容、防腐等。對遺體美容,最重要的是面部顏色的復原。

張浩說,對於皮膚蠟黃的遺體,一般會選用偏暗的、貼近膚色的油彩,或淡黃色、白色的油彩。其次就是對嘴脣和眉毛化妝,為了能讓眉毛更自然,張浩的臉與逝者最近的距離不到20釐米。

“遺體美容除了要掌握化妝技術,更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對於張浩來說,每位逝者在他眼裡都是自己的親人,用心給他們化妝是做晚輩應有的態度。

重慶90後入殮師│每年美容遺體上千具 對外習慣說幹社保專業

張浩說,給遺體美容,更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給遺體美容,還需要邁過心裡的那道坎。”張浩坦言,剛開始工作時,自己經常出現吃不下飯、強迫症一樣頻繁洗手等狀況。他說,正常死亡的遺體就像人睡著一樣,比較好美容。最難的就是給非正常死亡的遺體美容,特別是一些腐爛或肢體不全的遺體。

經手的遺體多了,張浩慢慢適應了給他們化妝。殯儀服務科科長易小麗說,張浩的工作態度刷新了她對90後的認知:“每天與遺體打交道應該是一件比較枯燥的工作,但他能始終如一,認真負責,讓這份平凡的工作變得不平凡。”

在殯儀館,見得最多的就是生離死別,讓張浩對生命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每次給遺體化妝,浮現在我眼前的是他們曾經鮮活的生命。逝者已去,留給的是生者無盡的悲痛。人難免一死,重要的是不要留下太多遺憾,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愛生命。”

愛給妻子做飯

最大幸福是陪妻兒散步

談起自己的工作,張浩彷彿有說不完的話,用不完的勁。從不瞭解到愛上這個工作,遺體美容讓他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不僅如此,他還在工作中收穫了愛情。

張浩和妻子餘女士是朋友介紹認識的。剛開始聽說張浩在殯儀館做遺體美容師時,餘女士的內心還是有些牴觸,甚至有點反感,“直到我們第一次見面時,1.75米的個子,陽光帥氣,與我想象中的殯儀館工作人員的形象有著明顯反差。現在想起來,當時的反感其實源於偏見。”餘女士接受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介紹張浩和餘女士認識的媒人也是從事殯葬行業的。每次張浩和媒人談起殯葬方面的工作時,在一旁的餘女士開始還會抱怨“你們莫說這些”,後來聽得多了,竟然也成了半個專家,能把殯葬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說得頭頭是道。

“老婆的父母比較開明,對於女兒決定的事,他們還算支持。”張浩說,結婚前他隔三差五就去餘女士家找她的父母聊天,送些小禮物。如今,張浩和妻子已經有了一個1歲多的兒子。

不上班的時候,張浩喜歡給妻子做晚餐。妻子最愛吃他做的抄手,皮薄餡多。一家人吃完晚餐,抱著孩子,陪著妻子在小區內走走,張浩說,這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客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 周小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